前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等文件的颁布,以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实施,我国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幼儿教师数量大幅增长,各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同时,我们也应辩证地看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依托于各级各类学前教育师范院校的培养与培训,这就要求师范院校不断深化课程设置,并加强对教材体系的系统建设。我国近年来先后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为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提供了专业引导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精神,促进学前教育在大普及大发展的同时有质量的发展,有效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将我国学前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作为自身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此,我们编写了《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系列教材,供各级各类学前教育专业人士学习与参考。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一门专门阐述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法课程之一。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际环境中,一个人是否受到别人欢迎,是否能与别人和谐友好地相处,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社会化程度,特别是他在幼年时期所接受的社会教育程度。本教材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突出理论性、应用性、示范性、科学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园社会教育概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幼儿园社会教育各种类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典型案例,以及相关的前沿理论。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除了要认真学习课本、广泛阅读相关参考书以外,还需要时刻用理论联系实际,把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的事件与现象作为自己学习的鲜活教材,多思考、多分析、多感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本教材由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刘慧萍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框架拟定和统稿;由刘严伟、常娟娟、张芳芳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第二单元由刘慧萍编写;第三、第八单元由刘严伟编写;第四、第六单元由常娟娟编写;第五、第七单元由张芳芳编写。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幼儿社会教育、幼儿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虽然在注释中列出了部分资料的名称和作者,但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挂一漏万。在此,对本教材所引用、参考过的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教材的成型与出版得到了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鉴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实施上又具有综合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加之我们的研究相对薄弱,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不断修改完善。

编者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