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学研究的特征

科学研究一般具有三个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

(一)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特征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科学研究的对象来源于客观世界,来源于人类生活、生产的现实,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例如,关于幼小衔接的问题,关于幼儿肌肉力量发展的问题,关于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等问题,或是关于不同教学方法或课程模式的比较等,这些学前教育科研课题均来源于客观的教育实践的需要。

其次,科学研究的过程要求严格的客观性。科学研究要研究事实和事实的意义,用事实说明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且用事实来检验我们的发现或观点是否是客观真理、是否真正找出了规律性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透过众多的事实、数据材料,分析认识对象的本质,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科研过程的客观性涉及研究计划的制订、方法的选择及程序步骤的设计,它们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及所要收集的资料是适宜的,研究者不可凭个人好恶或凭主观倾向取舍事实材料。

再次,科学研究的结果往往是客观真理。只有有了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客观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得出科学的结果和结论。也就是说,科研得出的结论是可以检验的、能反映一定客观规律的结论,而非主观臆断。

(二)科学研究的系统性特征

系统性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是整个人类认识环节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我们要进行科研,首先就要掌握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正如牛顿曾说过的,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我们不可能脱离人类的认识系统和知识体系,去进行什么孤立的研究。

其次,科学研究必须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客观世界是部分与部分之间紧密联系的整体系统,人们不可能脱离这个整体系统而只去研究某一个别对象,而是必须通过认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研究对象。

再次,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活动。教育科研是按一系列规定好的步骤进行的一种有系统的科学探索,要有规范化的行为方式,而不是随意、盲目、偶然性的活动。科学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而且要有周密的组织、合理的步骤,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总之,从系统角度、过程角度、时空角度构成科学研究这一独特探索活动的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理论,一切事物过程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系统论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及最优化观点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系统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启示我们,应当把研究的问题或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注重从整体上、联系上、结构功能上,考察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科学研究是循序渐进的,如同攀登一座高山,不可能一步就登上顶峰,而要沿着环形山路,逐渐前进。也就是说,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发现新情况,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由于事物总是错综复杂,特别是教育领域内的问题,更是错综复杂,有些规律性的本质性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能发现,而是要逐步深入,一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地解决,这样就逐渐地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向前推进一步,把我们的认识范围扩大一点。例如,有关幼小衔接的问题就涉及很多方面,如儿童学习兴趣、习惯能力、活动量问题及社会适应性等,需要一个个地研究解决。应当认识到,科研的探索过程是没有止境的。正如一位科学家曾说过的,“科学的高峰是不应该有顶的”,说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真理的追求是不可能穷尽的。一般而言,在一篇科研论文或报告的结尾总要提出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科学研究的创造性特征

创造性是科学研究最本质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未知的领域,发现新规律,创造新成果,从而扩大我们对某一课题的认识。也就是说,一项科研任务,不是重复人们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而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去探索前人没有解决或是没能完全解决的问题,科学研究就是要去加深、扩大我们对某个问题或学科的认识程度和范围。可见,科学研究同我们写一篇文章或编一份讲稿不同,后者通常是将现有的材料加以取舍、编排整理,目的是向读者或听众介绍某个问题或某个学科的概况或成就,而非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其次,科学研究须创造出新的、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因为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新的规律、发明新的成果。进行科研,方法上的革新、突破很重要,“科学就是发现的方法”,新的方法的发现与创造往往能开拓研究的新领域,深化研究进程,从而获得新的研究成果。

再次,科学研究又是极艰巨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有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努力攻坚,才能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发现,把我们对未知领域的认识不断向前推进。每位幼教工作者,应积极地应用批判性思维,敢于创新、敢于探索,不断地提出并解决幼教实践和理论中的新问题,使我们在幼儿教育这个“王国”中更加“自觉”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