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盖斯《悬诗》(节选)[1]

乌姆鲁勒·盖斯(约497—545),阿拉伯贾希利叶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集于1837年在巴黎首次整理出版,集有25首长诗和一些短诗。其诗歌创作可以其父被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反映了诗人风流倜傥、落拓不羁的性格和纵情行乐的生活,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后期作品则主要表达诗人矢志复仇而征途坎坷的境况,悲壮而深沉。他被认为是阿拉伯古代诗坛的魁首、情诗的鼻祖。

朋友,请站住!陪我哭,同纪念:

忆情人,吊旧居,沙丘中,废墟前。

南风北风吹来吹去如穿梭,

落沙却未能将她故居遗迹掩。

此地曾追欢,不堪回首忆当年,

如今遍地羚羊粪,粒粒好似胡椒丸。

仿佛又回到了她们临行那一天,

胶树下,我像啃苦瓜,其苦不堪言。

朋友勒马对我忙慰劝:

“打起精神振作起,切莫太伤感!”

明知人去地空徒伤悲,

但聊治心病,唯有这泪珠一串串。

这就如同当年与乌姆·侯莱希

及其女仆乌姆·莱芭卜的历史又重演。

当年她们主仆芳名处处传,

如同风吹丁香香满天。

念及此,不禁使我泪涟涟,

……

愁绪万千,齐涌心头,将我熬煎。

黑夜像一匹骆驼,又沉又懒,

它长卧不起,使我不禁仰天长叹:

“漫漫长夜啊!你何时亮天?

——尽管白昼愁绪还是有增无减。

夜空的星星为什么像用巨绳拴在山崖上,

眼睁睁地不肯移动一星半点!”

仿佛我在为乡亲们背水,

步履维艰,任重道远。

走过的谷地仿佛野驴空腹,荒无人烟,

唯有狼在嚎叫,好像赌徒在同家人争辩。

我对嚎叫的狼说:

“咱们都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你我都是到手就花,从不积攒,

如今才会这样瘦弱;这样贫贱。”

清晨出猎,鸟儿尚在睡眠,

骑上骏马,野兽难以逃窜。

马儿奔跑,轻捷而又矫健,

好似山洪冲下的巨石,飞腾向前。

枣红马丰满的脊背上向下滑动着鞍鞯,

好似光滑的石头上向下滚动着雨点。

莫看这马外表瘦削,腹部尖尖,

仰天长嘶,是热血沸腾在它胸间。

它好似在水中畅游,勇往直前,

即使是赢了,也会在大地上扬起阵阵尘烟。

少年新手骑上,会被抛下马鞍,

壮士老将上马,衣衫迎风飞展。

它奔腾不息,一往无前,

好似孩子手中的陀螺呼呼飞转。

腰似羚羊,腿如鸵鸟,

跑起来狼一般轻捷,狐狸般的矫健。

它体躯高大,两肋浑圆,

马尾笔直,甩离地面。

脊背坚实,光滑又平坦,

好似新娘碾香料、砸瓜子的大石磐。

先猎获的兽血溅在它胸前,

有如指甲花红把白发染。

一群羚羊突然出现在眼前,

就像一伙朝拜的少女身着白袍镶黑边。

它们白色的身子,黑色的腿,

扭头逃跑,像一串罕见的珍珠项链。

我纵马赶到了带头羊前,

随后的群羊惊魂未定,尚未逃散。

马儿一下子就让我连获一公一母两头羊,

而它竟是那样轻松自如,未流一滴汗。

火烤加水煮,齐把手艺显,

荒漠羊肉香,野外来聚餐。

傍晚大家赏骏马,处处是优点,

眼睛上下看不够,众口齐夸赞。

骏马整夜未卸鞍,

昂首屹立在我面前。

喂,朋友!你可看见那乌云上方好似王冠,

又似云中伸出了两手,那是电光闪闪。

那闪电又像是僧侣的灯,

在添油时拨动了灯捻。

在达里吉和欧宰伊布之间,

我与同伴坐在那里遥望苍天。

好大的一片阴云啊!我们齐把雨盼,

那云右遮盖坦峰,

左接希塔尔和耶兹布勒山。

大雨倾盆,直泼在库泰法的地面,

汇成山洪,把大树都冲得根儿朝天。

盖南山上雨过处,

羚羊全都被赶下了山。

大马绿洲没有剩下一棵枣椰树干,

除了石头砌的,房屋全成了烂泥一摊。

迎着风雨岿然屹立的赛比尔山

好似身披条纹大氅的王公那样威严。

清晨,泥沙俱下的洪水环绕着穆杰米尔山,

使它像一架纺车的轮子,在不停地飞转。

云彩在荒原卸下负担,瞬时葳蕤一片。

好似也门布商把五颜六色的衣料展览。

山谷里,云雀好像喝醉了美酒,

不停地欢唱,不停地鸣啭。

昨夜,山洪把它吞没的野兽冲得四散,

一具具尸骸好似野葱头露出根须一般。

(仲跻昆 译)

【注释】

[1]节选自《悬诗》的第一和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