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16世纪及以前的诗歌

古希腊的诗歌起源于一些祭祀中演唱的歌曲,在民间世代口耳相传,成为最早的文学艺术。《荷马史诗》是古代口述文学的集大成者。《荷马史诗》相传是由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描写的是从迈锡尼时代到荷马时代几百年间的历史。抒情诗人萨福与荷马、阿尔基洛科斯被并称为“古希腊三大诗人”。萨福的代表作品有《致阿芙洛狄忒》、《致阿那克托里亚》。西摩尼得斯是雅典全盛时代的著名诗人,他为雅典和斯巴达的殉国将士所作的悲歌和墓铭尤为著名。品达罗斯的颂诗是雅典时期合唱诗的高峰。作品有《奥林匹亚之歌》、《皮托之歌》、《涅墨亚之歌》和《伊斯特摩斯之歌》。田园诗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是忒奥克里托斯,代表作是《鱼人梦》。

古罗马诗歌主要指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476年罗马共和国与帝国时期的诗歌。早期诗歌有劳动者劳作中即兴吟唱的歌曲、祭祀时颂神的赞歌和宴饮诗歌。奈维乌斯模仿《荷马史诗》写出描写罗马开国英雄埃涅阿斯的长篇叙事诗,标志着罗马诗歌的开端。公元前1世纪后期至公元1世纪初期是古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是当时著名的三大诗人。维吉尔的主要作品有《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贺拉斯的代表作是《歌集》;奥维德的代表作是《变形记》。公元1世纪至公元476年是古罗马文学走向衰落的时期,尤维纳利斯是当时最主要的讽刺诗人。

中世纪诗歌包括基督教诗歌、英雄史诗、骑士诗歌和市民诗歌,其特征是:宗教色彩;象征、寓意、梦幻、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以及开创性。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影响遍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欧洲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很早就产生了基督教诗歌。主要作家作品有贝尔塞奥的著名诗篇《圣母神迹》、艾尔弗里克的《布道文集》和《圣徒传》等。欧洲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几个世纪中,各民族口述文学的几种体式日益丰满、完善,形成了记述本民族英雄人物神奇事迹的长篇叙事诗——英雄史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是古希腊罗马史诗之后欧洲最早的一部用本民族语言写成的英雄史诗。芬兰史诗《卡列瓦拉》是中世纪杰出的史诗作品之一。11世纪以后,英雄史诗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繁荣而壮大。这些史诗不同于早期史诗,往往是以某一历史件为基础,虽有传奇色彩而不具备神话性。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骑士叙事诗的内容主要描写骑士或为博得贵妇人欢心,或为骑士荣誉,或为保卫基督教而与妖魔、怪兽、魔法师、异教徒进行斗争的故事。《破晓歌》是很著名的骑士抒情诗。市民诗歌兴起于12世纪,是市民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的反映。其中韵文故事是以诗的形式写成的短篇故事,13世纪盛行于法国,现在流传下来的约有150篇。寓言诗中最著名的是列那狐故事诗,主要有4部:《列那狐传奇》、《列那狐加冕》、《新列那狐》和《冒充的列那狐》。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歌占主导地位。人文主义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彼得拉克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诗歌的先驱,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的抒情诗《歌集》是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他使十四行诗成为欧洲诗歌中的一种新诗体。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的代表作长诗《疯狂的罗兰》(又译作《疯狂的奥兰多》)是一部模仿中世纪传奇的作品。托夸多·塔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著名诗人,代表作是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埃德曼·斯宾塞的不朽杰作《仙后》表达了人文主义道德理想,歌颂冒险精神、征服的快乐和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古代的东方出现了大规模的史诗。古巴比伦产生了人类社会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在印度产生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一时期日本还出现了一种新诗体——俳句。松尾芭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独自的风格——蕉风,把俳句推向了更高的境界,被誉为“俳圣”。《万叶集》是这一时期日本出现的最重要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