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2016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达到2.13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6.7%。据预测,至2025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3亿;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33年,将超过4亿,达到峰值,一直持续到2050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新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将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矛盾凸显五个鲜明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老龄化加速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人口老龄化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我国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是党的十八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是十八届三中全体会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新一代老年群体思想观念更解放,经济实力更强,文化程度更高,对养老保障措施、优待制度、服务水平等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种新的变化趋势,我国提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对策——社会化养老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一方面带来全社会共同参与养老服务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短缺的困境。老年服务与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技术工作,它既需要从业者具有专业护理、心理沟通、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从业者具备尊老、爱老、敬老和甘于奉献的职业美德。老年服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和服务水平。
“行业发展、教育先行”,大力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不仅成为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支点,而且是“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战略要求。然而,由于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起步晚,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院校少,前期发展缓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和参考资料相对较少。本次编写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是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旨在以教材推进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进而提高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在内容选取上,系列教材立足老年服务与管理岗位需求,内容涵盖老年服务与管理岗位人才需要掌握的多项技能,包括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老年人心理与行为、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政策法规、老年人生活照料、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人康复护理、养老机构文书拟写与处理、老年人沟通技巧、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老年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等11个方面的内容。本教材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积极推动之下,由全国民政行指委及其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养老产业与教育联盟(中国现代养老职业教育集团)联合全国各地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优秀的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实务机构一线人员联合编写的专业教材,并向全国职业院校和相关机构推荐使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队伍建设非一朝一夕可实现。在此,我要感谢参与编写系列教材的所有编写人员和出版社,是你们的全心投入和努力,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系列优秀教材的出版。我要感谢各院校以及扎根于一线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教育的广大教师,是你们的默默奉献,为养老服务行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当然,我还要感谢有志于投身养老服务事业的青年学子们,是你们的奉献让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相信,在教育机构和行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养老服务人才必定会数量充足且质量优秀,进而推动养老服务业走上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