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公众对养老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均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求援和社会参与等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与管理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共同构成了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随着人们生活节的奏不断加快,加之年龄的增长、体质的衰退,老年人承受的健康压力、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心理援助,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健康、快乐的生活空间已成为当务之急。

进入老年或离退休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大转折,这一转折将给他们心理状态、生理机能、生活规律、饮食起居、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等带来很大变化,其中以心理变化最为突出。失落、孤独、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长期下去,将导致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免疫机能下降、老年性疾患加重,尤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如何帮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目前逐渐引起重视的职业教育,正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是以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它融“教、学、做”为一体,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应用性。而职业院校开设的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更是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服务为核心技能的,因此,这些专业培养的人才将为做好老年人心理护理服务提供大量的人才保障。本教材正是为满足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满足对老年人心理与行为感兴趣的朋友的需求而编写的,希望能得到广大阅读爱好者的喜欢,并多提宝贵意见。

本教材的编写团队既有职业院校的教师,又有养老机构人员。整个教材采取项目式的编写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所有案例均是由养老机构提供的真实案例,教材力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格式多样,又有实效,使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获得技能,以提高学生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能力。

本教材围绕项目式教学法设计了六大项目内容:项目一,老年人日常心理与行为。其中包含三个子项目:老年人认知心理与行为、老年人情绪情感心理与行为、老年人个性心理与行为;项目二,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项目三,老年人消费心理与行为;项目四,老年人婚姻心理和性心理与行为。其中包含两个子项目:老年人婚姻心理与行为、老年人性心理与行为;项目五,老年人休闲与审美心理和行为。其中包含两个子项目:老年人休闲心理与行为、老年人审美心理与行为;项目六,老年人的临终心理与关怀。每个项目通过情境引导、任务驱动、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在处理各种情境问题中去掌握老年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和理论,自主地去领会和运用。即把知识贯穿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在“做中学”,既容易理解,又益于掌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本教材由余运英主编。集体编写完成。各项目编写人员分工如下:苏小林(项目一),朱小红(项目二),余运英(项目三),朱小红(项目四),韩振秋、余运英(项目五),王丽、余运英(项目六),最后由余运英负责统稿。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教材中难免有各种缺点和错误,请各位专家、同行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