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和生物医学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各种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护理也应运而生。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峻的今天,老年人的养护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老年人养护问题中的心理护理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各自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
本教材面向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定位于中高职学校职业教育“技能化、职业化”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教材模式,按照养老护理工作的老年心理护理工作实际场景设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和岗位实际特点,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力求实现“做中教,做中学”。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和任务分解,从职业岗位和心理护理工作实际出发,选择常见老年心理问题和老年心理护理典型案例来设计教材内容,每个任务下设计有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基本知识准备、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拓展训练、推荐阅读、参考文献等环节,章节中穿插有知识链接、小贴士、小测验等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本教材主要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老年心理护理工作者、老年社会工作者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在编写上,本教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在编写原则上,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教材编写贯穿“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理念,结合行业实际,反映岗位需求,从中职教育要求出发,做到理论够用,技能实用。
(2)在编写队伍上,既有多年从事老年心理护理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也有临床常年从事老年心理护理工作的医生和护士,为本教材的理论和技能内容的完善提供了大力支持。
(3)在编写模式上,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任务提出和描述贴近学生岗位实际,基本知识的准备体现学科要求,工作任务的实施体现技能过程与要求,拓展训练和推荐阅读利于学生课后训练以及课后延伸。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由于编者水平不足,时间较紧,编委中大部分高校教师擅长理论,临床实践欠缺,国内职教方面老年心理护理教材缺少等都给本教材编写带来了一定困难。各位编委力求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尽量贴近,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还需使用者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使之进一步完善。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吸纳了行业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借鉴吸收了目前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心理咨询领域有关教材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周光明老师、易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
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