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老年人生活照护理念认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日常生活功能主要内容,日常生活的独立性、自控性对老人的重要性,掌握失能对老人生存状态的影响。
能力目标:能将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维系及促进理念贯穿于老人照护需求评估、照护计划制订及实施全过程。
工作任务描述
刘女士,82岁,近期记忆力下降,自己穿衣服有些困难,有保姆照顾起居,因曾走丢过,并且有时行走也有困难并导致摔跤1次,因此家人及保姆让老人尽量减少活动,也不敢让老人出门。
问题思考:
1.刘女士家人及保姆的做法是否正确?
2.应如何照料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认知
1.日常生活功能
主要包括: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丧失这一层的功能,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工具使用的生活活动,丧失这一层的功能,则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测量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常用指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最终丧失表明其健康期寿命结束,成为失能老人,依赖他人照料活动以维系自我生活。
2.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表1-1-1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二、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目标的认知
通过生活照料措施,维系或促进老人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三、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的基本理念认知
1.支持老年人作为社会人——有尊严地生活,有生活品质。
2.照护工作中尊重老人、支持老人对生活的自我掌控。
3.支持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不包办、不替代),维护老年人正常功能。
四、如何维护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
1.给予老年人主动性的关注:根据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相应程度的支持、补偿;应考虑到老年人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场所的照护需求。
2.个别性的保护:保护老年人的尊严;维护老年人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控制感;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3.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重点:根据老人日常生活功能的不同层面,确认其需要(ADL、感知觉、行为、交流、活动、饮食与营养),在照护过程中给予日常生活以支持、补偿,维护老年人的个人生活空间、生活规律(安全、舒适),监测、支持老年人个人能力变化,帮助提高其个人生活独立性。
五、任务解决
任务中82岁的刘女士,虽然因为认知问题出现过走失、跌倒,但并不能就此将她相应日常生活功能需求禁止,否则会让她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得更快。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刘女士外出时有人陪同,评估她跌倒发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跌倒的再发生。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护特别需要关注老人残存功能的维系与支持,替代性照护、包办式照护都是不可取的。
必备知识
民政部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中的日常生活活动评估内容
表1-1-2 日常生活活动评估表
续表
拓展训练
某老年照护机构李爷爷,97岁,足部有麻木感,自我行走有一定困难,视力较差,手有轻微抖动,进食速度受影响,照护员小王负责照护李爷爷的生活起居。
请问:
1.小王要为李爷爷喂食吗?
2.小王应如何支持老人从坐位转换为站位?
推荐阅读
1.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mz/T 001-2013)
2.上海市老年人照护需求等级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