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留白与画面装饰
7.3.1 留白
留白也称空白,是指在一幅画面中,除了可以清晰可见的实体影像之外,在画面当中呈现出空白的位置。最早的留白构图起源于美术,又以中国画最为推崇,是水墨画构图中必备的视觉元素,多见于山水画不同层次深浅的山水之间的空隙,抑或在花鸟画的不同物像之间的留空,因为没有墨迹,只显示出宣纸本身的颜色,故称留白(见图7-24)。
图7-24 留白在传统绘画中应用广泛
当这一概念发展到摄影以及动画创作中时,尽管体裁发生了改变,但留白的意义仍然存在并有所发展。它们不再仅代表没有影像的白色,而是指由单一色调的看不清楚实像细节的影调组成,占据画幅中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隙。单一色调的留白可以是天际、湖水、广袤的原野等较大面积色彩统一的景象。
7.3.2 留白的作用
留白虽然不可辨析实体的影像,但同样是画面中不可缺少的构图元素,它是沟通画面上各对象之间的联系,组织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正因为留白的存在,才能让画面重点分明,详略得当。下面具体分析留白部分的重要作用。
1.留白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突出主体的目的也可以依靠留白来实现。当我们精细刻画画面的主体时,如果在它的周围也用同样精细的影像作为背景,那么便会喧宾夺主,让观众的注意力分散。采取留白,让主体和背景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则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当我们创作人物的时候,避免人物的头发、衣着边缘与树叶、栏杆等图案琐碎的背景重叠,而将人物安排在由较为单一的色调所构成的背景处,则会突显出主体的造型。
2.留白有助于创造画面的意境
这里所说的“意境”是源自东方的美术理念,指的是艺术作品在写实的同时,所能营造出的意蕴和境界。在动画作品中,意境的观念同样适用,因为意境代表着美,而动画艺术归根结底也是审美的文艺作品。如果画面全部由写实所组成,那么观众所能看到的内容就只会局限在创作者所描绘的范围之内,而留白的作用主要是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见图7-25)。例如,我们创作主人公面对浓雾,流露出惊讶的表情,观众就会不自觉地想象画面的留白处究竟隐藏着什么。同样我们刻画神秘的丛林,每棵树每个枝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远远不如一片黑暗中几棵树影让观众自行想象的空间更加宏大。
图7-25 留白对表现空旷场景时有借鉴作用
3.留白帮助画面各部分构成组织联系
画面中的各部分景物之间衔接的部分,是美术造型角度很难处理的地方,因为这关系到比例关系、光影效果的自然过渡。采取留白的创作手法,可以解决这一难点,在紧密联系的交界处用留白代替,不仅在视觉上简洁美观,并且防止了画面各部分太过紧密或者散落,还将画面各部分按照不同的空间安排,产生一定的距离美感,构成遥相呼应的关系。
4.留白为展现运动场景提供便利
在运动镜头中,留白的安排也是必需的。我们可以设想,在运动中的镜头,运动物体的前方一定需要空间来展现运动的过程。如果环境的设置太过紧密,画面就会过分压抑,没有运动物体的必要伸展余地。相反,在画面中安排一定留白,不仅角色有了运动的空间,有利于动作的展开和运动状态的描绘,从观众的欣赏角度考虑也会感觉精神舒畅。
5.留白是构成画面影调和色调的重要元素
留白的空间,本身具备着较为统一的色彩或者光照程度,这使得其成为了调节画面影调和色彩的重要元素(见图7-26)。留白的色彩和影调选择与情节有着重要关联,温馨的情节色调较暖。例如,主人公奔驰在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田,其影调也相对明快,而表现紧张黑暗的情节时,如主角在荒野中逃命,脚下的浓雾则显出深蓝和灰黑色彩。换句话说,留白既是影调和色彩知识的具体体现,又可以此为理论依据发挥其他的作用。
图7-26 留白对影调的控制作用
6.留白符合了观众观影习惯,舒畅心境
站在影片整体的角度,留白还可以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心情更加愉悦。根据人眼的生理结构,人在长期观看一类影像的时候,容易造成视觉的疲劳,以及内心深处的烦闷和枯燥之感,从而影响心情。而从心理角度讲,长期观看相似的影像更容易让观众丧失新鲜感,观影兴趣降低。留白还可以打破观众的视觉疲劳,调节观众心情,让整个观影的过程更加愉悦。
7.3.3 留白的注意事项
1.留白的面积要合乎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画面构图中,留白需要合乎一定的比例关系,防止画面出现面积相等、图形对称的情况发生,这样会让构图显得呆板。当留白面积大于实体面积时,画面整体显得整洁和明快,注重于写意和抒情;而当实体面积大于留白面积时,画面感觉则更加真实和厚重。
2.留白要考虑到轮廓造型
尽管留白部分没有具体的影像实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留白部分的造型就是空白无力的。在处理留白的时候,可以利用留白本身的形状和位置增添造型美感。例如,天空中增添形状美丽的云彩,水面上增添一些树木倒影的轮廓,都可以让留白部分的形状更加新奇,也防止了图案过于简单的弱点。
3.动画作品中留白应增添动态感
动画作品的节奏很快,留白的处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平面结构或者缓慢的态势之中。应当考虑留白本身的动态变化。例如,画面开始时留白部分的位置是一片草原,可以通过云彩的飘动用阴影来改变留白的面积,从而让留白本身也附有动态美感。总之,不能因为运用了留白,而影响整个动画片的运动节奏。
7.3.4 画面装饰
画面装饰是一个针对动画构图提出的概念。画面装饰是指,为了突出动画的动态特性,利用动画创作的广泛空间,人为地用美术手段装饰画面的过程。画面装饰的核心是弥补动画创作中容易发生的失真现象,对细节进行增添和补充,并且努力发挥出动画艺术的独特优势。
画面装饰的常见手法有:
1.添加细节性道具
应用道具来增加画面的信息容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当我们创作动画构图时,除了与交代情节信息紧密相关的物体之外。在画面上略显单薄的地方,可以增加一些别致而精细的细节道具进行补充。道具可以让场景更加真实,也对画面中原本过于空旷的位置进行结构调整,让画面更加美观。
2.运用动画效果
运用动画效果同样是另一种装饰画面的方法。常见的动画效果包括动态的背景图、特殊色彩的光效等。运用这些动画效果,可以让画面原本过于平淡的单薄的地方增加生气,让动画整体的视听语言效果更加精彩。值得说明的是,画面装饰角度的动画特效通常不具备特定的叙事或抒情含义,而仅仅是起到美术的目的。
3.夸张自然环境
在动画创作中,利用真实的自然环境进行刻画,也对画面装饰有很好的作用。例如,蒸汽冒出的一瞬间、雨后的彩虹、天空的流星,都是影像创作者们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妙瞬间。在动画创作中,这些元素就有了很大自由度的应用。例如,当我们绘制天空的时候,可以增加飞鸟的身影;绘制水面的时候,可以利用鱼群的游动,花开的瞬间,雨后的彩虹,这些自然界最美妙的景观都可以应用到构图和创作之中(见图7-27)。
图7-27 海底气泡让画面上部更加饱满
4.制造动态美感
动态美感也是画面修饰的一种常用手法(见图7-28)。例如,在交代一个相对简单的场景,如一个完全由岩石打造的神殿的时候,受到环境的条件局限,场景本身显得过于呆板。这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让场景本身充满动态。例如,在空中增添围绕一定轨迹飘动和悬浮的石块,或者不定时飘动的灰尘。充分发挥动画艺术“动”的感觉,也不失为画面装饰的效果。这在三维动画的画面安排中尤为常见。
图7-28 随着主体动作,光线的效果不断变换
5.充分利用构图的诸多元素进行调整
画面装饰还可以充分利用构图的诸多元素进行调整。例如我们可以从线条、色彩、影调、透视等构图元素中下功夫,通过调整和创新,努力让画面美化起来。其宗旨就是突出对比、打破常规、吸引眼球、增添美感。只要善于动脑,仅仅是造型的元素本身也会让画面充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