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周启蕾.物流学概论(第4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6.

[2]张余华.现代物流管理(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1.

[3]尹章池,张麦青.现代出版物物流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

[4]刘灿姣.中国书业物流发展战略[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5]张文斌.出版物流管理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6]朱诠.出版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7]华聚良.中国书业物流问题和解决之道[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12-02(008).

[8]李彦宏.“配”与“送”的结构性矛盾[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07-03(003).

[9]许洁.与时俱进的书业物流巨无霸:荷兰中央书局[J].出版科学,2011(6).

[10]林竹鸣,刘振滨.组织经济学视角下出版物流整合路径选择研究[J].中国出版,2014(1).

[11]王思语.关于出版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2(15).

[12]费秀红.基于供应链体系的现代出版物流模式优化[J].科技与出版,2014(7).

[13]马文静,吴东亚.ISLI/OID协同标识体系在出版物流领域中的应用[J].出版参考,2017(4).

[14]喜崇彬.新华联合:探索现代图书出版物流升级之路[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6(1).

[15]王冬.探究出版物流的信息化运作[J].科技与出版,2015(2).

[16]徐晓燕.凤凰新华图书物流中心布局设计与车辆路径优化[D].南京:南京大学,2013.

[17]王迪,付强.试论二维码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J].经济师,2013,(08).

[18]杨小春.图书出版业智慧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7,(04).

[19]王传臣.数字出版业和传统业共生模式的供应链建模与优化[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20]何国军.基于协同理论的出版供应链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21]张旭凤,康佳星,吴子敏.图书配送中心拣选区储位优化问题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22]张亚军,李建强,张玉霞.国内图书逆向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5,(10).

[23]王海云,费秀红.出版业互惠式供应链物流模式构建[J].出版发行研究,2012,(02).

[24]刘灿姣,袁村平.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重构与优化探究[J].出版科学,2012,(03).

[25]主爱华,杜诗卿.电子商务环境下出版物流分析[J].科技传播,2014,(08).

[26]费秀红.基于供应链体系的现代出版物流模式优化[J].科技与出版,2014,(07).

[27]马军,赵静.我国出版物流行业的基本现状与发展战略[J].出版科学,2012(03).

[28]王华,柏子康.关于出版社图书库存控制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07(10).

[29]舒文.企业库存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4).

[30]刘英辉.企业物流管理如何进行成本控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7(09).

[31]黄俊.长尾理论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探析[J].物流管理,2007(10).

[32]徐剑,黄秋月.“二八定律”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5).

[33]杨晓雁.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4](日)小林一博.出版大崩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5]张青.中外图书定价比较[J].出版参考,2007年7月下旬刊.

[36]丁伟妃.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逆向物流对策[J].中国出版,2009(02).

[37]李武,肖东发.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特征和趋势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8(12).

[38]尹章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出版业逆向物流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版),2007(10):156-159,163.

[39]冯斌.关注书业供应链信息协同.出版参考,2007(19).

[40]尹章池.基于现代物流中心的出版市场监测机制研究.第二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会议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41]尹章池.书业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的路径选择[J].出版科学,2008(3):66-68.

[42]张美娟.出版业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研究[J].情报科学,2007(12):1854-1858.

[43]全国最大的出版物集散中心在北京建成[J].出版参考,2007(11下旬刊):17.

[44]尹章池.我国书业物流的技术、制度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出版,2006(7):30-32.

[45]陈丽.中国图书市场逆向物流模式的变革[J].大学出版,2005(4):29-32.

[46]陈昕.日本出版流通体系考察[N].中国图书商报,2000-08-25(10-11).

[47]江宏.上海新华传媒的新一代图书物流配送中心[J].物流技术与应用[J].2008(1):36-45.

[48]陈磊.巴诺书店的物流体系[J].出版参考,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