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赵日新

几年前,我听圣辉兄说他在背诵《论语》,当时听了不以为意,直到近日拜读他的《〈论语〉与人生》,方知他不仅是背诵,而且结合工作实际写出了多篇的心得,惊叹之余,更多的是佩服。

说吃惊,其实也并不吃惊。圣辉兄从小学教师到中学教师到大学教师,从报社到市委组织部到市政府办公室,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路走来,付出的是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有今天的成就是丝毫不足为怪的。我相信,跟他背诵《论语》一样,这种付出,不是伪装,不是敷衍,而是充满了挑战、泪水和**,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是一种真正的快乐。

20年前,我与圣辉兄相识于宣州教育学院,一见如故,情同手足。我们都是绩溪人,都来自并不富裕的农村,都挺好学,为人处事也都比较低调。那时候,我们还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毛小子,怀揣着些许雄心和足够的进取心,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常常把酒言欢,其乐融融,在不平静的年代以不平静的心境度过我们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20年不算短,况且中间还跨世纪。20年,生活中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人世间,却有吃不完的好饭。20年,我们从青年变成了中年。人到中年,最需要明白的就是自己——明白自己想干啥、能干啥、能干成啥?窃以为,在我们无法改变生存法则和为生活必需品而妥协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给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小环境。我们要学会把工作、学习和生活相对区分开来,学习可以工作化,但生活千万不能工作化,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可以成为我们的事业,而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兴趣甚至我们的情感,也可以成为我们追求的“事业”,这种追求需要投入更多、更广、更持续的精力,那是一种由衷的热情。圣辉兄读通了《论语》,相信已然有了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

我们生活在一个转型的社会、一个需要标榜的年代。于是,不少并不浮躁的人在浮躁的社会里难免陷入浮躁。读圣贤书,背圣贤书,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对于一个公务员来说或许显得有些另类,不过,坦白地说,当今社会缺少的也许正是这种另类。

圣辉兄是《论语》的学习者,如今通过其心得一定程度上他也成了传播者,当然我更希望他还是忠实的实践者。如今,圣辉兄在处级公务员岗位上,有机会、有条件影响一部分人,衷心祝愿圣辉兄能够在公务员队伍中成为表率,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中很多的潜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拓展自己的天空。

《论语·子路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修己持恭,归正自心;处事持敬,依理行事;待人持忠,宽恕仁厚。圣辉兄堪为仁者。

圣辉兄将《〈论语〉与人生》书稿发给我的同时,嘱我写几句话。我对《论语》没有研究,同时自觉还达不到作序的功力,只好写下以上几句题外的话。

2009年6月于清华园

(本序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