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哲学解释循环的前提批判

在哲学的前提批判中所展开的哲学的本体论追求,凸显了哲学的最为本质的特性:哲学的解释循环。

哲学的解释循环表现为两个怪圈:一是每种哲学都以自己的解释原则来解释全部哲学;二是任何哲学都蕴含着需要自我解释的更深层的解释原则。由此便构成哲学解释原则的两大问题:一是相互抵牾的哲学解释原则失去了中性的或客观的解释原则;二是自我解释的各种哲学解释原则失去了深层的或最终的解释原则。

这两个怪圈及其所构成的两大问题,给哲学带来了无尽的困惑和困倦:或者把哲学视为各异其是的“意见”而否认其具有“真理”的意义,或者把某种哲学视为“真理”而把其他哲学斥之为“意见”;或者以“循环”的观点把哲学视之为不断的“回归”,或者以“发展”的观点把哲学视之为时代性的“断裂”;或者以各种方式“消解”和“终结”陷入解释循环的哲学,或者以各种理由为陷入解释循环的哲学提供“合法性”证明。哲学解释循环的怪圈、问题和困惑表明,对哲学解释循环的前提批判,既是繁荣哲学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前提,也是哲学的前提批判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哲学的解释循环问题,根源于哲学的人类性与时代性。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问题具有人类性。古今中外的哲学,无论其研究对象有何不同,研究方式有何差异,派别之间有多少冲突,理论形态有多少更新,但总是对人的存在的反思。不同的哲学理论,总是以理论的方式凸显了人的存在的某个环节、部分或方面,从而理论地表征了对人的存在的特殊的理解。正是哲学问题的人类性,构成真正的哲学的超时代的当代性。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种哲学解释原则,都具有其自身的解释力,都具有其超时代的思想力。哲学解释循环中的任何一种解释原则,都具有其独立的意义和价值。

人类性的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以抽象的人的问题提出的,恰恰相反,人类性的哲学问题总是表现为具有历史内涵的时代性问题。以人类性问题而存在的哲学,它所具有的解释力和思想力,又总是取决于各个时代的哲学对自己的时代性问题的理论自觉。哲学家们之所以“只能”以理论的方式凸显人的存在的某个环节、部分或方面,之所以“总是”以理论的方式凸显人的存在的某个环节、部分或方面,是因为哲学家“总是”生活在自己的时代,“只能”理论地把握到自己时代的人类性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种哲学解释原则,都具有无法逃脱的时代性,都是解释循环中的环节,都会被新的解释原则所扬弃。但是,由于解释循环中的每个环节都以时代性的内容深化了人类性问题,因此,哲学解释循环中的每个环节的生命力又在于,越是时代的才越是人类的。

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既是哲学家以个人的名义讲述人类的故事,又是哲学家以人类的名义讲述个人的故事。生活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哲学家,把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体悟与思辨,融汇于对人类性问题的体悟与思辨,既时代性地凸显了人的存在的某个环节、部分或方面,又深化了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与解释。由于哲学家对人类性问题的求索不仅包含着哲学家个人的体悟与思辨,而且蕴含着整个时代和整个民族对人类性问题的理性思辨和生存体验,因此,越是时代的也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这就是哲学解释原则的时代性中的超时代性和民族性中的超民族性。

关于任何真正的哲学,马克思曾提出两个并列的命题:一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但是,人们往往只是片面地强调其中的一个命题,或者以哲学的时代性而忽视其人类性,或者以哲学的人类性而忽视其时代性,而没有自觉到“精华”即是“灵魂”、“灵魂”即是“精华”。马克思在自己的论述中,既强调了哲学的时代性,即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又凸显了哲学的人类性,即任何真正的哲学又是文明的活的灵魂。这为我们提示了两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其一,这两个比喻精辟地显示了哲学的人类性与时代性的不可割裂的统一性——越是植根于时代的哲学,越是具有深刻的人类性;越是具有深刻的人类性的哲学,越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越是具有超时代的当代性;其二,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不仅仅要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而且要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即具有时代性与超时代性的双重内涵。

哲学及其解释原则的时代性和人类性,为我们理解哲学的解释循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其一,由于任何一种哲学解释原则都凸显了人的存在的某个环节、部分或方面,从而推进了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因此,各异其是的哲学解释原则各有其独特的解释力,并因而具有其独立的解释意义;其二,解释循环中的哲学构成不断拓宽和深化的解释环节,每个时代的真正的哲学都为这种拓展和深化提供了新的解释原则;其三,哲学解释循环的拓展和深化,正是理论地表征了人对自身的理解的拓展和深化,而不是终结了人对自身的理解。哲学的反思意识是以人类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因此,哲学的解释循环是在人类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所实现的解释循环。这种解释循环是哲学反思的持续的深化过程。这表明,对哲学解释循环的困惑和困倦,是离开哲学反思的根基所产生的困惑和困倦。哲学的解释原则,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它在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中新生。哲学的前提批判和本体论追求的生命力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