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管饭

西林村也不远,距离大青山也就数里,一路走来,路上尽是流民,都是从北方流落下来,亦或是家里实在没粮食吃了,不得已成为流民的可怜人。

赵康几人坐在板车上,有流民过来讨食。

只不过赵康无动于衷,直接无视了。

自己的房子就在村口,板车刚在房子面前停下,就有人注意到了。

“康哥?”

闻声,赵康回头,发现说话的人正是在山上被赵康放下来的金海。

金海看到赵康,一脸的惊喜,连忙迎了过来。

“我还以为康哥你不回来了呢!”

“我家在这儿,怎么会不会来呢。”

赵康笑着同样迎了过去,随即问道:“我有点事儿,要找你爹,现在金老在哪儿?”

金老是村长,也是金海的爷爷,西林村多工人多匠人,但是赵康不知道他们的活好不好。

村长肯定是知道的,找他准没错。

赵康不问倒好,一问金海就一把拉住赵康的手。

“嘿嘿,我家老头子念叨了几天呢,你把我们救回来了,说这么大的恩情一定要当面道谢才行。”

说着,就拉着赵康往里走。

“走走走,我带你去见他。”

赵康无奈的笑了笑,转身吩咐跟着一同而来的几个青山团成员,指着自己的院子说道:“你们先把东西搬到院子里放着,等我回来。”

“是!”

村长家住在村长尾,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杵着拐杖,一见到赵康就激动的拉住他的手,不停的向赵康道谢。

“小康啊,要不是你,这些娃儿全都要死在外面了啊!”

“来来,小海,快来给你康哥磕头!”

村长脸上老泪众横。

不是他这么悲观,而是真的极有可能会这样。

周阳王朝在北方的战事一败再败,一直在输,不断收缩防线,完全打不过北人,全是拿命堆,硬生生凭着庞大的兵力,将被人南下的铁蹄拖住。

去年开年以来,算上前天那一次,西林村总共被征召了四次壮丁了,一个都没有回来。

大概是死在北方了。

而群里以前还好,多多少少家里都有些余粮食,可以应付一下。

但是现在,粮食早就消耗光了,村里三十多个年轻人要是都上了战场,恐怕全都要折在北方。

所以村长才会这么激动。

也许是有人看到了赵康,没多久,村里的村民全都知道了赵康回来的消息。

之前家里有青壮被抓走的,如今全都跑了出来。

“小赵先生,你是我家的救命恩人啊!我家就狗子一个娃儿了,他要是死了,我家就绝后了啊!”

一个大娘连连作揖,眼泪不住的往下流。

另一个伯伯直接叫着自己的娃儿一起跪下了。

“快,快,给小赵先生磕头!”

村长家被围得水泄不通,全都是激动道谢的村民。

那些被赵康放回来的青年也在其中,在爹娘的催促下向着赵康磕头,道谢。

“大家不用这样,都是乡里乡亲,用不着谢!”

赵康站在门口,连忙把跪下磕头的村民们扶起来。

又连声安慰,花费好大一番功夫,才把村民们劝回去,这才有机会和村长说正事。

“金老,我这里有一批刀,要回炉重造一下,不知道村里哪些老辈的技术好一些?”

“刀剑?”

金老沉思了一下,又问道:“是融了再重新做一下吗?”

“对!”

赵康点点头。

金老沉思。

金山县多少多矿,最多的是银矿铁矿,在当地人眼中,这些大山地下埋着的全都是金钱,所以将这个县命名为金山县

许多村子都是靠着挖矿练矿发展起来的,包括西林村也是,矿工铁匠木工随处可见。

虽然矿几十年前都已经被挖干净了,但是匠人们的手艺都还是保留着的。

金老想了想,给了赵康人选。

“老曾可以,几十年的老铁匠人了,手上的活是村里最好的。”

“走,我带你去找他。”

匠人往往有自己的一只班子一同干活。

在西林村也是这样。

曾德川赵康当然认识,他那个班子现在都还在吃铁匠这门手艺活,是现在村子里少数几个还断断续续有收入能挣钱的人。

虽然挣得也少的可怜。

曾德川是村子里打铁手艺最好的铁匠,是个五六十岁的半百老人了,头发花白,此时正领着自己的班子在铺子里做些小活。

村长带着赵康来到了铁匠铺,一说明来意,曾德川脸上就有些为难之色。

“老辈子,有什么顾虑吗?”

赵康不禁问道。

“我…”

曾德川看了眼赵康,又看了看村长,一把年纪了,竟然还支支吾吾的。

见他这个样子,赵康挠了挠头。

“有什么问题尽管说,我会想办法解决。”

但是曾德川张了张嘴,叹了一声。

赵康急了,你走什么问题你倒是说啊,不说我怎么帮你解决?

还是村长看出了曾德川的问题,无奈开口说道:“我来说吧,老曾是匠人,打铁是力气活,没力气他打不了铁!得吃饱饭才行!”

村长说完,曾德川一个班子七个叔伯都有些尴尬。

在他们看来,之前赵康之所以被官差带走就是因为家里的粮食全被偷了,才不得已被官差带走的。

现在赵康家里一点粮食都没有。

他们还在这里提这种要求,这不是为难人吗?

但是赵康却是松了口气。

“原来是这样啊!”

“这样,老辈子帮我打铁,我用粮食给老辈子算活钱,行不?”

用粮食做活钱?

这话一出,班子几人都是眼前一亮。

村长眉头微皱。

“小康你还有粮食吗?”

赵康轻松的点头。

“金老,有些话我不方便说,不过我肯定不会让老辈子们饿着帮我干活的。”

赵康如此说着,只是铺子里几人还是有点迟疑。

粮食现在可是宝贝,整个村里都找不出多少。

几乎所有人都在挨饿,在这个节骨眼儿,谁要是能吃一口饭,绝对会让所有人羡慕。

这可是能保命的东西,竟然还有人敢拿出来当工钱?

而且,赵康真的还有粮食吗?

曾德川小声的问了句:

“真的?”

看着曾德川一把年纪了,竟然还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赵康不禁笑了。

“老辈子,我赵康在这里十几年了,你们还不放心我吗?”

赵康说着,对自己很自信。

自己一家不是本地人,是从州城大家流落下来的。

虽是流落下来,但是对于这个山间小村,也是富裕的不得了。

遇山修道,遇水搭桥,十里八村前前后后许多地方都有赵康他爹的善事。

爹娘升天后,赵康也是常常接济乡亲,十里八村的村民可能都知道自己。

爹被称为赵大善人,自己则是因为是个书生形象,年纪又比较小,于是被人敬称为小赵先生。

见赵康都拿出十几年来保证了,这回反而是曾德川几人脸上有些尴尬了。

小赵先生这样的大善人,自己怎么还能不放心呢?

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于是曾德川连忙拍着胸脯保证:

“你放心,你把把东西交给我,我肯定给你做好,不满意重做!”

可是当几名青山团成员将一堆损坏的官刀被扔在地上,发出叮叮哐哐的响声的时候,曾德川几人和村长脸色同时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