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回天数使然

说建文帝一行人在禁宫商量办法,都是愁眉不展,这时,少监王钺想起一事,禀告道:“高皇帝生遐时,留有秘盒,为诚意伯刘基(刘伯温)所制,言:‘临大难,当发。’现在正在奉天

殿左侧的壁橱里。”

建文帝忙叫他去取,不一会,王钺在他人的帮助下,抬来一口红木箱子,四周裹着铜皮,连锁眼里也灌满了铅。

众人找来太平斧,杂碎木箱,看时却都哭笑不得,原来是三套和尚的东西,袈裟、鞋帽、剃刀等一应俱全,三张度牒上的法名分别是:应文、应能、应贤。

还有用朱砂写就的纸条:应文从鬼门出,余者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西房。

建文帝看后大哭,道:“此乃天数也!”

众人戚然之余,想刘伯温已死二十多年了,竟能算出身后之事,奇也、神哉!而建文帝重文轻武,何以就找不到这种辅国大才呢?

事已至此,朱允炆遂让程济为他削发,再命内侍举火焚烧后庭。他在与燕王赌气,宁肯全部烧掉,也不愿跟这个叛逆留下一砖一瓦。

念此,作者不禁多问几句:这是后世世家笔下的仁柔君主吗?禁宫里那些太监宫女等也得罪了你?非置于他们死地不可吗?而至此得出的结论是建文帝优柔寡断有余,仁义道德不足。

吴王教授杨应能、监察御史叶希贤因名字符合度牒上的法号,愿意与建文帝一块出家。

当时在场的有六十多个大臣,俱都扑地痛哭,表示愿同皇帝一起出逃。

朱允炆流着泪劝道:“这么多人一起不利潜逃,你们大都是著名任事的大臣,燕贼一定会追究的。而且你们不少人的家小都在京城,心里必然牵挂,还是宜各从便吧。”说完就走。

将出,不由再望一眼自己生活、统治过的地方,此时大火已起,金碧辉煌的宫室殿宇尽在火海之中。朱允炆再次悲从中来,伏地大哭。

御史曾凤韶拉住他的衣角叩首道:“臣愿一死,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言罢即碰柱,立刻脑浆迸裂而死。

朱允炆来不及细看,也不敢细看,就被程济等拥着离去,由此,一个“时代”结束了。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大明开国高皇帝朱元璋是从和尚开始奋斗,一步步登上帝位的,而他尸骨未寒之际,继任者却是从皇帝沦落到了和尚!天数使然耳?

一些浅薄的史家把这归罪于朱元璋封建诸王,致使“尾大不掉”继而被“强藩”夺位。

笔者则认为事情的关键完全“在人”,即便让历史重来,没有这场“靖难战役”,而且诸王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收了天下的精兵。

但以建文帝重文轻武的做法,也只能把大明摆治得象宋朝一样积弱不堪,或许不必等到满清入关,北方的蒙古就会重新杀回来的,何来后来的中华民族傲立世界东方一说?

而不得不提的是:明朝的史籍都毁于大火,包括“大明记传”“明永乐帝实录”等都是清朝人在他们的别有用心的皇帝授意下撰写的。

目的是为宣扬清朝“异族统治”的正当合法性,当然把前朝的皇帝、尤其是最“成功”的一代“永乐大帝”贬得“奸邪不堪”,一文不值。

众人刚出鬼门,就看见一叶扁舟停在岸边,上有一道装老者向朱允炆稽首,道:“贫道乃神乐观主持王升,昨夜太祖高皇帝托梦命我在此等候陛下,故驾船来此相迎。”

朱允炆苦笑,再次暗叹:“天数使然也!”

于是在众人的搀扶下登舟至太平门,进了神乐观。

不一时,杨应能、叶希贤等十几人从水关御沟潜行而至,连同程济他们共有二十二人,恰是薄暮时分,应了刘基的预言,无不暗暗称奇。

朱允炆阻止大家的参拜,道:“我既已为僧,今后当以师兄弟称呼,不能再行君臣之礼了。”

大家哭着应诺,兵部侍郎廖平道:“大家都愿意跟着师傅固然好,但随行的不宜多。我等中没有家室拖累的、而且有武艺的才可以跟随。其余的只需遥相呼应、支援钱粮就行了。”

应文点头,叹道:“也只能如此了,就这样吧!”

于是,当场约定:应能、应贤,以及变换成道人身份的程济跟在应文身边,郭节时、、赵天泰、牛景先等六人给运衣食,其余十三人分散各地,以便“应文”随外寓居。

应文沉吟会,道:“留在这里多不方便,不如远去云南,依附西平侯沐晟。”

史彬即道:“不可,新皇帝必然广派耳目搜索我们,而且不知西平侯的态度。与其令他难做,不如往来名胜,东西南北,四海为家,让他们难以觅得踪迹。”

朱允炆在位时就不是个有主见的主,此时更是没一点主意,便点头答应。

于是暂定在史彬、廖平、王良等七家轮流居住。

应文最后叹道:“神乐观在京师,只可暂住而不能久居,明晨就赶往苏州去吧!”

闻言,众人大哭起来,都明白建文帝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回说燕王亲自带人进宫扑灭大火,先看见徐增寿的尸体,燕王大是难过,徐增寿是他和王妃最痛爱的小弟,平常书信往来不断。

眼见大功告成、即将共享富贵之际,却阴阳两隔,让他如何跟王妃交代?

先让人收敛他的遗体,待来日再厚葬,以报维护之情。

这时有宫人指着一具烧焦的尸体禀告道:“这就是皇帝。”

燕王落泪,道:“痴儿、痴儿,何苦至此!”说他真情流露也好、惺惺作态也罢,总之都要有个表示呀!

然而,明察秋毫的他早已看出这具明显带有女性特征的尸体绝不是建文帝的,而事后也证明了这点,她是建文帝册立的皇后马氏的。

但燕王没有说破,若它不是建文帝本人,自己就“名不正言不顺”了!便下令立即按天子之礼安葬,并昭告全国:建文帝已经自杀殉国了。

同时让有关人员发布文告,张榜安民,并开列《奸臣榜》:黄子澄、齐泰、、方孝孺、暴昭等自然在前,其它如礼部尚书陈迪、户部尚书王纯、副都御史练子宁、大理寺卿胡润等,一共二十

九人。

宣布:凡是绑缚这上面的奸臣者,为首者官升三级,从者二级,而帮助这些奸臣的无论是谁,一律诛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燕王军纪严明,约束将士甚为严格,入城后秋毫无犯,京城的秩序很快安定了下来,市不易肆,民皆安然。

对于改朝换代,建文旧臣的表现各不相同:一种是见朝廷崩溃,随建文帝出逃或自己潜逃的,这样的有四十多个;

第二种则是抗节不屈的,虽然胜败已定,但是仍受传统的君臣大义、人格操守所驱使,大义凛然拒不投降。

这种人都是辅国重臣,如魏国公徐辉祖、驸马都尉梅殷、谷王府长吏刘璟、前兵部尚书铁铉、侍讲大学士方孝孺、卓敬、陈迪、史景清等等,不在少数;而本书将在后面着重讲述这些人的故

事。

第三种则是燕军一入城即举手投降,这种人最多,不胜枚举,不是说他们就不是好人,而这就是官场上的主流,天下本就是朱家的天下,谁当皇帝都一样。

至于如曾凤韶般自杀殉国的也有,但也不过几人而已,笔者不赞成他们的愚忠,就不一一列举了。

安排好后,燕王直回大营,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他不会“急的”。

半路上有一身着绯衣的中年美男子拦路,跪在马前口称自己是御史连盈,欲投诚燕王。

燕王微笑,即下马亲手去扶,他现在首要做的就是安抚建文旧臣。不想连盈突然跃起,持淬了毒的匕首直刺,速度迅疾,竟是个高手。

而这时燕王的几个护卫秦杨、陈仲林等距离都不近,往救已是不及。

但刺客百密一疏,忘记了燕王本身就是一个经历过枪林剑雨的绝世大将,其身手足以称得上搏击“大家”,虽经未乱,侧身的同时一记重拳砸在刺客的头上。

连盈即站立不稳连退数步,待要再扑上时,秦杨、陈仲林哪还会再给他机会?两把刀几乎同时劈向他的脖颈,一颗首级飞了起来。

“把他的皮剥下来,挂在城门上,以警戒敢向本王动手的贼子。”余怒未消的燕王露出残忍的一面。

受了惊吓的燕王心情有点沉闷,随即出城回到大营,下令前移到龙江屯军。

傍晚时分,燕王和云天夫妇、铁冠道人一块用餐,云天见燕王从京城回来后脸上一直郁郁寡欢,便忍不住问其原因。

燕王把连盈的事说了,叹道:“非为这件小事,想到以后许多事情都得费心劳神,心里不禁有点惶恐!”

云天微笑,道:“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这也是朝廷各地的军队没响应建文帝的号召来勤王的主要原因。只要王爷、噢、那个、那个、宽以待人,局势会很快稳定下来的。”

燕王点头,道:“师弟与我不谋而合,即使是元凶首恶,只要他们能真心悔过,我也不为己甚。毕竟治理国家需要能臣,马上可以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

稍顿,复道:“朱允炆妄想以无为治国,废太祖之法,却致使政令难以通达,横生许多弊端,这些必须得改正。不然,我大明朝就会像弱宋一样受四夷的欺凌,岂是我皇考立国之本意?凡我

朱家子嗣莫不希望大明的日月,能光照寰宇。”

“好志向,大明君须有大作为。”云天即竖大拇指。

复自嘲道:“这治国之道,您已胸有成竹,我这个浪子可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呀。”

燕王微笑,道:“你绝顶聪明,往往一眼就能看透事情的本质,实乃不可多得的奇才也。”

“哈哈,我脸红了!”云天苦笑。

老道终于插上嘴,道:“你能知道脸红,就是进步,孺子可教也!”

“你这假道人。。。”云天哪是吃亏的主,正要那个时。

又军士来报:“李景隆、茹瑺率领一大批建文旧臣求见大王。”

众人神色都怪怪的,无不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然而,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