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载具

本章着重对重力系统驱动型空中航行舰船,进行介绍,涉及最普通的航天战舰、特化型的航天母舰、扬陆城。

一、电磁重力引擎

1.电磁力

电磁力是处于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的带电粒子所受到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促使一般物质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由于电子与原子核分别带有的负电荷与正电荷,它们彼此之间会以电磁力相互吸引,使得电子移动于环绕着原子核的原子轨道,与原子核共同组成原子。分子的建构组元是原子。几个邻近原子的电子与电子、电子与原子核、原子核与原子核,以电磁力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主导与驱动各种化学反应,因此促成了所有生物程序。

2.电荷力升比

电荷数量与电荷斥力克服单位重量抬升的高度之比,数值越低效果越强

3.第一代电磁斥力引擎

通过战舰底部施加高强度电场引起战舰底部和地面之间形成异种电荷,再对战舰底部的电荷通过加速甩出底板,不断地将富集的电荷甩出,从而使得地面电荷与战舰底部电荷同性,利用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实现反重力飞行。

4.第一代电磁重力航天母舰

由路易斯安泽利亚帝国设计师桦南声·斯普利昂于公历4527年完成制作,搭载的改进版电磁斥力引擎,荷载100吨飞行了40秒,耗能达到惊人的540万千瓦。

5.第二代电磁斥力引擎

在对第一代电磁引擎的改进中,通过对舰底中正、负粒子通路的冷却,实现了更低的功耗。液氮的储量又成了问题,于是电磁斥力引擎只能作为实验室试作型,而如此大功率的引擎被用来制作卫星炮。

二、反引力波重力引擎

1.引力波

引力波的发现最早在公历1970年,引力波以波动形式和有限速度传播的引力场。按照广义相对论,加速运动的质量会产生引力波。引力波的主要性质是:它是横波,在远源处为平面波;有两个独立的偏振态;携带能量;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等。引力波携带能量,应可被探测到。但引力波的强度很弱,而且,物质对引力波的吸收效率极低,直接探测引力波极为困难。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例如,双星体系公转、中子星自转、超新星爆发,及理论预言的黑洞的形成、碰撞和捕获物质等过程,都能辐射较强的引力波。

2.引力波增幅装置

公历13040年,路易斯安泽利亚帝国皇家科学院通过干涉仪和叠加仪,在近地轨道航天站中将引力波仪器的效果增幅至地球本身引力波的强度。

3.反重力系统研究

众所周知,重力G等于物体质量m乘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即G=mg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可以停留在地球上而没有被甩到宇宙空间的原因。当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变时,重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当质量越大时引力越大。而反重力系统就是给物体一个反作用力。当这个反作用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这个物体就可以脱离地球的引力。在一定重力与反重力之间达到平衡时。就可以悬浮在大气层与地表之间。当然,我们同样要考虑到大气压强的问题。只有作用与反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我们才能脱离地球引力悬浮在空中。

4.量子收束器

能够通过超高能量驱动环境中的物质进行高密度化,最大限度是强行将物质压成白矮星水平。

5.超高温增压装置

量子收束器的第二阶段,最大限度是压成中子星水平,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再次升温。

6.反引力波

西历12784年,莫斯科公司通过量子收束装置对引力波进行收束,在远离太阳系边界41个天文单位外,通过大功率对撞机和超高温增压收束装置将一团半个月球质量的反物质石块压缩成奇点,第一个反物质制作的人造黑洞诞生。它引发的引力波却不是引力造成的,而是反引力。

7.第一代反引力波重力引擎

基于反引力波的发现,它的性质却是和万有引力反推,推断有着反引力在牵引宇宙膨胀。然而到底是不是反引力在驱动,暂时不能考究。莫斯科地区科学家将这项技术产生的人造黑洞进行冷却处理,调配其反重力的效果,西历12784年9月30日,莫斯科制作出第一台9800万千瓦功率的反引力波重力引擎,简称“重力引擎”。

三、航天母舰简史(主要)

1.雪国王座(Yukiguni Gyokuza):全长12.7km、宽约2.9km、高3.1km、总质量1.7亿吨。由三个主重力动力炉、四个侧翼动力炉、五个复合型动力舱提供基础动力,外加四个500m喷射口作为加速动力最大航速9.5km/s。内部的主核聚变反应堆提供输出装置,试作型的反物质反应堆作为辅助输出装置,二者提供主炮“雪公主(Snow Princess)”的储能装置。另外,舰艇前段的核裂变反应堆提供全电力,外能量防御壁的供能。本舰于西历11072年开始研究,西历12439年开始制作外壳,搭在第一代重力引擎,最终于西历12894年服役于织辋重工,作为主力舰。(西历12917年1月21日,受到卫星炮攻击,侧翼反应炉遭到重创而迫降中央海。西历12948年4月11日,加入第八次世界大战,在南太平洋歼灭战中再次受到重创迫降。)

2.雾国战车(Kiriguni Sansya):全长11.2km、宽约3.4km、高4.1km、总质量2.4亿吨。由七个重力动力炉、两个侧翼复合型动力炉提供基础动力,外加八个400m喷射口,最大航速达到11km/s,和雪国王座相同为HT300改造而来的标准大型航天母舰。内部搭载最新重核聚变反应炉,三个轻核反应炉辅助输出装置。外装甲拥有4层碳钢量子纤维,装配400门四十万千瓦的电浆炮,两门最大出膛速20km/s的电磁导轨炮,主炮“雾战士(Fog Warrier)”最大输出功率达到4000万千瓦。内部大量常规武器,装备40枚600万吨级核弹,4枚7000万吨级氢铀弹。雾国战车是不折不扣的火药库,由四个中央主控控制。于西历12872年开始研制,于西历12917年1月15日正式服役,作为辅助舰。(西历12917年1月15日夜,从英吉利海峡出航前往帕里斯战线辅助文夏铭作战,西历12937年开始作为娜露卡纳的独有武装之一继续服役。)

3.无星之月(The Moon Without Star):全长10.3km、宽约3.1km、高3.9km、总质量2亿吨。由红海协约在西历12120年开始产生概念研制,于西历12916年正式服役于红海国家部队。装配空气动力炉、大型核裂变反应炉、大型核聚变反应炉、复合式交变电流压缩电浆炉、复合小型反物质动力炉,强大的功率使得它拥有最强的动力和最强的输出功率。外壳装备670门高速火炮,32门3米口径电子驱动炮,7门30米口径电磁炮,反对空火炮4000门。主炮“失落之星(Lost Star)”最大输出功率1亿2000万千瓦,高能光束已经化作无色火炮。(西历12917年2月2日,神木夏樱乘坐其进军红海战线,后来被希塔尼亚联盟雪藏。)

4.莫斯科城(Moscow Castle):全长34.25km、宽8.9km、高10.9km、总质量10.3亿吨。西历12924年开始研制,西伯利亚帝国用了二十五年迅速研制成功。作为西伯利亚的高空打击火力,这样的大块头一般在同步卫星轨道运动。全舰搭载三十五个第一代重力引擎、二十个次世代重力引擎、一个复合式大型反物质动力炉、一百三十个重型核聚变反应炉。武器设备则以亚光速直线性抛射装置主炮“天堂陨落(Heaven's Fallen)”为主。

5.英灵郡城(Eirei Gunjyo):全长220km、宽72km、高42km、总质量:1350亿吨。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制造出来的超大战舰,只知道它是月知下家族的最终兵器,由亚特兰蒂斯全境40座郡城组成,使用者由“岁月史书(Epic Age)”选择,使用的外接式远程运输能量补给型超反物质反应堆。主炮“英雄(Hero)”总功率达到71亿个核子当量,这样毁灭性的武器基本不会随意使用。

6.扬陆城:火星帝国特有载具,火星贵族每人一手一个。高12km、平均半径3.4km、总质量在1200万吨到4000万吨之间,没有太多武器设备,靠着降落时的超高能量进行爆破突袭是最大的输出效果。

四、未来展望(预告)

1.地球外环要塞

2.金星城

3.木星外骨骼框架

4.水星行星发动机

5.“启示录”曲率飞船

6.星际虫洞门

下一章节:《第十一卷》

以上信息均截止于西历12960年4月9日。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