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纪元二百年以后的短暂岁月,是地球生物不断残杀Tr型人造生物的时代,也是定居者们从“第二次新石器时代”走向“第二次农耕时代”的转折点,人们从艰苦岁月走进了更艰苦的岁月。Tr型生物在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是繁殖得很快的,而且普遍适合食用,但真正的地球植物当中,有毒的却为数不少,地球动物的杀伤力也远比人造生物强很多。

小华看着久远的视频记录,知道人造生物未必就不如地球生物强大,只是它的设计者刻意为它留下这个软肋,好让它们在面对真正的地球生物时被杀戮殆尽,让地球生物顺理成章地成为生物圈的主宰。Tr型生物几近灭绝,定居者们的粮食供应再次紧张起来,只能设法种植只有种子可以食用的稻黍稷麦,筑起更高的城墙来防御猛兽。好在“亚细亚”星舰上的热电站功率很大,一边努力消耗大地下的高热以稳定地壳,一边向定居者们提供电力。尽管星舰联盟无力为定居者们提供更多的电器用品,甚至拮据到连足够的电线都没法提供,但人们找到了电力的另一个原始用法:用电厂发电机组外壳散发的高温来熔炼矿石、打造金属武器来抵御猛兽,努力走出“第二次新石器时代”,设法迈进金属时代。

但当人们拿着历史书,想再重复工业革命的故事时,却发现“亚细亚”星舰作为一颗人造星球,根本没有由足够漫长的地质年代来形成的煤和石油—这种对工业革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化石燃料,而地热电厂所提供的电力在供给人造太阳、最低限度地维持生物圈的正常运转之后,已经所剩无几,无力支撑工业化的需求。

那是一个漫长到几乎看不到尽头的农耕时代,星舰联盟的经济学家们经过严密的计算,得出一个痛苦的结论:一艘落后的农耕时代星舰能养活的人口上限是七千万人,他们需要七艘星舰才能够让所有的人都离开飞船过上新生活。当这个结论得出时,他们庆幸地发现幸好当初没有坚持寻找新星球定居,否则飞船上多出来的几亿人口是得不到足够的粮食供应的,毕竟星球的工业化无法一蹴而就。

经济学家们必须在流浪飞船群和星舰之间划出一道深深的鸿沟,切断对飞船群的一切支援,把拮据的太空资源用于建设新的星舰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在未来造好第七艘星舰之后,就不必再造第八艘星舰了,到那时才可以把建造星舰所需的天文数字般的资源转为民用,扶持大家建造起像地球时代那样宏伟而舒适的高科技城市。

当这个消息传回“亚细亚”星舰时,人们看着夜空中繁星般的飞船群,现实的冷酷盘踞在每个人的心头,祖祖辈辈以来重建地球时代舒适生活的梦想只实现了一半,另一半竟然需要苦熬过那么漫长艰难的农耕时代。人们站在096号树祖的树荫之下,坐在冷风河畔用泥浆和石头垒起来的城墙边,在大草原骑马驱赶着羊群的途中,在一座座古朴简陋的村寨里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被留在了落后的农耕时代,他们挥动镰刀收割水稻,削尖木头做成弓箭狩猎,在工作之余把现代科技知识一字一句地传给后代。

在物种更替中,巨大的树祖是幸运的。它位于其他物种不易入侵的盆地中,又有以它为家的村民们的悉心照顾,为它除去附近的每一株杂草,细心施肥、除虫,它才没有受到半点伤害。

造山运动仍然在持续着,但热度慢慢在降低,树祖所在的盆地慢慢下沉,改道的河流冲垮高山,卷走了盆地中的一切村庄,人们不顾一切地冒着洪水冲回村里,寻找他们认为最珍贵的东西,然后逃往盆地中的最高点—树祖。洪水退后留下满地尸体和他们至死都不愿放弃的珍贵物品,其中绝大部分是记载着地球时代科技的书籍,那是大家至死都不愿放弃的梦。

在那一场大洪水过后的每一年,盆地里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洪水袭来,而两场洪水之间的时间越来越短,盆地中的人们只能以树为家。终于有一年,洪水来了之后就不再退去,盆地变成湖泊,好在树祖足够巨大,树上的小镇已具雏形,人们无法再耕种农田,于是以捕鱼为生,一代代继续坚韧地生活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把这片盆地中形成的大湖称为“新云梦泽”,它就像一道宽大的防火墙,把外面的陆地植物挡在水乡之外,让树祖可以生存下去。人们划着船,载满鱼虾,出售给大湖外的居民,再换取些日常用品返回树祖里的家。每逢夜幕降临,树祖里都会亮起星星点点的鱼油蜡烛的光,像有无数精灵在古树中翩跹。

树祖的美,似乎能把时光凝结,它没有太多让人惊心动魄的往事,只是静静地活着,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一代代的定居者跟它共生,从流放者兄弟会的落幕活到Tr型生物的终结,从短暂的旧石器时代活到漫长的农耕时代,谁都没想到早已步入太空时代的星舰联盟竟然会回头走过那么漫长的农耕时代,毕竟建造行星一样巨大的星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还发生过建造失败,几乎全舰被毁的事故。

第七艘星舰竣工之后,星舰联盟没有新星舰要建造的压力,那庞大的生产力和资源获取能力终于体现出来。飞船如约降临“亚细亚”星舰,那数以千万计的星舰工程技术人员转业为城市建造师,带来大家期盼已久的工业时代所需的大量能源。然而当大家相逢时,才蓦然回想起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之久。

在这一千多年中,“亚细亚”星舰中已是路网纵横,一望无际的稻田中零零散散地分布着炊烟袅袅的村庄,村里鸡犬相闻,村外耕牛悠然自得,偶尔可见的小镇学校里,学生们像念经一样背诵着地球时代的科学著作,从热力学到量子力学,从牛顿三大定律到相对论,尽管没有先进的实验室让他们理解这些深奥的科学理论的确切含义,至少一代代地背诵下来、留住这份念想也是好事。

漫长的农耕时代要结束了,一旦进入工业文明,无数的村落将不复存在,“亚细亚”星舰将朝着城市化无可逆转地推进,朝着自从祖先们被流放出地球之后,三千多年来朝思暮想的高科技大城市演变,这明明是大家坚守了三千多年的梦,但当它即将变为现实时,大家却又回头望着那悠然的农耕生活,犹豫不前。

给过去的记忆留点标本吧。不知是谁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于是大家开始甄选古村古镇,设法保护它在即将到来的城市化中不受冲击。

“这些东西是保不住的。”最高科学院里,韩丹教授看了新闻报道之后,对身边的同事感叹说。

同事说:“凡事都有例外,不试着保护,怎么知道能不能保住呢?”说着把一张航拍照片放在她面前,那是她再熟悉不过的Tr-13型人造树,如今它被尊称为树祖,树里的小城市被称为有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