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涨工资办实事
“急什么?你觉得呢?你给他八百个胆子都未必敢!”
“不过你确实该防着。”
依季博昶所见,文官、太监与后宫,都是霍乱大明的罪魁祸首。
“我觉得你应该把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这样你也安心,你觉得呢?”
季博昶状似无意间说道。
这番话怼朱元璋来说是醍醐灌顶。
“仙师,您是觉得我该废了他吗?”
“瞎说什么?你废了他会服你吗?且不说别的,他在朝中的势力如何你也清楚。”
朱元璋被喝的一愣。
“那就都杀!不服咱的都该死!”
季博昶叹了口气。
“先解决公爵分封的事情吧,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你封的功臣藩王太多了!”
“仙师教育的是。这次我们还要回到建文吗?”
季博昶摆了摆手,再次点上了卷烟。
烟雾缭绕,让朱元璋也心生好奇。
季博昶顺手递给他一支。
“明天你早朝上问一问朝臣们的意见,尤其李善长、蓝玉等人。我就先回建文一趟。”
朱元璋吸了一口后竟有飘飘欲仙之感。
仿若将凡尘俗世抛却脑后,仅剩这片刻的快感。
一支结束,他还意犹未尽。
“还想要?这玩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抽多了伤身!”
季博昶丢下这番话。
一阵烟雾升起,他消失在奉先殿内。
【王朝:明:建文】
【国祚年限:365年】
【剩余国祚刷新次数:10次】
【剩余穿越次数;13次】
【注:每延长国祚10年,便获得一次国祚刷新次数,一次穿越次数。】
彼时的建文朝,朱棣正因为朱允炆的事而兴高采烈。
也不知道大哥劝了他什么。
朱允炆在朱标离开后,果断写下了退位诏书。
从此后他成为了先帝。
朱棣也依照礼数善待朱允炆。
季博昶从朱棣的口中得知了这一切。
他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若朱允炆平安禅位,那日后朱棣还会那么拼命工作吗?
“仙师此次来是想助我什么吗?”
朱棣面露喜色道。
季博昶摇头,“我是带你回去一趟。”
“回……洪武年间吗?”
朱老四眸中亮光。
似乎颇为期待。
先前他只见过父皇和大哥穿越,尤为好奇这仙术。
季博昶点头,“有一件要紧事要你处理,洪武年间没人能解决。”
“连父皇都束手无策的事情,我又如何解决?”
“别谦虚!你不比老朱差!”
说罢,季博昶搭上他的肩膀。
光芒闪烁过后,二人出现在奉先殿。
朱元璋正召见朱标和小朱棣。
想问问他们二人对藩王公爵有什么政策。
朱标宅心仁厚,“父皇,老臣子和藩王们陪您打下天下,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享福,若您今日毁约,只怕没人信服!”
朱棣穿越来时刚好听见大哥的声音。
“标儿,你为他们着想,但你可要知道他们并不是都一心护着咱家的!”
朱棣听到父皇呵斥大哥便快步走了出来。
“老四?”
朱元璋犹疑唤道。
小朱棣也回身,见到了四十岁的自己。
他一时还没从震惊里缓过神来。
“仙师,你怎么将他带过来了?”
朱元璋从龙椅上快速走下。
“在这谈事怎么成?去梧桐阁!”
大明天子携太子去梧桐阁。
这像话么?
偏偏季博昶就能干出这种事!
梧桐阁内,老鸨已经将酒斟满。
上次她也算是将这几人的面孔认了个全。
“好了各位,我们先说一下具体的问题。”
“官员的俸禄我觉得一开始就不合理。”
季博昶大喇喇说出来。
倒是让小朱四吃惊。
父皇竟能接受这样的批评和否认吗?
看来这个仙师真不是凡人。
他又不禁看向与自己面庞几乎一致的朱老四。
“这和俸禄有什么关系?仙师,我不明白。”
朱重八拧眉。
他自认为官员制度没有任何不妥。
先前季博昶也是一直警告他藩王公爵的事情。
他压根没将注意力放在官员身上。
“你不明白是吧?我就问你,你觉得大明官风较之唐宋如何?”
朱重八皱眉思索。
几人面面相觑没给出个具体答案。
“好,那我就和你说。官员是大明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余还有宦官、后宫等。”
朱元璋登时愕然。
“怎么可能!我大明整治贪官最为严厉!咱就容不下一粒沙!”
“巧了,还就你大明的贪官最贪腐最盛。”
季博昶冷笑道。
“是杀的还不够!只要刑法够严苛,就没人敢犯!”
朱重八目露凶光,语气恶狠。
“俸禄不够,只能贪。况何你杀的人太多,物极必反。反而没起到整治的效果。”
“你可以问问朱老四,建文年间的贪官是什么样的?”
朱棣犹豫后将实情讲了出来。
洪武年间的几人也是尤为震惊。
“官员搜刮民脂民膏,在大明后期已是被你那些子孙默认的。”
朱老四也禁不住插嘴。
“仙师所说极是,建文四年官员已有奢靡之风。”
季博昶叹了口气。
最为了解朱元璋。
他是乞丐出身,最痛恨贪官祸害百姓,但手段太过极端。
“你不该以朱重八的眼光去看,你该以的是大明皇帝的身份去处置。”
季博昶一语中的。
“接下来都说说自己对官员俸禄修改有什么高见吧!”
他目光落在不断瞟朱老四的小朱四身上。
“你来回答一下。”
小朱四面色红了一片,他支吾后坦白道:“我不知道。”
朱老四一听有些羞愧。
自己少时只知道领兵打仗,哪懂这些治国知道啊!
实在是太丢人了!
“好,那朱老四回答一下。”
朱棣沉了口气,认真分析。
“我认为官员没有为大明着想,所以才会搜刮于民,要知道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其次,皇权不够强,且不说以后……”
他顿了顿,犹豫的目光看向朱元璋。
“这时的官员已经能做到在朝中建交,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后更是无法无天!”
几人面露赞许。
只有季博昶皱眉,“少说一点。你大明朝俸禄这么低,谁还当官啊!做哪个不比当官有前途?”
“你不给涨工资,人家当然不给你办实事!”
在现代也是如此的道理。
总不能把官员当成免费劳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