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之争

朱元璋把杨宪安插入中书省,其实是出于对李善长的好意。李善长是他的最佳助手,他不希望李善长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最后无法收拾。安插入杨宪,是敲山震虎,让李善长有所收敛。这是一步对所有人都有利的棋。可惜,天不遂朱元璋愿,杨宪根本没有理解朱元璋的深意,反而把朱元璋的这一行为理解成要他取代李善长。

杨宪开始了对李善长肆无忌惮地进攻。和朱元璋的领导思维一样,杨宪也认为,要想完全控制一个组织,只要做两件事:一是做计划,二是用人。做计划就是立志,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应该完成的事。杨宪的计划或者说志向,当然是先干掉李善长,拿到中书省的大权;至于用人,朱元璋曾和杨宪等人探讨过,任何一个组织年深日久后,都会出现老人当道却不做事、年轻人才华横溢却无法上升的情况。此时,既要把年轻人调动上来,又要安排好那些老人,这是一柄宝剑的两面,缺一不可。

杨宪一进入中书省,就马上开启了他的战略:第一,计划在半年内干掉李善长;第二,把那些跟随自己的年富力强的特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至于中书省的那些老人,杨宪认为,他们都属于李善长的阵营,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他们策反,那么,就不必在这上面耗费精力。他的精力,要用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上。

副宰相杨宪召集他从前的战友们,其中最有名的是凌说、高见贤和夏煜。凌说和杨宪一样,他投奔朱元璋后,也很快就成为朱元璋的亲信。他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功绩是,在朱元璋派他去侦缉江西南昌的朱文正时,带回了朱文正造反的“确凿无疑”的证据。

高见贤和夏煜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在投奔朱元璋后,由于脑袋灵光、办事干练,很快成为朱元璋的亲信。他们对杨宪死心塌地,而且身怀绝技,想要搞掉李善长,应该说易如反掌。

杨宪激励他们说:“特务出身的人也能做宰相。只要我做了宰相,特务的前途不必说,自然大好。而我们若想有前景,就必须干掉遮蔽我们前途光明的一堵墙,而这堵墙,就是李善长。”

三人被杨宪描绘的前景所激励,被杨宪的仗义打动。他们抱成一团,开始在朱元璋面前指责李善长不配当宰相:“首先,李善长这人粗通文墨,不懂儒家知识,只是把韩非的思想拿来充数,从学术上而言,他就是个半瓶子醋;其次,李善长残忍刻薄,对待生命没有慈悲心;最后,李善长在中书省搞一言堂,拒绝倾听他人意见,胸襟不宽广,所以,他不配做宰相。”

朱元璋听到杨宪团队这些话时,忽然感觉脊背发凉,他懊恼地训问杨宪说:“我让你去中书省是做什么的,你这个狗腿子可知道?”

杨宪回答:“我当然知道,就是调查李善长啊。我上面跟您汇报的,就是调查结果。”

朱元璋气咻咻地再问他:“你可知李善长不但是我最器重的第一文臣,还是我的老乡?”

杨宪回答:“知道啊,可问题是……”

“住嘴!”朱元璋暴怒地打断了他的话,然后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李善长的确没有相材,可你难道不知道,他跟随我多年,为我出生入死,昼夜不分地工作,功劳还是有的。我既当了皇帝,那他肯定是宰相,毕竟,用同乡用旧勋是传统。”

杨宪蒙了,他忽然感觉自己像个傻子,被朱元璋肆意耍弄。朱元璋就是要让他无所适从,如此才能更好地利用他。特务的本质,就是被主子利用的。

送走杨宪后,朱元璋叫来李善长,把杨宪参劾他的折子扔到他脚下。李善长才看了几眼,就浑身冒汗。最后,他唯唯诺诺地说:“杨宪这小子是想坐我的位置啊。”

朱元璋教训他说:“你神经过敏吧,杨宪只是在做他分内的事。再说了……”他又看了李善长一样,眼神中带着一点冷酷,“宰相这个位置,谁不想坐?”

李善长双手一抖,折子掉到地上。他不敢去看朱元璋,但他能感受到朱元璋正死盯着他看。

朱元璋问他:“杨宪说的,可有道理?”

李善长只能回答:“有点道理。”

朱元璋又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杨宪放到中书省吗?”

李善长回答:“顶替我!”

朱元璋笑了,说:“你是我老乡,又是功臣,我怎么会换掉你呢?”

就像人在溺水时抓到了救命稻草,李善长马上兴奋起来,过度的兴奋让他忽视了朱元璋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好自为之”。此时的李善长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他甚至没想想朱元璋到底为什么要把杨宪放进中书省。

宰相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帮助皇帝处理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李善长似乎没有明白自己的角色背后的责任,他依然在中书省大呼小叫,武断地处理各种事情,导致许多人对其侧目而视。杨宪又把这些事统统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长叹一声,对刘伯温说:“李善长老了,什么良好的建议都提不出来。而且他还有个致命的缺陷:心胸不宽广,独断专行。”

这话让刘伯温为之一震,其背后的信息显然是:皇帝对宰相已很不满意。刘伯温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独立和冷静思考的能力,他马上意识到朱元璋和他谈这个问题背后的深意。要知道刘伯温是浙江帮的头子,和李善长是死对头。显然,这是朱元璋对李善长已经极度失望的表现。

但刘伯温却说:“李善长是开国元老,威望极高,而且他能调和诸将,做宰相是最合适不过的。换宰相就像是换大厦的柱子,必须是栋梁之材才好,如果用几根小木头捆在一起充当梁柱,即使换上去了,也撑不了多久。”

朱元璋叹了口气,点头说:“偌大一帝国,居然无一个有宰相之才的人。”

刘伯温不说话。朱元璋看着他,突然问道:“你觉得杨宪如何?”

这是个坑。刘伯温和杨宪是一伙的。既然知道是坑,自然不能往里跳,刘伯温实话实说道:“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但没有当丞相的器量。丞相应像水一样清澈,做事要以义理权衡,不能掺杂个人的好恶和恩怨。杨宪做不到这点。”

朱元璋不耐烦道:“说人话。”刘伯温就说道:“杨宪多年在特务部门工作,所以养成了职业习惯——他对任何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因此他做事不可能做到不掺杂个人的好恶和恩怨。”

朱元璋对这个回答很满意,又问刘伯温:“汪广洋如何?”

汪广洋是朱元璋的老乡,安徽太平人,他平生有两种能力傲视天下:一是书法,二是智谋。自1355年他开始跟随朱元璋以来,屡出奇策。在刘伯温来之前,他是朱元璋的顶级军师。朱元璋曾说:“汪广洋就是我的张良、我的诸葛亮。”

不过,刘伯温却对汪广洋的评价极低:“十个汪广洋都不如一个杨宪。”

朱元璋似乎明白了刘伯温的意思:汪广洋没有宰相调和诸臣的能力。他又提到了第三个人:“胡惟庸如何?”

从经历来说,胡惟庸最合适做宰相。因为中国古人曾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也就是说,无论是宰相还是大将军,都应该是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在朱元璋的老乡中,胡惟庸在1367年之前是混得最差的。他投奔朱元璋后,只做了一年的朱元璋秘书(帅府奏差),然后就被打发到了地方上。他做过县长秘书、县长、市长助理,在1367年才正式进入中央,当了个掌管礼仪和祭祀的太常卿。朱元璋看上胡惟庸,就是因为胡惟庸在地方多年,熟悉帝国基层,所以每每能提出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

但刘伯温却一针见血地评价胡惟庸说:“胡惟庸绝对不行。宰相就是车夫,胡惟庸非但驾不好车,恐怕连辕木都会被他毁掉。”

朱元璋陷入沉思。他已没有宰相人选,只能先让李善长干着,希望杨宪能遏制住他,但这是朱元璋的妄想。很快,中书省风起云涌,远超出了他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