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鬼”的生活方式

我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时,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职员滥用职权,他的下属职员中有一个法国人,为了检举上司,多次向上级报告,他说“Once is not enough.”,意思是只说一次不足以使其改正错误,要反复多次地说才会有效。他的这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而且被我活用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比如“如果不放心,只检查一次是不够的”。

为了预防火灾,我每天早上出门前都要检查两遍,确保拔掉了所有插头,关上了煤气阀门。有一年冬天,我出门忘了关锅炉的暖气,等下班回来,发现家里像桑拿房一样。这件事让我结结实实长了个教训,从那以后,锅炉开关也纳入我的“绝对管制”

范围。这些都是我强迫症一样地反复检查的安全习惯。

问题是并非只要做好防火就能万无一失,就不会给彼此造成伤害。随着年龄增长,知道的东西越多,人就越胆小,害怕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我大概是狐獴类型的人。狐獴对周围环境异常敏感,一看到网,就能感知到危险存在。我也是这样,任何时候都不会放松警惕。原本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可能一个人生活久了,就慢慢变成了这样——我的收件人信息中,性别是“男”。每次拆完快递,我都会把包裹上贴着的个人信息纸条用碎纸机粉碎,彻底清除痕迹后才扔出去。原则上,如果没有其他人在,我几乎不点外卖。即使在家,如果不是事先约好的访客,门铃响了我也不会开门。

有一次,跟一个长期独居的朋友聊安全方面的话题,她告诉我,快速按5 次iPhone 手机的侧键,就会发出警报;并且,如果手机上装一个“112”的应用程序,警方就能获取到报警时的准确位置,更加可靠。

她自嘲说:“是不是应该买一把泰瑟枪保护自己?”

我苦涩地回应道:“唉,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买防偷拍探测器的时代。”

每天通过电视、手机,我们都能看到、听到各种犯罪案件的新闻发生在无法预料的地方。但是我认为,交流如何自我保护的人都是生活的强者。肯定有人不认同这种做法,说我们太过紧张,但是人身安全往往与警惕性成正比。我们不依靠别人,自己保护自己,这种生活智慧,怎么能被认定是“夸张”呢?

近年来,人们对于防灾减灾越来越关注,以至诞生了“安全麻痹症”这个词。众所周知,韩国不像日本那样台风和地震频发,韩国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火灾或建筑物坍塌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人们对于在危机中如何生存缺乏深入的思考,也可能是因为从小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防灾教育。我曾经有两次几乎遇险的经历:有一次是被困在电梯里,最后成功逃出来了;还有一次是在12层公寓楼,感到建筑物在地震中左右摇晃。虽然我心中的灾难印记仅只这些,而且都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这些记忆都促使我更加关注如何应对灾害,保护好自己。

几年前浦项和庆州发生的地震引发了大众的热议,多少人感叹:“原来韩国也不是地震的安全地带啊!”一时间,日本为应对灾害给市民们分发的教育资料——《东京防灾》的韩文版在网络社区广为流传。我非常仔细地读了那本册子,认真学习了地震中逃生和自救的知识。其中提到的“循环储备法”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为了保证能在室内生存,可以用“循环储备法”准备食物。这种方法强调人们要有“日常储备”的意识,也就是说,平时家里要有意识多囤点食品,记录好保质期,及时消化并及时补充,让家里总是保持着大概一周的食品储备,这样就可以在得不到外界任何援助的情况下,也能照常生活一周。

那时我虽然正力行着极简的生活方式,也还是改掉了冰箱里只存放“一日量”食品的习惯,改成以周为单位储备食品。如果是为了应对室外生存,就需要准备应急的帐篷,以及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

生活必需品因人而异,所以不需要按照固定清单全部备齐,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列出自己的必需品,这一点也是值得画线标重点的内容。新闻上说强台风即将贯穿朝鲜半岛的那天,我把重要文书、简便食品、洗漱用品、急救用品和用以保暖的衣服等,装进一个专门的应急包里,放在了玄关的柜子里。其实不光是应对灾害,身体不舒服需要晚上去看急诊的时候,也可以带着那个包。得益于这样的习惯,我每次看到有关灾难的新闻,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在头脑中快速过一遍如果灾难发生时我的应对流程。因此,比起恐惧灾难,每个人都更应该通过训练掌握应对灾难的方法,以保证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沉着地活下去。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主人公派在大海中与老虎共存,经过长时间漂流最终生存下来的故事,这部电影堪称“海洋生存法则”的教科书。派懂得不能喝海水,而要喝雨水;会通过捕鱼解决吃饭问题。面对虎口也要求生的本能,给了漂泊在茫茫大海里的派永不放弃的信念。派从小就学游泳,这也提高了他的生存概率。

虽然电影最后终于转危为安,但这种灾难片可以让人产生对比和反思:如果是我,在那样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是选择放弃无奈地死去,还是拼尽全力,化解每一次危机,勇敢地活下来?其实问题的答案,就包含在我的生活方式中,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