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虚拟的世界,真实的人生

自从科幻小说诞生以来,就和惊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号称第一篇科幻小说的《弗兰肯斯坦》,如果不强调它的科幻属性,就可以归入惊悚小说的范畴。恐怖文学大师斯蒂芬·金写的许多小说中带有科幻的元素,但据说他并不认为自己写的小说是科幻小说,而称之为高技术惊悚。我想,高技术惊悚这个概念,对王迪菲的这一篇《最终身份》来说,应该是一个恰当的定位。

故事有十万余字,不算太长,情节却曲折复杂,一波三折,颇有独到之处,结合了数个角度来探讨虚拟世界这个话题。

虚拟世界的概念,古来有之,只不过在古代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多以梦境来进行描述。南柯一梦这个古典故事,就具备了虚拟世界的形态。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庄子,则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来后有了“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庄生”的感慨,这感慨中,也就带上了对现实世界的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活在一个虚拟世界里。古人只能靠做梦,今人则有脑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来助推,也就有了更多的现实可能。

脑科学在不断发展,科学家对于人脑的了解越来越深,虽然细节仍旧暧昧不清,但可以看到大致的轮廓。脑机接口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让人可以直接通过大脑来操控简单机械。这两方面的进展,让虚拟世界逐渐从幻想走向现实。我相信,如果技术的发展不被打断,那么终有一天,类似于电影黑客帝国的情景可以出现:人和电脑相连,在虚拟世界中活动。到了那个地步,再向前一步,其实连身体都可以省去,彻底变成“缸中之脑”。

王迪菲的这篇小说并没有走到缸中之脑的地步,而是采用了人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生活这个假设。甚至反过来提出一个设想:既然拥有大脑的人可以进入到计算机的世界,那么计算机世界中的一段复杂程序,是否也可以进入到人的大脑,从而实现从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的飞跃呢?我不想透露王迪菲小说中的答案,就说一点自己个人的看法。记忆和自我意识侵入到另一个体,在穿越小说中很常见,好莱坞电影中也有类似的点子,例如《万能钥匙》《逃出绝命镇》,我自己曾经写过一篇《移魂有术》,也很类似。从物理的真实性来说,要让一个大脑产生一个虚假的记忆并不太难,但是要让一个人的大脑装满另一个人的各种记忆,这种可能实在太小了,大约和我们发现一种超越光速的旅行方式一样不靠谱。然而科幻的魅力,部分就在于并不需要绝对遵循物理世界的真实,可以进行适度的虚构和想象。想象意识的入侵或者交换,并不是科幻的专利,如何对虚构和想象进行解释,才是科幻和奇幻玄幻的分野。王迪菲以科学和逻辑的方式对此进行解释,是一篇货真价实的科幻小说,其中体现出他深厚的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对于科幻小说作者来说,多多益善。互联网时代,知识不需要通过小卡片的方式来积累,在网上一搜,都能应付得过去。对于非科研的知识应用而言,知识储备的关键,在于知识的系统化。如果把知识当作一座宝山,互联网的作用,就是把宝山堆在了用户面前,知识系统则是一把钥匙,可以随时进入宝山之中找到。知识系统不可能通过搜索而来,必然要内建于人的大脑之中,非经年累月的积累而不能得。写作科幻小说,尤其是长篇,涉及的元素很多。短篇小说尚且可以依靠一个点子,一个想法灵光一现而来,长篇就没有这样的好运,而必须是多种元素的综合。作者的逻辑思维是否清晰,知识储备是否丰厚,在长篇小说的架构和发展中,都会向读者展露得一清二楚。

如这篇小小的序言开头所说,这是一篇带有惊悚属性的小说,其中一些内容,野性十足。年轻的科幻作者,头脑灵活,知识储备也相当丰富,也很敢想。王迪菲的小说我头一次读,就有这样的感受。这非常令人惊喜!期待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为繁荣中国的科幻文学,增添一份力量。也衷心祝愿他找到自己的文学之路,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丰满,更强大。

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