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寺院内的一个还算干净的房间,门窗也都破败了,屋里有一张木床,铺着稻草。

李涵躺在**,杜秋娘摸了摸他的头:江王殿下还在发烧,你们帮着照看吧……

旁边有几个太医,一个太医说:可是杜先生,我们这里没药了,都用完了!

杜秋娘沉思着说:那些药本也没用,我要遍访良医,用民间良方来治好他!

一个偏僻的穷山村,路边草棚下躺着一些病人,但情况尚好。杜秋娘风尘地仆仆地走来,见此情景,难以置信,连忙拉住一个大娘问:大娘,瘟疫还没染到你们这儿?

大娘欣慰地说:嗨,大伙儿也染上了!但我们村有个好郎中,他能治。

杜秋娘大喜,忙说:太好了!快,你带我去见他!

大娘带着杜秋娘来到一户农家,一个老年男性躺在**,病得很重。一个憔悴妇人带着一群饥饿的孩子。一个郎中把药方交给妇人说,你就按这方子去煎药。妇人流泪说,我家穷成这样,哪有钱买药?杜秋娘忙说,大姐,我给你钱,快去买药吧!

她掏出一锭银子交给妇人,妇人感激地拉着孩子想给她跪下,杜秋娘忙拉她起来,见郎中有些疑惑,便诚恳地说,城里和宫中的疫情都很严重,此事牵涉到江山社稷,大唐的安危,大夫既有良方,还请不吝赐教!郎中忙说,医者理应悬壶济世,我看先生慷慨解囊,也是个好人,我这偏方乃祖上留下,就送给你吧!他从妇人手里取过药方,交给杜秋娘。杜秋娘又惊又喜,感激地说,我替皇室天家,民间百姓,谢谢大夫!

杜秋娘抓了药回到寺庙,李涵仍是昏迷不醒。她急忙煎好药,又喂李涵吃下去。众太医期待地望着李涵,过了一阵,见他神情稍有起色,一个老太医便急忙去把李涵的脉,稍倾,他惊喜地说:哎呀真奇妙!殿下的脉象已好了许多,再无性命之忧!

众太医都欢呼起来,纷纷拍手说:太好了!这下我们都有救了……

杜秋娘这才让他们按那药方去抓药找药,也给其他病人服下。因方子上的药并不稀缺,很快就凑齐了。次日清晨,服药后的人病情都有缓解。杜牧和宋申锡走来,看了很惊讶,一打听,才知又是杜秋娘创造的奇迹。他们连忙赶到李涵的房间,见他仍躺在**,但已清醒过来,而杜秋娘却伏在他身旁的**睡着了,显然累坏了……

李涵睁开眼睛,看见他们,便推推杜秋娘,叫道:先生,快起来吧!

杜秋娘睁开眼睛看看他,忙说:殿下别说话,再歇会儿!

李涵笑道:本王已经好了。先生,谢谢你两次救了本王,本王定会知恩图报!

杜牧上前笑道:还请江王殿下把身体养好,以后报效国家吧!

李涵望着他们,叹道:如本王这样的庶子,哪有机会报效国家?江山社稷都轮不到我们,今后能把命保住,此生做个太太平平的郡王,便是万幸了!

宋申锡却笑着说:世事难料,江王殿下,这可不一定呢!

杜秋娘却担忧地望着他们二人:哎,你们怎么来了?这寺院可是疫区!

杜牧神秘地说:姐姐,有人不放心你,托我们来看你,怕你也被传染。

宋申锡也说:我和小杜也挺关心姐姐,想来这疫区,帮你做点什么?

杜秋娘苦笑道:我也知道,有人在焦急地等着我,可我眼下却走不了!

她把二人介绍给李涵,后者高兴地说:原来是两个青年才俊。申锡,本王认识你姐妹,也听说过你。杜牧,你的“阿房宫赋”写得真好,本王很喜欢。

杜秋娘也微笑地看着他们三人:你们都是青春年少,大唐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

大地回春,东风送暖,道路两边的树上,已经初绽绿色的嫩芽。

回城路上,杜牧和宋申锡信马由缰,缓缓而行,看着四周的景致感慨万分……

宋申锡情不自禁地开了口:真是新梅初绽最高枝呀!秋娘姐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女子!什么困难都压不垮她,任何艰险她都能战胜……她心里,真是装着家国天下!

杜牧用马鞭指着她,笑道:申锡,你也喜欢秋娘姐吧?否则为何对她如此关心?事事都想着她?今日如不是你怂恿着,说裴大哥挂念秋娘姐,我也不会陪你走一遭!

宋申锡笑道:你对她不也是钦佩加倾慕吗?秋娘姐那样的女子,任何男人喜欢她都很正常!但你我对她的感情,岂能用言语来描述?或者用一个爱字能归纳!

杜牧沉思着说:是啊,就连裴大哥跟她的关系,都进入了另一番境界……

正阳宫的庭院外,花草树木也渐渐返青,过往的宫女太监都摘下了面纱。郭太后摸着捻珠走来,听老太监刘公公诉说了一番,知道是杜秋娘弄到一种稀罕的草药,民间良方,治好了瘟疫,不禁叹道:虽有菩萨保佑,那秋妃也是功不可没!刘公公,快派人把涵儿接回宫中,再给秋妃一些赏赐,就说哀家谢谢他,给皇室保住了一个子孙!

“北司府”内,王守澄也听了属下的报告,得知瘟疫过去,皇室天家都感激杜秋娘,他不禁心想,老天这次又站在杜秋娘那边。好啊,小师妹,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要闯进来!咱家倒要看看,让你走时你不走,如今你再想走,却是不能了!

曲江边上,春意渐浓,阳光明媚,杨柳拂面,游人颇多。裴俊和宋申锡、杜牧闲聊着走来,裴俊折下一根柳枝,感叹地说:春天到了,瘟神也走了,这是好事啊……

宋申锡也感叹地说:但是裴大哥你,却跟秋娘姐错过时机,没能逃出宫去!

杜牧也说:听说神策军加强了看管,秋娘姐再也不能自由进出十六宅。我看呀,都是王守澄在搞鬼!他就不愿裴大哥和秋娘姐美满团圆!

裴俊苦笑道:是老天让我们错过了。难道今生今世,我跟她注定不能在一起?

杜牧见他神色变得凄婉,便说:裴大哥,不如你先走,找个地方安顿下来……

宋申锡接着说:对,我跟小杜再想办法,帮着秋娘姐逃走,去找你!

裴俊望着江对面,深深叹了一口气:只怕又会发生什么事,连我都被绊住。

阳光灿烂,把水面映照得璀璨流光,三个人想起许多往事,不禁心神激**……

这日早朝,唐穆宗坐在皇位上,一个兵部大臣在禀报:陛下,吐蕃集合羌浑,大举进犯,现已入寇陇州,连营数十里!陇中百姓恐慌,将士却坚壁自守,不敢出战迎击。

唐穆宗吃着点心,近乎天真地问:这又奇了,将士为何不敢出击?

大臣说:因那吐蕃凶恶,若有迎战,凡受伤者,皆被他断手挖眼,弃之战场。但若不战,吐藩便沿途烧杀抢劫,奸污妇女,掳掠丁壮,无恶不作!

唐穆宗这才惊惶失措,便问阶下一个大臣:李逢吉,你是宰相,你道该如何?

李逢吉忙说:禀陛下,吐蕃向来凶恶,我西部将士兵弱,断无还击之力呀!

兵部大臣不满地看看他,又说:禀陛下,这吐蕃侵犯,西北战事,不可小觑!只怕云南大食天竺各部落,也趁机起事,与吐蕃响应,骚扰边境,那就麻烦了!

唐穆宗无可奈何地问众臣,可有什么好主意?众臣都纷纷摇头,不敢作声……

裴俊见此情景,愤愤地上前:身为宰相者,遇事无计可施,让天子如何倚重?

李逢吉冷冷地说:天下大事并非尽由本相处理,裴大人有何高招?也请道来。

裴俊胸有成竹地问兵部大臣:吐蕃出兵,多是回纥为后应,此次入侵是否也如此?兵部大臣说,怪了,此次并非如此。裴俊笑道:这说明吐蕃与回纥之间有了嫌隙。李逢吉不悦地问他:裴大人,这是在说吐蕃,你提回纥作什么?裴俊冷笑道:朝廷已无力作战,而回纥却跟吐蕃邻近,吐蕃也惧怕回纥。如我们与回纥结盟,共同抵抗吐蕃,吐蕃闻知,必然退兵,朝廷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穆宗高兴地几乎跳起来,说还有这样的好事?裴爱卿快说,如何结盟?李逢吉也酸酸地说,是啊,先帝曾与回纥结怨,回纥因之多年不朝,其可汗对此心怀疑虑,如何与我们结盟?裴大人只怕在说笑吧?

裴俊从容不迫地说:正因回纥多年不朝,陛下只须派遣使臣,联合回纥,其可汗必然觉得十分荣耀,也会反遣使者,进京拜见,那时双方便好说话了!

唐穆宗如释重负,立刻把这事交给裴俊去办,裴俊便领旨谢恩。

不多日,一队打扮华贵的回纥人骑着马,驮着很多礼物,高高兴兴地进了长安城。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都在议论着:这回纥近日与吐蕃不和,听说要跟朝廷结盟,立刻派人来了!吐蕃听说此事,果然退兵了!哎,还是裴大人的主意好啊……

回纥人所住会馆内,桌案上摆着礼物,裴俊身穿官服,正与一群回纥人谈话。

裴俊笑道:我朝欲与回纥修好,促使吐蕃退兵,此乃破敌致富、国之大计!

一个回纥人说:我们可汗也希望天下承平,故派送我等前来,愿与大唐结盟。

裴俊又说:很好,陛下得知你们愿意会盟立誓,特遣本官来与你们谈判……

另一个回纥人也笑道:我们可汗深感天恩,为表诚意,希望能与唐室结亲。

裴俊深感意外,不禁楞住了:和亲?这……本官须禀报陛下。

正阳宫内,两个太监高举着一幅画,画上的男子魁梧英俊。郭太后看了,点头说,这可汗倒也年少貌端,是个伟丈夫!唐穆宗在旁说,是啊,回纥这边派人进京,那边吐蕃便退兵了!儿臣也知道和亲是惯例,便答应了,却不知派哪个公主去才好?郭太后皱眉说,是啊,哀家也愿和亲,但哀家的女儿,也就是皇儿的姐妹都太小,实在不忍心打发她们去边陲。唐穆宗发愁地说,这可怎么好?和亲事关重大,儿臣无法拒绝啊!

突然,太和公主姗姗地走进来,给他们行礼说:太和拜见陛下,拜见皇嫂!

唐穆宗忙说,皇姑来了,赐座。一个宫女搬来锦橙,郭太后和悦地问太和,此来何事?太和刚坐下,又站起来说,听说回纥派人来,请求和亲?唐穆宗皱眉说,我跟母后正在发愁,不知该让哪位公主嫁给他?郭太后也说,那可汗正值壮年,可是你的皇侄女都太小啊!太和看了看太监举着的画,缓缓说,既如此,那就让太和嫁过去吧!

郭太后和唐穆宗都大感意外,后者忙说:皇姑,这可是你主动要求,挺身而出啊?

太和点点头:是啊,我不也是大唐公主吗?怎么?不合适?

郭太后双手合十,笑道:哎呀阿弥陀佛,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菩萨保佑,这可是一桩好姻缘啊!也是我大唐之福,江山社稷之福,黎民百姓之福呀!

太和感叹地说:若非想到这一点,哪个公主也不肯远嫁外番……

唐穆宗忙说:朕准了!准了!请母后给皇姑准备一套丰盛的嫁妆!

郭太后点点头,又温和地问太和:太和,你情愿远嫁,还有何要求?

太和胸有成竹地说:皇嫂,陛下,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派裴俊去送亲。

郭太后怔了怔:裴俊?太和你跟他……难道,你还没忘了他?

太和但笑不语,神情却很坚定。唐穆宗忙说:朕也听说过裴俊和皇姑的事,皇姑是旧情难忘吧?好啊,这本是裴俊的提议,他是始作蛹者,正该他去送亲,哈哈……

是夜,月央宫的桌案上摆满了奇珍异宝,铁姑姑陪着太和验看,她一一指点着说:这珍珠屏风原是杨国忠府上的,以玳瑁珍珠镶嵌而成,精巧奇妙。这紫绡账得于南海溪洞,是以鲛绡制成,轻薄通透,视之如无物,却寒冬风不能入,盛夏自生清凉……

太和不耐烦地打断她:好了好了,都是些皇家奢糜,没用之物!

铁姑姑惊讶地说:这可是陛下给你的赏赐,太后娘娘给你准备的嫁妆。

太和转身走开,铁姑姑跟上去数叨着:公主殿下,老奴就不明白了!自德宗帝时,咸安公主出番后,我朝再没有公主和亲之事。宪宗帝就是你皇兄,他甚至说过,大唐再也不须用子孙的亲事,来为江山社稷出力了!可是公主殿下,你却怎么远嫁回纥?

太和望着窗外的月色,叹道:是啊,本公主也知道,这一远嫁,或将永不回朝,再也看不见京城的月亮了!但为了这长安城永远太平,本公主又只好离开长安……

铁姑姑眨巴着眼睛:公主殿下说的是什么?老奴怎么听不懂啊?

太和苦笑着:本公主以前也不懂。是那日听宋翰林说了一番话,便自惭形秽,觉得身为大唐公主,竟没为朝廷出过力。如今回纥的可汗来求亲,朝廷正愁没有适龄公主出嫁,本公主不如就索性为国效力,也好求个心中安稳,更兼国泰民安!

铁姑姑叹道:原来如此,但是这回远嫁,公主殿下却要不辞劳苦了!

太和望着窗外,深情地说:只要有他陪同,此一去,哪怕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