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序

丁丁虫

《篡命者》是王迪菲创作的系列科幻小说“玩偶空间”的第二部。两年前,本书的前作《最终身份》出版的时候,承蒙作者和责编的信任,给我寄了一本样书。读完后的第一印象是,作为科幻界的新人,这样一部内容丰富、情节紧凑的处女作,展现了作者王迪菲的不俗潜力。

不过也正由于作者还是刚刚涉足科幻小说创作的新人,因而小说中难免存在某些略显青涩的地方,所以当时我也写了一些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发在豆瓣上。其实发出去的时候,我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有些时候出版方的赠书活动会带有某种潜规则,不希望出现批评性的意见。毕竟出版方赠书是为了推广图书,而像我这样接受赠书的人,不管影响力多么低微,说不定也会因为某种机缘巧合而对销量产生影响,所以这样的态度自然也可以理解。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发出那篇带有批评性的文字之后,作者王迪菲第一个给我留言,对我的意见表达了感谢。这是很让我吃惊的。说实话,我写过不少评分不高的书评,有些时候也会和作者产生互动,但几乎没遇到过作者留言表示感谢的情况。后来我又看了《最终身份》书籍页面上其他书评,在赞美和鼓励性的文字之外,也有一些直面不足的点评,而在这些点评下面,作者也都一一做了认真的回复,字里行间都透出虚心求教的态度。

这样的态度倒是让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因为和创作一部小说相比,点评小说是不必花费什么气力的。作为一个局外人,对小说指手画脚、挑三拣四自然很容易,付出的心力远远比不了作者呕心沥血的创作过程。或许也可能正因为知道创作小说的痛苦与艰难,才选择评论这样一条相对轻松的道路。作为作者来说,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些评价当做过眼云烟不予理会。

所以这一次《篡命者》出版之际,王迪菲找到我代为写一篇序言,让我不安之余又有几分赧颜。虽然不至于说“不计前嫌”,但能邀请一个对前作提出过批评意见的人来给新作品写序言,没有谦虚自省的器量是不可能的。

《篡命者》的进步,也从侧面印证了作者的态度。

如果将《篡命者》当做一部独立的小说来看,也许还会感觉到其中依然存在不够完美的地方。但如果将它和第一部连起来看,就会发现不管是情节设计还是人物塑造,王迪菲的技巧都显得更为成熟。

在第一部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略显青涩的作者,急于把自己心中的设想完全倾倒出来,导致故事节奏显得过于急迫;但在第二部中,我们看到作者有了更多的自信,对于情节的取舍、设想的表达,都有了更为明确的想法。如果说在创作第一部时,作者还显得不知如何去把握读者的喜好;那么在第二部中,作者对于读者的兴趣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因而显得更加游刃有余。这样的进步,当然与作者的谦虚态度不可分割。

所以非常建议将第一部和第二部连起来阅读。而且从故事本身来说,两部作品的关联也比较紧密,第二部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从第一部中延续下来的,如果不了解这些人物在第一部中的故事,那么对于理解第二部可能也会存在实际的困难。

近些年来,科幻产业炙手可热,但究竟有多少繁荣能够落在文学创作上,委实不太好说。科幻图书的出版数量确实在逐年攀升,但论到销量,排在前几位的永远都是那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不少读者虽然说喜欢科幻,但对科幻的了解也仅限于《三体》等寥寥几部作品。前些时候参加《流浪地球2》的访谈节目,尽管所有到场观众都看过电影,但读过原著小说的只有两位。

这些现象,说明科幻产业确实很繁荣,但这繁荣不是科幻小说的繁荣。这可能并不仅仅是科幻类型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小说”这种载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衰退。不是科幻不流行,而是小说不再流行。人们的兴趣点已经从文字转向了影视,转向了短视频,愿意沉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愿意沉下心来创作小说的人当然也更少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唯有真正热爱科幻的作者,才会继续坚持创作科幻小说。也唯有这些作者,才是科幻繁荣的真正希望。无论科幻产业如何花团锦簇,终究都要归结到优秀的作品上。正如没有刘慈欣就不会有《流浪地球》一样,没有优秀的原创作品,所谓的科幻产业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中国科幻的未来,终究还是要依靠甘于边缘化、能够耐住寂寞坚持写作的原创作者。从这一点上说,王迪菲这位上海交大的医学博士,能在繁忙的科研和工作期间坚持写作,并且既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有精巧的故事构思能力,还有谦虚向学的器量,假以时日,必定会成为原创科幻群星中又一颗闪亮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