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康熙的日子的确不好过。他最关心广西局势,那边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倒是明珠府上的我因为熟悉这段历史,比他更掌握情况。当此国乱之际,孔四贞也不敢大意,她每天都对夫君耳提面命,让他效忠大清,替皇上出力。贞格格对皇帝真的好痴心啊!

我们的大词人也密切关注这场战事,皇帝朋友的宝座正面临危机,纳兰盼着他能打赢这一仗。他每天和顾贞观见面,交流战事,但他们都绝口不提吴兆骞。纳兰心里有愧,对此始终放不下,然而朝廷人心惶惶,都忙着跟吴三桂开战,谁还能顾上这事?

可能因为这些原因,公子虽在观灯时认出了我,回来后却没问一声。我又放心又难过,你瞧,小女子就是麻烦,在男人心里没地位,就不平衡了!所幸我懂得这一点:女人既要自恋更要自知,可以自大但更要自持,否则我在明府就呆不住了!

公子也呆不住了,有一天突然跑去找他老爸,要求上战场上前线,参加平三藩的军队,跟吴三桂决一死战!很显然,公子渴望有机会来证明自己,施展自己的文韬武略。可是明珠大老爷哪里舍得?他说你身子骨那么弱,还想去给皇上卖命?纳兰却慷慨激昂,说满人就是在马上得天下,值此危难关头,儿子岂能袖手旁观?明珠便给儿子找了一件可做的事,说那吴三桂到处发“反清檄文”,弄得混淆是非,皇上对此也很烦恼。你文采那么好,不如帮皇上写一篇“讨吴檄文”,发给世人,以正视听!

纳兰立刻两眼放光,说好啊,我赶快去写……

这篇“讨吴檄文”,现在很多资料馆都能查到,哦,错了,是再过三百年后肯定能查到。它写得文采斐然,针锋相对,入木三分,切中要害!说你吴三桂既以恢复明朝宗室为借口,过去大清入关,为何听不到你请立明室后裔为天子的奏请?且更有甚者,天下大定之后,你还为除掉后患,杀死明朝后代而献计献策,难道这也是在为故主效忠?作为人臣,连续为两个王朝效力,结果两个王朝都背叛了,还能说是有道义吗?

据说那一天,康熙兴奋地坐在大殿上,听纳兰大声宣读这“讨吴檄文”,众臣纷纷点头,赞叹不已,明珠也是面有得色,望着儿子好开心啊!

接着康熙又发了一道诏书,通告全国,向世人宣布:他与吴三桂誓不两立,希望朝廷内外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振我军威,诛灭敌寇!

同样为了振奋人心,康熙又要给太皇太后过生日。本来孝庄考虑到吴三桂战乱刚起,人心惶惶,不让孙儿给自己做这个生日。但康熙说大乱更该大孝,坚持给皇祖母过生日,并且降谕礼部,要给太皇太后举行满洲筵宴大礼。这是满族传统习俗中最为隆重的庆典,康熙还要亲自为皇祖母跳满族特有的“蟒式舞”,叫做“亲舞称觞”。

即使我熟悉那段历史,我也是事后才知道,杨起隆正是选定这一天在宫中放火举事,刺杀康熙。这一招确实很毒辣,朱三太子收买了一批太监,又派了几个得力手下,在头一天晚上就悄悄进宫,在那几个太监的安排下,藏进隐蔽的太和殿内,准备躲藏到次日傍晚,待康熙和孝庄等人酒热歌酣之后,再行下手……

我并不知道冯子剑,哦,就是观灯时救了我的英俊小生,他是杨起隆手下的人,也不知道他那晚要刺杀康熙,但我喜欢凑热闹,就磨着公子,让他带我进宫去观礼。

公子这才皱起眉头问我:那天晚上,你在街上到底惹了什么麻烦?好像你遇到了什么人?又有一个人救了你?他是谁呀?

哎呀,原来人家在这儿等着我呢!我只好半真半假地撒了些谎,说什么有人调戏我,又有人救了我,但我并不知道他是谁?这话也算实情,从那以后,我虽然经常想着英俊小生,甚至幻想过在街头碰见他,但他却人间蒸发了!

公子是个诚实人,相信所有的人也都如他一样诚实,便相信了我,还答应带我进宫。但我发现他心不在焉,甚至有些悲痛决绝,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我们的惠表姐那天晚上要临产了!聪明的皇帝把当天晚上的宫中值守,交给了他所信任的一等侍卫,同时又告知他,自己就要当爹地的消息,我们的公子怎能不悲愤交加?他想去看一眼心上人,当晚也无法脱身啊!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人家还是皇帝!

那天晚上,慈宁宫外搭了一座高台,处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康熙大办宴席,给孝庄庆寿。我混在一群侍卫中,终于看见了这个传说中精明能干、心狠手辣、隐藏在三代清王朝背后的第一女人。她这时还不太老,长得奇瘦无比,好像风一吹就能刮倒。她高兴地坐在正中宝座上,康熙坐在她身边,亲王、大臣、阿哥、格格、还有后妃们全都齐集,分坐在两旁,端敏也在其中,人人都穿着盛装,喜气洋洋。

稍倾,站在一旁的梁九公高声喊道:吉辰已到,鸣放鞭炮,点燃烟花!

刹时间,鞭炮齐鸣,烟花升空,五彩缤纷,壮丽辉煌……

台上的孝庄看了感动不已,她身边的康熙也很高兴。

梁九公又喊道:圣上恭进匾额!

几个太监抬着一块大匾走上前来,匾上写着“宫中尧舜”四个大字。

孝庄高兴地望着康熙,众人都听见她说:孙儿,你真是抬举我了!

康熙也笑道:区区几个字,怎能表达孙儿对皇玛嬷的感激与爱戴之情?

孝庄爱抚地对康熙说:这真是你送给我的最好寿礼!

真正的寿礼还在后面,由一群群小太监抬上来,那是亲王、大臣、阿哥、格格、还有后妃们,献给太皇太后的贵重寿礼,孝庄只看一眼,便让人抬下去,完全无动于衷,一副享惯福的模样。但这场宫中最大的全民娱乐秀,她再不耐烦也得坚持下去。

最后是梁九公上前叫道:圣上亲舞,蟒式称觞!

台上台下的人听了,都大为震惊,面面相觑:什么?皇上要亲舞称觞?

欢快的舞曲已经奏响,康熙下座和着音乐,在高台前跳起了激越的满族传统舞——“蟒式舞”。舞了一阵,他又端着一个大酒杯上台,用舞蹈语言向孝庄劝酒祝寿。

梁九公说:圣上口喻:蟒式舞乃满洲筵宴之大礼,隆重欢庆之盛典,向来皆诸王大臣舞之。今太皇太后万寿大庆,朕亲舞称觞,以表贺意……

亲王、大臣、后妃们睁大了眼睛,都在惊讶和感叹,又纷纷议论着:真是不敢相信呀!帝王起舞,纯属罕见,皇上孝顺,举世无双……

我看了也很感动。这个皇帝男生真是用心良苦,千古罕见!如果放在当代,除了电视和网络,恐怕找不到比这更大的互动平台,来展示一个年青人的孝心了!

这时我与公子还有几个侍卫,正守在不远处的灯火阑珊处,远望着这场盛况空前的宴会。我发现公子有些心神不宁,就问他是为什么?

公子叹了一口气:今晚惠儿她、她就要临产了!刚才我听说,太皇太后让太医和产婆都赶快过去……我心里确实放不下,也想去看一看!

我连忙小声说:那你就去吧,这儿有我顶着呢!

他看了看我没说话,显然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很难过,只好朝夜空吐出一口恶气。唉,这场盛宴终将过去,就像过眼云烟,但一个女人在他心中的形象却永远不会凋谢!当然我也有拼死一秀的权利,只要让他回过头,给我一个眼神,我就虽败犹荣了!

我正想着如何剑走偏锋,把纳兰的心思拉到我身上?突然曹寅走过来,纳兰连忙拉住他:子清,你来得正好!今晚当值吗?

曹寅笑道:不当值,我正要来看看热闹!

纳兰悄悄说:哎,你能不能替我守卫一会儿?我有事,去去就来……

曹寅盯着他看了看:是为了她?那怎么行?你又在给我出难题!

纳兰连忙说:好兄弟,求求你了!我一会儿就回来,不会有人知道!

曹寅不耐烦地挥挥手:好吧好吧,快去快回啊!

纳兰忙说:子清,谢谢你……

我也连忙跟他走开,觉得曹小子的眼光灼热了我的背影。这时我们还不知道,太和殿外窜出了几条黑影,他们手拿火折子,只等时辰一到,就要在四处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