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买书局的任务

可张秀才那边,除了一些启蒙文章之外,根本没有别的书籍,就算想给孩子们看,也是无能为力。

而除了张秀才,整个高家村竟然找不出第二个有书的地方,这让李远不禁开始感慨,文化普及的重要性。

犹豫片刻,李远决定要去县城里进货。

所以,他立刻将任务安排了下去。

刚起床的高德胜听到元君的任务,放下手里的柳条,胡乱的漱了两口,赶紧跑向了学堂。

一到学堂,他就找到张秀才,开口说道:“张秀才,你和县城里书局的掌柜熟不熟?”

张秀才并不知道高德胜的来意,听他这么问,一边脸上露出了疑惑,一边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熟应该还算得上挺熟的,之前经常去书局里蹭书,被掌柜赶出来过好几次。”

“既然你认识那就好办了,你现在去一趟县城,把整个书局买下来。”

张秀才闻言,顿时目瞪口呆,有一些难以置信的反问道:“你说什么?把整个书局买下来?!”

对方一张口就要买下整个书局,张秀才还怀疑自己是听错了。

确认了好几遍,高德胜这才笑着开口解释道:“元君觉得,现在村子里的书太少,孩子们平常也没什么看的,所以想把书局买下,把书都运过来,以后也能从别的地方买书,亦或者咱们以后自己印刷了书籍,也可以卖到别的地方去。”

其实买下书局,并不是李远一时间头脑发热的决定,而是因为他觉得,拥有一个书局,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少他能通过这个书局,了解眼下整个县城之外的世界。

在这个边陲小城,能和外界沟通的,除了驿站的书信,也只有那些传播记载了别人思想的书籍了。

而且以后李远如果真的要传播思想,拥有一家书局,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思想传播出去。

这下子张秀才明白了,在明白的同时,也忍不住暗自咋舌。

他以前穷困潦倒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去书局巨里面看书,都要小心谨慎,一不留神就会被赶出来。

但眼下来高家村才多久?竟然要回去将整个书局收购,真此一时彼一时。

不过就在张秀才乐呵呵的打算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高德胜上下打量了一番,又忍不住摇摇头。

“你平常应该也不缺功劳,为何不给自己换两身好点的衣裳?你来村子这么久了,还穿着这件有补丁的衣服。”

高德胜的话,让张秀才顿时脸红。

在平常孤身一人,能有一个地方住,每天吃的饱饭,就已经很满足了,哪里还注意得到自己身上穿的什么衣服?

所以此刻被高德胜一提醒,立刻反应了过来。

穿着这一身衣服的确不怎么合适,毕竟他这一身打扮一看就不是一个有钱人,想去买书局,怎么也得是一个家财万贯的有钱人吧?

所以,两个人顿时开始拾掇了起来,先是换了一身新的衣服,崭新的面料里塞满了软白的棉花,让张秀才整个人的面貌顿时变得不同了起来,似乎腰杆都变直了不少。

而后又把胡须刮干净,头发梳的一根不乱,喊上三五个村民充当家丁,顿时一位有钱的大老爷新鲜出炉。

随后高德胜便拿出一包银子,递给了张秀才。

这沉甸甸的一大包银子,差点把张秀才压垮,他尴尬一笑,有些感慨的说道:“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咱们村,银子恐怕是最没用的东西了,吃穿不愁,就算想花银子平常也没地方花。”

这些银子,都是梁世安之前为了凑齐粮食,听了高德胜的毒计,从县城里的各个大户那里诓骗而来。

那一条毒计,看似帮梁世安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最赚的还是高家村。

毕竟只用了一点粮食,就换到一大笔金银,还收获了一帮人的感激,所以高德胜此刻说起银子时的表情,既得意又自豪

银子到位,这一行人已经没有了别的破绽,而且因为认识书局老板,高德胜还给张秀才编了一个故事。

说张秀才之所以发迹,是因为在私塾做先生,被老爷赏识因此获得了一大笔银子,由此一下子变成人上人,在想着买一个书局,继续为东家效力。

这一番准备,时间也过去了一个多时辰,高家村彻底清醒了过来,然后开始变得热闹。

而李远也召集了王家村之人,并且告诉他们,如果想回家的也可以回家,因为他计划修一条通往王家村的水泥路。

此话一出,王家村的人都开始欢呼起来。

毕竟故土难离,他们虽然不想回去,但如果能和赵家村之人一样,日出而作,去到原本自己的田地里耕种,日落而息,回到高家村生活,那对他们而言,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只不过这一次,李远不打算亲自动手修一条水泥路了,他总不能再去要一次水泥,又谎称自己家里墙皮脱落吧?

以后伴随着视线扩大,各个村子,甚至其他县城也迟早会映入他的眼帘,难不成他每一次都要去自修水泥路?

倒不如从现在开始,组建高家村自己的施工队,让他们自己学会修水泥路,以后自然能够连通各个地区,无论到哪里都能畅通无阻。

所以李远买了相关的材料,然后打算教高家村的人修路。

先是百度了一下,如何混泥浆,然后李远将从网上买到的水泥沙子,还有一些其他的材料,都投放到了造景箱之中。

一袋水泥价格不贵,但却足以让造景箱之中的小人们,用上许久还用不完。

耐心的将过程讲解给村民们听,很快就有一个胆大心细的男人站出来,说自己学会了。

这人乃是俘虏中的一员,自我介绍叫做王涛,将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复述了一遍,便当着众人的面开始和水泥。

他的步骤虽然谈不上有多么的完美,但也没有太大的错误,毕竟这件事本质上也没什么困难的,所以很快一份合格的泥浆就出现在众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