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方孝孺

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算计,可在面对朱棣的时候,李恒还是忍不住的心虚,在后世演不好最多没饭吃,而这次要是演砸了,那是会死人的,而且是死全家。

“现在知道害怕了?”李景隆将儿子拉起来,忍不住开口道。

李恒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如果你愿意听我的,咱们完全可以在家舒舒服服的待着,何至于此。

“至少命保住了,咱们家也算安稳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哼,逆子。”李景隆不知道说什么,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

老爹对这个结果不满意,李恒也不在意,反正他很满意。不用被圈禁至死,能好好活着,已经很不错了。

皇宫大内。

朱棣回到皇宫转头吩咐道:“把纪纲找来。”

“是,皇上。”太监答应了一声,转身去找人了。

时间不长,纪纲从外面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说道:“皇上。”

“永乐是不是反贼的年号?”朱棣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地把玩着说道。

“回皇上,永乐却是反贼的年号。”纪纲低头说道:“李恒没说谎,他说的是真的。”

刚从李恒那回来,朱棣就让纪纲去查永乐年号是否是反贼方腊的年号了,这都有明确记载,非常好查。

略微停顿了片刻,朱棣抿了一口茶笑道:“朕是不是太仁慈了?他们才敢如此糊弄朕?”

纪纲跪在地上头更低了,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他们是想让朕丢人一世,甚至把人丢到史书上去啊!”朱棣缓缓地说道:“把王景带来。”

“是,陛下。”纪纲转身去找人了。

王景来得很快。

“臣王景参见皇上。”撩起衣袍跪在地上,王景大声地说道。

“王景,你想学方孝儒为朱允炆尽忠?”朱棣眼睛微眯着问道。

王景面色极为淡然地道:“臣不知陛下为何这么说?”

朱棣轻笑说道:“你给朕上了一个反贼的年号,还要来问朕吗?”

“许是忙的忘弄错了?”王景抬起头说道:“臣失察,请陛下治罪。”

嘴上说着有罪,但轻描淡写的态度根本不当回事的样子。

看着王景的态度,朱棣顿时怒从心气,这些该死的文臣,自己清理掉方孝孺这些大官之后给王景他们这批人升官进爵,结果这群人就这么对自己?

方孝孺他们宁死不从,这些人倒是从了,但是居然和自己玩阴的,让自己无形中成为反贼!

心中怒火中烧,朱棣表面上却非常平静,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道:“把方孝儒带上来。”

“是,皇上。”纪纲答应了一声转身去带人了。

没过多久,方孝儒就被拎了上来。

朱棣看了一眼方孝儒笑着道:“你为朕写登位诏书,朕给你官复原职,如何?”

“呸,”方孝孺大笑着说道,“你休想,我乃是建文帝的臣子,岂能屈身事贼?”

朱棣转头对王景说道:“王爱卿,他如此冥顽不灵,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王景连忙抬起头说道:“回皇上,臣以为罢去他所有官职,将他发配回乡里,永不续用也就是了。”

朱棣冷笑道:“朕觉得应该诛九族。”

“别说是诛九族,你就是诛了我的十族又怎么样?”方孝如插嘴道。

“皇上,万万不可。”王景脸色大变说道:“绝不可诛方孝孺十族诛十族,此乃亘古未有,陛下开此先河,必然会留下残暴的名声。”

“何况治天下,当以仁为本,皇上如此杀戮臣子,实在不是仁义之为,请皇上三思而行。”

“声名于我何加焉?”朱棣一脸不屑的说道。

永乐这个反贼的名号是这群文官给上的,他都成反贼了,能有什么好名声?结果刀架在这群人脖子上的时候让他追求好名声?这群文官,真什么话都让他们给说了。

“如果皇上非要一意孤行,请恕臣不能在皇上身边侍奉,请皇上看在陈老迈的份上,允臣告老还乡。”王景趴在地上,态度坚决的说道。

朱棣大笑着道:“学方孝儒?朕成全你,来人,王景献反贼年号于朕,罪大恶极,十恶不赦,满门抄斩。”

“方孝孺,不忠不义,诛十族。”

纪纲一哆嗦,陛下动怒了,屠刀一旦举起来,怕是没那么容易放下。

纪纲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地说道:“臣领旨,来人。”

外面的锦衣卫冲了进来,拉着两个人就要往外走。

“既然都不愿意给朕当臣子,那就都去死吧!”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太监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里面捧着一份奏疏,恭恭敬敬地说道:“皇上,李景隆之子李恒上了奏疏。”

“拿来。”朱棣压着怒意轻描淡写地说道。

奏疏呈了上来,朱棣翻看了一遍之后,大笑着说道:“想走?好啊!”

转头对纪纲吩咐道:“方孝儒和王景先压着,有人要和他们一起上路。”

奏疏的内容并不复杂,是辞行奏疏。皇上让我们父子去守灵,我们父子已经准备好了,是不是可以出发了?

朱棣冷笑着说道:“将李恒带来。”

“是。”太监答应一声跑去宣旨了。

另一处。

李景隆一脸不快地埋怨道:“我们才刚到家,为什么这么快上奏要走?皇帝要是真让咱们走了怎么办?”

“那不正好。”李恒笑得说道。

李景隆瞪着李恒说道:“怎么能真的去守灵?守灵多苦,我不想去。南京如此繁华,在此享乐不好嘛?”

“爹,”李恒坐起身子说道,“你不会真觉得我们的伎俩能瞒得过皇上吧?一旦皇上发现我们骗他,那可是欺君之罪,到时候得满门抄斩。”

“现在皇上刚进南京,各种事情太多,根本顾不上我们,趁这个时候不走,等到他回过神来我们都得死。”

李恒的假装忠臣计策其实漏洞很大,说伏击朱棣,那需要数千甚至数万兵卒啊,这些人在哪?只要随便一调查就知道这些伏兵根本不存在,这不就意味着伏杀是假的?他们父子说的也是假的?

李景隆依旧不甘心地说道:“这么一走,这辈子就回不来了啊!”

“爹,不会的。”李恒摇着头说道:“你想想,你是谁?你是大明战神,虽然没打过当今皇上,可文功武略不输于他人,朝廷早晚会有用的那一天。”

“在守灵之地待上一段时间,皇上说不定会亲自去请你,你想想那个时候是何等的重用,何等的风光,总比现在贴上去要好吧?”

沉思了片刻,李景隆的眼睛越来越亮。

想象的那种场景,李景隆缓缓的点头说道:“儿子,你说的对,老百姓都说上赶子不是买卖,我要等皇上来请我,就像当年姜太公钓鱼一样。”

李恒对着父亲竖了一个大拇指说道:“父亲说得太对了,再说了,守灵也不一定会有多苦,怎么也不会缺吃少喝的,等到将来回来,咱们一样享福。”

“对对对。”李景隆满意地点头道。

看着李景隆同意一起走,李恒很开心,一点不介意把对方当成儿子一样哄。

哐当!

父子二人气氛刚融洽,门就从外面被推开了。

“李恒,圣上召见。”纪纲压着腰刀,一脸凝重的说道。

“我爹呢?”李恒迟疑地问道。

“只召见你一个人。”纪纲面无表情地说道。

“不知……”李恒想继续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却被纪纲打断了。

“哪那么多废话,赶快走。”纪纲压着刀说道。

李恒果断闭嘴,跟着纪纲一起来到了皇宫。

“李恒,你献言有功,守灵就不用去了,朕封你个官,你就留在南京为朕办事如何?”朱棣手中敲打着李恒的奏折,微笑着说道。

李恒下意识的就想拒绝,他真不想在京城呆,他想离开这,可话没出口就被他给咽回去了,因为朱棣在笑,李恒却觉得冷,全身都冷。

大殿里面的气氛一片肃杀,这是封赏的气氛?转头看了一眼被压着方孝儒和王景,李恒心里咯噔一下子。

完了,出事了。

自己的奏疏怕是撞枪口上了。

李恒心里很紧张,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

虽然不知道方孝儒有没有真的被诛十族,可最少也是一个满门抄斩,他现在就方孝孺不到三丈的位置上,如果处理不好那是什么下场?

“皇上要封我做官,那当然好!”李恒连忙说道:“不过太祖夸我自小就聪明,能做大官,所以皇上要给我一个大官,起码是尚书侍郎这种,小官臣是不喜欢做的。”

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先顺着朱棣来吧,朱棣想给他一个官做,那他就先答应着。但是也不能真的答应,因为他害怕东窗事发,此刻最好还是先离开南京。

所以他才说这种话,让朱棣没办法答应,毕竟他一个十几岁的人就做尚书侍郎,这可能吗?

方孝儒抬起头不屑地说道:“朱棣,看见了吗,你身边的都是什么货色?玩弄话术,明着答应你,其实让你无法答应,哈哈哈,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办!有本事你就给他一个尚书侍郎。”

原本听到李恒答应做官,朱棣还是很开心的,毕竟此刻的朱棣,其实很需要认同感,需要有人向这群文官证明,他这个皇帝,有人愿意效忠。

可是当朱棣听到方孝儒的话之后,顿时脸色变得阴沉起来,这小家伙糊弄他?这群文官糊弄他,给他上反贼年号,李恒竟然也糊弄他。

李恒顿时怒视方孝孺,我只是想活下去,我也没害人,我做错什么?这老家伙难道不知道,你这句话就会让我全家几十口陪葬嘛?

你特么自身难保,就要拉我一起死是吧,活该你被诛十族!

方孝孺的话杀伤力太强了,让朱棣需要的认同感落空。

李恒生怕朱棣发怒,到时候他一家人都要死。

方孝孺你不仁,别怪我不义。

李恒忍不住大声地说道:“皇上一定是因为方孝儒这腐儒才不高兴吧?我有办法对付他,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你有办法?”原本准备下令将李恒一起拉出去砍了的朱棣,忽然话锋一转。

“臣有本法!”李恒直接换了自称,让朱棣找到认同感。

“这种人就是读书读傻了的腐儒,杀他是没用的。他这种腐儒一心一意想要名流清史,诛他十族,只会称了他的心意,让他名留青史。”

朱棣点点头,觉得有道理:“你继续说。”

“所以对付这种人,最好额办法不是杀戮,而是坏他的名声!当然直接说他不忠不义没有用,皇上只需要昭告天下,给他升官,说他有功于靖难,甚至皇上可以将他列为靖难第一功臣,拿出一些他当初通风报信,替陛下潜伏朱允炆身前的证据,到时候方孝孺就遗臭万年了。”

“奸佞之徒,竟然栽赃陷害!”方孝儒忽然挣扎了起来,大声地呵斥道:“不当人子。”

李恒心里不屑,我又没招惹你,你非要多嘴,现在你想青史留名了?你在想屁吃。你想拉我垫背,我就让你生不如死。

“李恒,你个奸臣,你不得好死。”方孝孺大骂李恒。

李恒根本不搭理方孝孺,他懒得跟死人废话。

“对了,陛下,此事之后方孝孺一定会自缢以证清白,所以不能让他和外人接触,即便他自缢,也得说他看到陛下靖难成功后欣慰而亡,还要给他追封,说他为靖难呕心沥血!”

朱棣大笑,指着李恒说道:“过于阴损了一些吧?”

“兵者诡道也。”李恒低着头说道:“有用就是好办法,哪有什么阴损?”

你不仁我不义,就看谁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