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奏折

“王爷,”李恒转过头对朱高煦笑着道,“对我家的家产是否感兴趣?”

朱高煦面露苦笑摇头道:“你真打算卖?”

李恒点了点头说道:“人家既然说了,自然要给人家一个交代,何况皇上在看着,也要给皇上一个交代。”

“本王可以买一些,”朱高煦想了想说道:“以后你想要了,随时拿回去。”

李恒点了点头道:“谢王爷。”

态度很诚恳。

朱高煦摆了摆手说道:“你也不必如此,本王看你是个人才,不忍心罢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恒除了难民的事情,便和父亲在家里面盘点起了自家的产业,整理过之后便开始公开售卖。

李家公开售卖家产,一下子冲上了京城的头条,大街小巷都在议论。

原本大家还在观望,后来传出有人用市价七成的价格,在李家买了一百亩地,很多人一下子就坐不住,一窝蜂一样地涌到了李家。

都察院。

“大人稍稍动动手指,李家便惶惶不可终日,现在已经开始变卖家产了。”张文道一脸赞叹地说道:“陈大人不愧为陈大人,我等楷模啊!”

陈瑛抬着抬手说道:“这算什么?好戏还在后头。”

“大人的意思是?”赵林楚在旁边恭恭敬敬地问道。

“你们别忘了,李恒的身上还有差事,他要赈济城北的难民,还要安抚城中的百姓,都是不好处理的事。”陈瑛冷笑着地说道:“无论李恒做事有多妥帖,其中也必然会有人不满。咱们找到他们,李恒的罪名也就来了,到时候参他一本,保准他吃不了兜着走。”

赵林楚赞赏地说道:“陈大人高明啊?”

摇了摇头,陈瑛一脸倨傲地说:“这算得了什么?只要做事就会有错,世上本就不存在完人,也不存在完美的事,我们盯住他就可以了。”

“大人之言,真乃至理。”张文道点了点头说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大人深得官场三味啊!”

“此道弹劾人,何愁不胜?”赵林楚也在旁边说道:“必然是无往而不利啊!”

三个人对视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李家。

有些疲倦地打了一个哈欠,随手将手中的相册扔在桌子上,李恒对面前的账房开口说道:“行了,我都看过了,全部都是入库吧!”

“是,公子。”账房低头答应了一声躬身道。

“高阳郡王到!”

随着一声呼喊,朱高煦大啦啦的走了进来,见到一脸疲倦的李恒,笑着道:“看你的样子,忙得差不多了?”

李恒在这点头说道:“已经变卖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不太好出手,也只能低价处理了。”

“你这些日子似乎不太好过啊!”朱高煦揶揄着说道。

李恒苦笑着摇头,日子能好过就怪了,自己处理的可不光是自己父子的财产,而是李氏一族的财产,这里面牵扯到的人和事就多了。

不说别人,单说自己的二叔李增枝。

一大家子全都反对,兢兢业业攒下的家业凭什么就这么卖了?一群女人还是哭天抹泪的,搞得李恒一个头两个大。

最终还是搬出了那份奏疏,李增枝连唬带吓,这才老实。

虽然表面上不反抗了,可私底下李家的族人对李景隆父子都很不满意,甚至有人觉得李家有今天,全都是因为李景隆父子。

当初你要不和皇上打仗,李家能有今天?要不是你得罪了皇上,李家何必惶惶不可终日?何必贩卖自己家的家业?

乍一听似乎有道理,李恒却嗤之以鼻。

如果不是李景隆得到了建文皇帝的重用,你们能攒下这么多的家产?李景隆受到重用之时,你们风风光光的时候,怎么没人说这种话?

“安抚一下就好了。”朱高煦摇了摇头说道:“他们会理解的。”

“要是不理解呢?”李恒抬起头说道。

“那还不简单?”朱高煦冷哼了一声,面对不屑地说道:“不理解就用拳头跟他们说话,你们的父子是李家当家的长房,他们不服气,想干什么?”

李恒笑了,朱高煦这么说倒也没毛病,这个时代的宗族权力很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恒卖家产的事才能推行下去。

“接下来你要做?”朱高煦在旁边问道。

“整理好了自己家,收回了拳头,当然要打出去。”李恒冷声说道。

“你可别乱来。”朱高煦一脸严肃的说道:“那些人现在上蹿下跳的,能别惹就别惹,真出了事不好办。”

“人家按照规矩来,咱也不能坏了规矩啊!”李恒笑着咪眯地说道:“最近忙着偷闲,整理了一下思路,写了一份奏疏,还请王爷斧正。”

朱高煦有些不明所以,还是把奏疏接了过来。打开了以后,朱高煦的脸色就变得有些怪异了起来。

奏折开篇,李恒大拍马屁,不是拍朱棣的,而是拍都察院。

主旨就是都察院是大明的言路,监察天下,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在这次李佳的事情当中,他们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不是他们,自己根本没发现问题,更不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对他们大夸特夸之后,李恒在后面又表示了感谢,感谢他们帮自己家找到了问题,让自己能够及时改正。

中篇,李恒详细地论证了言路的重要性。

表面上看很公正严谨,实际上李恒偏了一个点,那就是皇上的耳目是闭塞的,皇上听到的都是别人想让皇上听到的,这绝不行。

看到这里,朱高煦的脸色就有一些迟疑了。

对于自己的父皇,朱高煦自然是了解的,而且有很清晰的认知,他非常非常不喜欢别人欺骗自己,或者私下隐瞒一些东西。

现在造反起家,那就更是如此了。生怕别人图谋不轨,尤其是父皇恢复了已经被废除的锦衣卫,朱高煦就更明白了。

李恒的这些论述,一下子戳到了朱棣的痛点。

皇上是没有安全感的,尤其像朱棣这样的皇上,疑心病更重,所以他就用了锦衣卫,而到了朱瞻基做皇上之时,除了锦衣卫又重用了东厂。

锦衣卫和东厂贯穿了整个大明朝,有后世的经验,李恒当然知道该怎么写。

后篇,李恒你直接图穷匕见,向朱棣进献了一份建言:建立奏折制度。

大明朝只有奏疏,没有奏折,表面上看,二者都是向皇帝奏事的,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奏折始创于清顺治年间,以后被普遍采用,在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一直使用到清朝灭亡,历时两百余年。

相比较于奏疏,奏折放宽了使用者的范围。

从当朝官员到地方官员,甚至是地方上退休的官员,全都可以向皇上写奏折,使皇上的消息来源大大增加。

奏折比奏疏要更有私密性,免去中间环节,直达御前,皇上能够迅速地看到,迅速地批复,大大提升了行政效率。

同时,因为奏折是秘密进行的,各官员之间谁也不知道谁写了什么,大臣之间会互相告密,这也就使得皇帝的耳目遍布京城内外。

朝野上下的事情无论巨细,皇上都能够从奏折中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