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经济的繁荣

乾隆时期,清王朝发展到了它的顶峰,中国几千年的专制皇朝也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到处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明朝崇祯时期,全国耕地最大面积是783.7万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据不完全统计,耕地面积即已达到这个数字。到嘉庆十七年(1802年),又增加了7.77万顷。人口方面,顺治末年,全国人口统计还不到2000万,而乾隆末年则达到了3亿。国家赋税收入,顺治末年,国家发征银2150万两,粮640多万石;到乾隆末年,发征银达2990多万两,粮食达

830多万石。

早先,粮食主要产地是东南的江浙地区,雍正、乾隆时期,“苏湖(今太湖地区)熟,天下足”的局面,已被“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所代替。湖南、四川、江西、湖北这些省份,亩产高时可达五六石甚至七石。长江以南,两季稻已开始普遍有了。北方的河北、天津地区,也成了鱼米之乡。一向人烟稀少的川、陕、楚交界处的南方老林地区,以及浙江、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成千上万的流民进入,开荒种粮,整个粮食

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粮食生产的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增加了。江苏的苏、松、宁地区,浙江的湖州地区,到处桑树成荫,葱郁一片。棉花在宋元时从海南岛传入江南,到清乾隆年间,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以及河南孟县、内县,河北保定地区,到处都是棉田。烟草在崇祯年间种于江浙一带,康熙末年,北方已普遍种植,乾隆时期,人们已开始普遍吸用;山东济宁城六家烟铺,总有工人四千多名。

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增产,又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南京的缎机有三万台,它们一般都由132个部件构成,所牵引的经线,一般都达到九千多根,多的甚至达到近二万根。杭州的丝织品有丝锦、剪绒、绫、罗、纱、绢、绸、丝等许多品种,松江的棉织也有扣布、稀布、飞花布、梭布、斜纹布、药斑布、紫花布、剪绒毯等繁多品种。陶瓷业,乾隆时期,瓷都景德镇大小十多平方公里,匠工几十万,瓷窑二三百座。窑内分工也更加精细,有淘土、拉坯等十五六个工序,技艺更加精湛。矿业方面,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已有了13处(不含偷采的),云南产铜,每年多达四万余斤;广东的铁炉,高者一丈七八尺,每炉每昼夜可出铁12次,每次出铁三百多斤。四川的盐井,雍正八年(1730年)增至5939眼,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更是发展到8307眼,井深达几十丈,甚至几百丈,

盐厂的分工也更精细。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更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乾隆时期,出现了经营汇兑、存款、信贷的票号商,这些票商具有巨额资金。此外,最富的商人,还有盐商和行商,行商垄断的资金多达几千万两。

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谚语,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当时,苏州城的人口已不下50万,加上郊区超过了一百万余。阊门之外,踹坊就有四五百处;盘门、葑门等处,也是万家灯火。南京,乾隆时也发展到了四五十万人,灯影里的秦淮河,桨声不断,歌舞升平,茶楼酒馆,欢声不绝。广州,当时被称作“金山珠海,天子南库”。在这里,已有几十个单位与外国贸易,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朝对西方国家的贸易,已超出二百四十多万两。乾隆年间,长江河岸的无锡、镇江和汉口被人誉为“布码头”“银码头”和“船码头”。当时,汉口已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至于北京,那就更是全国贸易中心了,安定门外的“外馆”、城内御河西岸的“里馆”,随

时迎送着全国各地的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