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康熙皇帝成功之谜

康熙帝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把大清帝国建成了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有、文化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大帝国。那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康熙大帝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康熙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伟大的政治家。

他为什么能取得上述巨大成功呢?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生好学不倦

过人的功业,必须要有过人的思想;而过人的思想,必须要有过人的学习,一生好学不倦是康熙开创大业的条件之一。

康熙8岁丧父,10岁又丧母,两年之间,父母双亡,无疑这是人生幼年最大的不幸,然而人生常是这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既使人痛苦,也使人奋进,幼年的不幸,激励了康熙奋发学习、自立自强的精神。

康熙身上有着三种血统、三种文化和三种品格。他的父亲是满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亲是汉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诲,又向苏麻喇姑(孝庄贴身侍女)学习蒙古语,向满洲师傅学习骑射,向汉族师傅学习儒家文化。康熙的勇武和奋进,受到满洲文化的影响;高远与大度,得益于蒙古文化的熏陶;仁爱与韬略,来自汉族儒学营养;他后来的开放与求新,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熏染。可以说,康熙帝吸收了中华多民族的、西方多国家的、悠久而又先进的、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营养,这为他展现帝王才气,实现宏图大业,奠定了基础。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学帝王,他5岁入书房读书,昼夜苦读,不论寒暑,甚至废寝忘食。他继位后,更是勤奋学习,甚至过劳咯血,他读书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国平天下。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释卷,他喜爱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劲头,更是令人动容,1698年巴黎出版的白晋著《中国皇帝康熙传》中有过以

下记述:

康熙带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西方科学,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同我们在一起,白天和晚上还要用更多的时间自学。他不喜欢娇生惯养和游手好闲,常常是起早贪黑。尽管我们谨慎地早早就来到宫中,但他还是经常在我们到达之前就准备好了,他急于向我们请教一些他已经做过的一些习题,或者是向我们提出一些新问题。

有时他亲自用几何方法测量距离,测量山的高度和池塘的宽度,他自

老年康熙像

己定位,查看各种仪器,精确地计算,然后他再让别人测量距离,当他看到他计算的结果和别人测量的数据相符合时,他就十分高兴。

康熙就是这样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活学活用,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少见的了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学精神的学习型皇帝。

(二)勤慎理政

康熙处理军国大政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勤”,另一个是

“慎”。

康熙一生勤政,他认为“勤政实为君之大本,怠荒实亡国之病源”,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大多怠政。万历帝和天启帝都是有名的怠政庸君,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导致南北两京缺尚书、侍郎14员,大学士病请假,内阁大门白天紧闭,尚书虚悬,无人理事,中枢机构瘫痪。天启帝也一样,整天不理朝政,却迷恋上了木工活,刀凿斧锯,玩得津津有味,这样没有责任感的皇帝执政,国家如何不衰败?

康熙汲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勤政理事,每天都要亲自主持御前朝廷会议,即听政,最初主要在乾清门听政,后来听政的地点经常变化,有时在中南海瀛台勤政殿、畅春园澹宁居、避暑山庄澹泊殿等。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六部九卿等官员,会议都有记录,听政的时间,一般在早上八点左右,所以又称“早朝”。康熙从亲政之日起,到去世之前,除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之外,无论严寒酷暑,几乎是没有一天不听政的。

康熙理政不仅“勤”,而且“慎”。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总要反复调查,慎重决策。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治河,大臣们发生意见分歧,经过调查、辩论、验证等,从正月初十日开始,到十二月二十七日结束,整整进行了一年,才做出决策,真可谓慎之又慎,请看他治河决策的

全过程:

第一,重视治河。康熙亲政后将三藩、河务、漕运三件大事,书写在

宫中柱子上,以日日提醒。

第二,寻根溯源。比如治理永定河,他巡视北京通州河堤,随驾的有皇太子、皇四子、皇五子、皇十四子等,他命诸皇子分钉木桩,学用仪盘,亲自检测仪器,记录测量。

第三,任用能臣,康熙任用治河名臣靳辅和陈潢,治河大成。

第四,御前辩论,每一治河方案,都要在御前辩论,即让不同意见的

双方各申己见,互相驳难。

第五,集思广益,争论的双方各有各的理由,没有达成共识时,康熙又命乡里临河的在京官员,书写己见,上报朝廷。

第六,会议裁决,康熙听了各方面的意见,便在九卿会议上裁决。

第七,实践验证,方案定了之后,在执行过程中,康熙还要数次派人去视察河工,检验朝廷辩论意见孰对孰错。

第八,改正错误,若发现方案错了,就马上进行改正。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出康熙是一位治政十分严谨的明君。

(三)严格教育子孙

康熙对子孙的教育特别认真,也特别严格。康熙对皇子的教育,首先为成龙,次之为襄(助)政,第三为领兵,第四为务学,第五为书画。

由此,康熙帝为皇子皇孙制定了严格的教育制度。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学习时间,“刻至书房,先习满洲、蒙古文毕,然后习汉书。师傅入直,率以卯刻。幼稚课简,午前即退直。迟退者,至未正二刻,或至申刻。”休假日,“惟元旦免直入,除夕饭前一日巳刻,准散直。”即是说,一年之中,休假只有元

旦一天和其前两个半天。

康熙亲自为皇子们选定师傅,皇子老师中的汉人老师,都是一代名儒,主要教授儒家经典,满人师傅称谙达,内谙达教授满文和蒙古文,外

谙达教授弓箭骑射技艺。

康熙对子孙的教育,除了上学,还包括言传身教,让子孙参加祭祀、打猎、巡幸、出征等。康熙三十二年(1693),康熙帝患病,便命皇太子代理政事,康熙帝病愈后,又命皇太子协助处理一般政务和旗务,对其他皇子常委以重任,既对其加强锻炼,又对其进行考察。

康熙对各皇子还注重因材施教。法国科学家白晋在写给法王路易十四的信中说,康熙亲自给皇三子胤祉讲解几何学,并培养其科学才能。后又让胤祉等向意大利传教士德理格学习律历知识。后来胤祉成为康熙朝的一位杰出学者,主持纂修了《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等。

康熙教育子孙,是他为君之道中的重要内容。康熙的继承者雍正、乾隆都很杰出,康熙的皇子中,没有不学无术的庸人,也没有胡作非为的纨绔,他们都有一定素养,一技之长,这是之所以出现“康乾盛世”的主要

原因。

(四)对臣民仁爱宽宥

康熙继承了儒家为政“仁爱”的理念,并在施政过程中加以实践,他身后谥号为“仁皇帝”,这个“仁”字,正是他一生为人、行政的显

著特点。

康熙屡次申令停止圈占土地,又免除钱粮达545次之多,银1.5亿两,他赈灾、设义仓,关心民众疾苦。有一次康熙到塞外视察,发现一个人僵卧在路旁,他亲自询问,知道这个人叫王四海,是个佣工,在回家路上,因为饥饿,躺下起不来了。康熙立即下令给他喂热粥,等王四海苏醒后,又将他带到行宫,给他盘缠,送他回家。

康熙仁政的又一个特点是实行宽刑政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全国秋决(处死刑)的犯人尚不足40人。

康熙仁政的第三个措施是惩办贪官,表彰清官。清官是康熙帝的一面旗帜,当时最著名的清官于成龙,有个绰号叫“于青菜”,就是因为他虽贵为封疆大吏,却常年不吃肉,只吃青菜。

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斋石)人,先任广西罗城县知县,当时已经45岁。罗城县位于万山之中,历经战乱,没有城郭,遍地荒草,县衙是茅屋3间,居民仅有600家。于成龙到任后,鼓励耕种,设养济院,宽免徭役,兴建学宫,县境大治,史书说他“居罗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于成龙升任合州知州,前往赴任时,百姓倾城出动,痛哭号泣相送,有一位瞎子,不肯离去,于成龙问他为什么不走,他回答说:“我想您路上盘缠不够,我会算卦,可以沿途赚点钱,以备不足之用。”于成龙很感动,就把他留下来。后来途中钱果然花光了,于成龙多亏瞎子赚些算命钱才补充路费到了合州,在合州,有政绩,又迁黄风。黄风社会治安很乱,他装成乞丐,深入罪犯巢穴,日夜杂处,探明实情,一举端掉贼窝,后来又升为福建布政使。当时清军平定三藩之乱,军中有掠良民子女为奴的现象,于成龙集资赎出被掠妇女放还。在任两江总督期间,他勤奉俭约,每天就是粗米、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人于是称他为“于青菜”。他死后,将军、都统、官吏、友人到他家中一看,家里只有竹筐里粗糙纺织品制作的一身袍子和床头几罐食盐、豆豉而已。为追悼于成龙,市民罢市,聚哭致哀。百姓家挂他的画像祭祀。康熙曾说:“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

龙为天下廉吏第一。”

点 评

康熙的父辈本来已经给他打下了一个很完整的华夏江山,他8岁即位,14岁亲政,年纪小小的一个孩子,按常理来说,他坐享其成就够了。

但是,胸怀大志的少年天子,好学不倦,勤于国事,革旧图新,重整山河,开创出了“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使自己从一个继承者变成了创业者,历史将永远仰望这位英明的圣主、雄才大

康熙像略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