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郭子仪威名退强敌

打仗不在兵多,在将谋;克敌不在将广,在帅勇。

安禄山起兵反唐,率20万大军从范阳出发,虎视中原,破洛阳,闯潼关,把唐玄宗李隆基赶上了入蜀的道路,也终结了他的统治。正在大唐江山飘摇欲坠的时候,从唐王朝的军营之中走出了一位扭转乾坤的大将军,他顶着叛军凌厉的攻势,收复了一片片沦陷的土地。在收复旧都长安战役开始之前,唐玄宗之子肃宗充满期待地对他说:“朝廷兴衰成败,就在此一战了,朕将一家老小的性命就托付给你了。”他慷慨表示:“此战不胜,臣提头来见!”这位大将就是郭子仪。

郭子仪(679—781)是唐代中叶的著名将领。唐天元年间他以武举登第。天宝十三年(754)任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北)太守与朔方(今陕西北部)节度兵马使。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涿州)起兵反唐,玄宗以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今宁夏灵武南)郡军太守,担任朔方节度使,诏命率本部军马东讨安史叛军,很快收复云中马邑(今山西朔州)、东陉(今河北属地)等十余郡,随后被加封为御史大夫。郭子仪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安史叛军第一次占领洛阳和长安以后,是郭子仪领兵收复了这两座城池。可是后来在邺郡城围攻安庆绪的战役中,由于天公不作美,刮起大风,几十万唐军溃散,战斗因此失利。唐肃宗听信谗言,降罪于郭子仪,罢免了他的职务。郭子仪只好在家闲着,并且把自己的亲信兵将也遣散了。

代宗李豫(原名李俶)从他父亲肃宗手中接过大唐江山之后,唐朝已经转为衰败之国,周围一些小国开始窥视中原这块宝地。唐王朝当时已经走上衰退的道路,仅以人口上的减少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天宝年间,全国有900多万户,到代宗广德二年(764),全国仅剩290多万户,减少了约三分之二。

代宗广德元年(763),由吐蕃等少数民族组成的20万大军进攻唐大震关(今陕西陇县以西),边关告急,而把持朝政的宦官程元振竟不向皇上禀报。入侵大军攻破大震关,一路深入内地。随后,泾州(今陕西泾川)刺史高晖也投降吐蕃,为他们当向导,加快了少数民族联军的进攻速度。一路**,逼近京都长安。

代宗皇帝得到消息时,敌军早已深入内地,朝中又一时找不到可以退敌的强将,这时有人建议起用被宦官程元振和鱼朝恩进谗言解职在家的郭子仪,并认为只有他能解长安之困。郭子仪不计前嫌,爽快地接受了朝廷的职务,并且说:“天下有难,匹夫有责,更何况我乃前朝老将呢?”代宗任命他为副元帅,组织抵抗,又命令各镇节度使到京师救助。各镇节度使接到命令,都按兵不动。唐朝后期看似全国统一,其实很多兵马已经调遣不动,只要这些节度使不造反闹事就是唐王朝的万幸了。

老将郭子仪奉诏上任,但朝廷却没有给他任何兵马,他没有因此退却,而是利用往日的威名积极召集将士,先找了20多名旧部下,这20多人又到处招兵买马。各州县官府闻听郭子仪复出带兵,都感觉有了主心骨,纷纷赶来。一战成名的前朝名将节度使白孝德也在判官段秀实的说服下,起兵抗敌,短短的时间,郭子仪便组织起一支大军。

以吐蕃为首的各族入侵联军,听说郭子仪为帅带兵抗击,吓得连忙放弃长安,退回青海去了。这次长安之危,仅凭借郭子仪的威名便得到解除,使皇帝和大臣们更加认识到郭子仪的非凡价值。

广德二年(764),大将仆固怀恩对朝廷愤恨,他曾经领兵讨伐过史朝义的叛乱,仗着自己立过大功,不听朝廷的调遣。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他召集吐蕃和回纥军队一共好几万人作乱,没想到半路上就病死了,这两支少数民族的军队把长安北面的泾阳包围了起来,下一步准备进攻长安。在这个危急时刻,代宗自然又派老将郭子仪为帅,带兵抗敌。

郭子仪率军驻在泾阳(在长安以北)抗敌,当时他仅有一万兵马,而联军有十万多兵马。吐蕃与回纥分驻两座大营,将泾阳城包围。

郭子仪分析,以自己区区一万人去与十万人斗,就算是全军覆没,也难以取胜。在这种情况下,硬拼是下下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他们退兵才是此时的良策。于是,他派副将李光瓒出城到回纥营中,对回纥大帅药葛罗说:“我家主帅郭令公派我来见大帅,让我转告大帅,请不要忘记当年并肩战斗的情谊,早日退兵为好。”药葛罗大帅说:“郭元帅早就去世了,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休想骗我!”李光瓒说:“我指天发誓,郭令公仍健在,绝不敢骗你。”药葛罗还是不信,说:“如果郭元帅还健在,能够让他跟我见一面吗?”“这个……”李光瓒不知该如何回答,表示回去请示后再予以答复。

李光瓒回来后,如实向郭子仪报告。郭子仪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诸将怕其中有诈,而他却说:“现在敌我力量悬殊,硬拼肯定吃亏。凭我当年与回纥的交情,去见见药葛罗也无妨。假如回纥退兵,剩下吐蕃就容易对付了。”

诸将想不出别的办法,就建议郭子仪率五百骑兵跟随护卫以防不测。

郭子仪不同意这种做法,说:“敌人十万大军,我带五百骑兵又有什么用?如真有不测,这五百骑兵不过是杯水车薪啊!只带几名随从就足够了。”

郭子仪虽然当时年事已高,但依然威武,他跨上战马,让大家不要担心,如果天黑之前没有回来,就不用等了。正在这时,他儿子兵马使郭唏闻讯前来,拽住马缰阻止道:“父亲大人,回纥军队如虎狼之师,您作为元帅,岂能冒生死之危深入虎狼之中?”郭子仪骑在马背上指责道:“如果两军交战,我们父子俩都会战死。我们战死不足惜,可身后就是京都长安,那时国家也就危险了。我去见药葛罗,以理服他,或许能转危为安。

只有如此,才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郭唏见父亲如此坚决,无言以对,只得眼睁睁看着父亲在五名骑兵陪同下向敌营走去。

郭子仪大义凛然地骑着马走进回纥大营,哨兵以为是普通的送信使者,并未在意。这时,郭子仪身边一随从大喊:“大唐元帅郭令公来啦!”哨兵闻听,惊恐万分,急忙报告主帅。

大帅药葛罗拿着弓箭,带领酋长们骑马在营前列队迎候,只见唐军来了六骑,下了马,扔掉兵器,徒步而来,为首的银发白须者,正是69岁的老将军郭子仪。

药葛罗一眼认出郭子仪,惊喜地对众将军说:“果然是郭元帅来啦!”于是带头跳下马叩拜。

郭子仪拉着药葛罗的手,首先问候回纥可汗身体可好,然后指责道:“回纥以往对唐有大功,唐对回纥也有厚报。可如今为何要负盟入侵呢?

助叛臣造反,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我挺身而来,就交由你处置了。”

药葛罗忙解释说:“都怪仆固怀恩骗我,他说唐朝皇帝已经晏驾,令公也被害死,我才同意来。现在听说皇上还在长安,又亲眼见到令公,才知道上了当。仆固怀恩已经病死,也算天诛,我哪能再与令公交战呢?”

郭子仪听罢,暗暗高兴,觉得退兵有望,又说:“吐蕃不顾前朝之亲(即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尺带珠丹),蚕食大唐边境,烧杀抢掠。现在他们抢去的财物用车都装不下,抢去的牛羊满山遍野。如果你能帮助打败吐蕃,这些财物、牛羊全归你们了,请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药葛罗欣然应允,说:“我受仆固怀恩之骗,已经对不住令公。今天我一定助令公击退吐蕃以谢罪。”药葛罗让部下拿出酒,众将陪着郭子仪举杯共饮。郭子仪几杯酒下肚,发了毒誓:“有负此约者,身亡阵前,家族绝灭!”药葛罗也重复一遍郭子仪说过的誓言,于是众人齐声欢呼,气氛热烈而友好。药葛罗当即决定,派酋长石耶奈等六人到长安朝见代宗皇帝,以示友好。

吐蕃统帅得到回纥与唐军和好要共同对付吐蕃的消息后,慌忙连夜撤退。就这样,郭子仪仅凭一张嘴,又一次说退了十万大军。

郭子仪并未就此罢休,而是派大将白元光率领骑兵配合回纥药葛罗大军追击吐蕃军,追到灵台西原一带,双方展开激战,歼灭吐蕃一万余人,夺回吐蕃掠去的唐朝子民,接着在泾州又打了一仗,吐蕃再败,退至边境以外。

仆固怀恩的部队也参与了吐蕃的入侵。仆固怀恩原为郭子仪旧部,他现在已死,其部下听说老将军郭子仪又带兵当元帅了,都纷纷来投。就这样,一次万分危急的内外勾结入侵,被郭子仪平息下去。

德宗即位后,赐郭子仪号尚父。建中二年(781)六月郭子仪去世,享年85岁。为了纪念这位功臣,德宗特下令加高郭子仪的坟墓,谥号“忠武”,和代宗之灵共同祭祀。郭子仪的一生,为了唐朝社稷,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点 评

在唐王朝的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著名将领,也正是这些著名将领一次次化解了唐朝的危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唐时期的郭子仪。

在民间,关于郭子仪的传说很多,说他是唐王朝的“救命将军”“单骑将军”等等,从而也反映出了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他在平定“安史之乱”时立下大功,并且是其中决定胜负的主要将领,几次重要的战役几乎全是他一手指挥的。后来遭宦官陷害,告老还乡。

郭子仪不单单是一个著名将领,在当时的各方军队,对他的威名早已万分敬仰,甚至可以说,他的名气就是唐王朝这两次克敌的制胜法宝。

在当时藩镇割据的大形势下,郭子仪比任何一个节度使都有实力和能力,可以独霸一方。在退却强敌之后,他没有像其他立了战功的将领那样,向朝廷要兵要地,而是从此不问政事,显示出他的一腔忠义之情。

相关链接

郭子仪小传

郭子仪(697—781),中唐著名将领,唐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子仪出生于中层官吏家庭,天宝初年通过武举考试走上政治舞台。

天宝八年(749),为横塞野军使,天宝十三年(754),为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西)太守与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

天宝十四年(755),在唐平安史之乱中,任朔方节度使,由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东征,出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攻取静边军(今山西右玉),进围云中(今山西大同),攻克马邑(今山西朔州),开东陉关(今代县东北)。天宝十五年(756),率兵应援河东节度副使李光弼,由井陉(今河北井陉)进入河北,至常山(今河北正定)与李光弼合兵十余万,连败安禄山同党史思明于九门(今河北藁城西北)、沙河(今大沙河流经新乐、行唐附近河段)等地。进至恒阳(今河北曲阳),采取深沟高垒,敌来则守,敌去则追,昼扬兵、夜袭营的战法,使史军疲惫后出战恒阳东嘉山,大败史思明及其援军,俘斩四万余人,收复河北十余郡,切断安史判军后方交通,牵制其西进,使河北战局出现转机。他是扭转当时战局的重要人物,在几次最危难的时刻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郭子仪很有政治主见,曾提出削减冗官、选贤任能和轻徭薄赋的主张,并注意与少数民族修好,善待回纥,以取得其对唐的支持。在唐朝末年,正是由于回纥的帮助,唐朝才得以平定黄巢带领的农民起义。他历事四朝帝王,勤于职守,对巩固唐朝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