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贾南风与八王之乱
晋惠帝无能力治理国家,王朝的大权自然旁落,引来了他人的窥视。
在这些企图夺取王朝最高权力的人中就有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贾南风是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贾南风的母亲是贾充的次妻,叫郭槐,非常凶悍妒忌。郭槐生有二女,长女名南风,次女名午。贾南风又矮又黑,性格继承了郭槐的凶悍妒忌。贾午却是个灵秀的姑娘,历史上还留下了关于贾午的一段爱情故事。
贾午人小鬼大,她私自爱上了相府中的青年官吏韩寿,为表爱慕,就把家里的香料偷偷地赠送给了韩寿。韩寿也喜欢贾午,得了心上人的信物,就天天带在身上,结果浑身香气四溢,引得同僚们议论纷纷。贾充知道后,就传韩寿来见,一闻到他身上的香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贾午送给韩寿的这种香料是西域的贡品,晋武帝除六宫外,只赐给了贾充。贾充于是就回家向侍婢查问,这才确定了女儿的私情。贾充为掩饰家丑,于是就招韩寿为婿。韩寿偷香的典故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贾南风则在15岁时,就成了才13岁的太子司马衷的妃子。其实,晋武帝原本看中的是司空卫瓘的女儿。在西河鲜卑作乱时,晋武帝想让贾充挂帅。贾充担心离开洛阳后自己的地位将会不保,就设法把贾南风嫁给了司马衷。这样一来,晋武帝就不好硬让亲家公去远征了。贾南风能成为太子妃,一方面有父亲的权势地位做靠山,另一方面与其母亲郭槐的积极活动有相当大的关系。郭槐通过贿赂宫女的方法,向武帝杨皇后说情,将贾女说成了一个虽然貌丑,却才德兼备的人。杨皇后听信了谣言,就以“女子尚德不尚色”为理由,终于说服了武帝,选贾南风为太子妃。
前边说过,司马衷能当上皇帝,和晋武帝测试他时贾南风帮忙作答有很大关系。当时,权臣卫瓘极力反对让司马衷为帝,一是司马衷确实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二是因为卫瓘不愿意看到贾家的势力继续壮大。晋武帝也对太子的才能有些不放心,就派人持一封封着几件有待解决的疑难之事的密函给太子。太子无法回答,就去问贾妃。贾妃忙派侍婢到相府找了位师爷来回复。师爷写完后,贾妃又把给事张泓叫来商议。张泓看完师爷代拟的回复后说:“太子不读书,圣上心里明白。这答复中引了许多经义典故,一看就知道是别人代拟的。真是查究下来,弄个水落石出,任何人也摆脱不了干系。不如直率陈词,纯用口语答复,兴许能免除圣上的怀疑。”贾妃听后,当即请张泓用太子的口气草拟了一个回答,然后要太子抄写一遍,交内侍带进宫去了。晋武帝看了回答后,是否真的被欺瞒不得而知,但他确实从此打消了废去太子的想法。
贾南风确实是一个非常凶悍残忍的女人。贾南风成为太子妃后,太子宫中的妃嫔都不敢亲近太子。如果宫人怀了孕,贾南风就把孕妇叫来,令人用戟戳死。而且她还曾亲手杀死过数人,令人毛骨悚然。
司马衷即位后,贾南风立为皇后。起初,皇权控制在杨太后和其父外戚杨骏手中。晋武帝临死的时候,他们乘晋武帝昏迷之际,伪造遗诏,授杨骏为太尉,兼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把朝政大权攫取到了自己手里。贾皇后对权势有着极强的渴求,她不甘心权力掌握在他人手中。司马衷即位一年后,贾南风勾结殿中中郎孟欢、李肇等人,召年轻气盛的楚王司马玮入京,告称杨骏谋反。随后,贾南风胁迫晋惠帝下令,派东安公司马繇带兵包围了杨骏的府第,将杨骏当即杀死,杨骏的亲信数千人也一并被杀。影响中国历史近三百年的“八王之乱”由此开始。为斩草除根,贾南风还将杨太后废为庶人,杨太后的母亲庞氏也被连坐。杨太后为救母亲,她剪发叩头,向贾南风乞求。贾南风毫不理会,促令行刑,将庞氏枭首宫门。而年仅34岁的杨太后则被幽禁于金墉城,因不供给饮食,被活活饿死。
剪除了杨氏的势力后,贾南风一边开始巩固自己的地位,一边设法消除司马家族的力量。她大力提拔亲属为官,作为自己的拱卫。堂兄贾模被越级提升为侍中,表舅郭彰担任右卫。地位上升最快的是贾谧。贾谧原名韩谧,是贾午与韩寿生的儿子。贾充无子,便把韩谧过继为孙儿,改名贾谧。所以,贾谧以贾家继承人的身份,格外受宠,历任散骑常侍、后军将军、侍中等官职,可随意出入禁廷。
贾南风独揽朝政后,生活极为**靡。太医令程据白面长须、身材俊伟,贾南风常常以医病为名召他进宫,留其在宫中伴宿。而贾南风并不以程据一人为满足,她时常派心腹婢媪在京城中物色美貌少年入宫伴宿。为防止丑事泄露,往往在满足了自己的**欲后就将美貌男子杀死。在被骗入宫中伴宿的少年中,只有一洛阳府属下的小吏,因面目韶秀,形似女郎,贾南风格外喜欢他,才让这人活着出了宫。
为了进一步专权,贾南风开始对皇室成员下手。贾南风剪除杨氏时,曾事先与司马亮商量,要司马亮出面清君侧。老成的司马亮没敢答应。于是贾南风就利用司马玮发动了政变。政变成功后,贾南风为借助司马亮的威信,就任司马亮为太宰,录尚书事,总理朝政;升司马玮为卫将军。司马亮为太宰后,贾南风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邀买人心,滥施封赏,封侯拜爵者上千人。同时她又想剥夺司马玮的兵权。贾南风看到两人之间的矛盾,就借刀杀人,先矫诏让司马玮讨杀了司马亮,反过来又指责司马玮擅杀大臣,图谋不轨,派殿中将军王宫杀死了司马玮。
贾南风的专横引起了司马氏诸王的警觉。贾南风掌权七八年,但她并没有一男半女。太子司马遹不是她生的,贾南风怕司马遹长大后自己的地位保不住,便设计骗杀了太子。太子被害,使野心勃勃的赵王司马伦有了机会,他抓住把柄,派禁军校尉齐王司马冏带兵进宫抓获了贾南风,将这位悍后毒死在了金墉城。
司马伦是一个野心大而头脑简单的人。他杀死贾南风后,矫诏命自己为大都督、相国。不久干脆逼惠帝禅位,自己做起了皇帝。这一来,就又给了其他诸王讨伐的口实,公元301年3月,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联合起兵声讨司马伦。司马伦战败被杀,其四个儿子被处死,其党羽大都被夷族三代。这一血战,兵士死者10万,可说是血流成河。
随后,惠帝得以复位,封赏功臣,司马冏为大司马,辅政,司马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司马颙为侍中太尉。西晋司马氏自晋武帝以后,可说是一代不如一代。司马冏当权后,立即大建府第,沉湎酒色,开始追求奢侈享受。于是,长沙王司马乂与司马颙趁机发难,发兵攻打司马冏府,两军在洛阳展开大战,最后司马冏被擒杀,其同党同样被夷三族。
司马颙本是想借司马冏之手杀掉司马乂,然后以乂作为口实声讨司马冏。
可没想到司马乂竟然能顺利得手。于是,司马颙又与司马颖联合起兵,进攻洛阳的司马乂。这一战延续了几个月,兵民战死数万人。就在司马乂坚城血战时,洛阳城中东海王司马越与左卫将军朱默突然哗变,将司马乂逮捕,并出卖给司马颙的将领张方。张方恨司马乂顽强抵抗,将司马乂抓来活活地烧死了。
随后司马越、司马颖、司马颙三王之间继续为夺取最高权力争战不休。先是司马越攻司马颖,为司马颖击败,逃回自己的封地东海。幽州都督王浚趁机作乱,他勾结一部分鲜卑、乌桓骑兵攻打司马颖,司马颖也请匈奴左贤王刘渊助战。战争形势开始升级,局势更加混乱。司马颖毕竟不是王浚的对手,最后战败。司马颖被击败后到处流窜,最后被范阳王司马虓的长史刘舆杀死,朝政落到了司马颙手中。逃回封地的东海王司马越这时再次集结兵力反对司马颙,司马颙失败,为司马越所杀。公元311年,司马越掌权后,毒杀了晋惠帝,立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
八王之乱从公元291年到公元306年,共持续了16年,百姓惨遭**,兵士死亡无数,洛阳、长安两都成为废墟。随后,五胡内迁,西晋离灭亡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