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奇兵入川,蜀汉二世而终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由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生前定下的政策方针,团结内部,但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国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但在蒋琬、费祎死后,姜维执政,又多次对魏用兵,消耗了国力。而且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专擅弄权,结党营私,朝政就这样一天天衰败下去。连姜维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屯田以避祸。这时的蜀国统治基础已大大动摇。

公元262年冬,司马昭看到蜀国朝政腐败、主将不和,后主刘禅更是昏庸无能,于是开始布置准备灭蜀。他认为姜维这样频繁地骚扰边陲,祸患无穷,而且长期的对外战争也使弱小的蜀国资源更加衰竭,百姓也疲惫不堪,灭蜀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朝中大臣大多认为这是不可行的,只有钟会表示赞同。司马昭拒绝了大臣们的劝谏,一心灭蜀,并根据双方力量对比和当地特殊的地理形势制订了详细的伐蜀计划:他认为蜀国总共有士兵九万人,除了防守成都与各地的四万人外,剩下的机动兵力不过五万人。现在如果以一部分兵力把姜维率领的大军羁绊在沓中,使他无暇顾及;主力部队则直指骆谷,通过蜀军力量最薄弱的地带,奔袭汉中,这样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公元263年五月,司马昭在一切准备妥当后,便下令分兵三路大举伐蜀,由邓艾率领三万多人从狄道出发,急速进军甘松、沓中,拖住姜维;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余人从祁山出发,占领武街、桥头,切断姜维的退路;再由钟会统领十万大军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向汉中挺进。大军出发前夕,有人就向司马昭进言:“您派遣钟会率领十余万大军伐蜀,而他却没有亲属妻女留在洛阳为人质,还是派其他人吧。”司马昭笑着说:“这种情况难道我不知道?如今蜀已经失去民心,成了天下的祸害,那里的老百姓已不能安心生产,征服它易如反掌,但大家都没认识到这一点。一个人如果还没有打仗就开始胆怯,就不会有智谋了;没有机智和勇敢却硬要他去打仗,就只会打败仗。而钟会和我的意见相同,派他伐蜀,一定可以成功,你说我不派他派谁呢?至于灭蜀之后,即使发生你所忧虑的那种情况,但他又能有什么作为?如果他想谋反,没有人会支持他的,蜀汉的将军、官吏早已吓破了胆,成不了气候;中原将士由于思念亲人,都想早点回家团聚,是不会跟随他的,因此他这样做只能自取灭亡。

你不用犯愁,但千万也不要再跟别人乱说这种话。”

在邓艾牵制了姜维军队的同时,钟会也急速向汉中进兵。当行进到崇山峻岭的秦岭山区时,由于这里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钟会便派许仪在前面修路搭桥,自己在后面督率大军。有一次过桥的时候,突然桥面上坍塌了一个小洞,钟会乘坐的马碰巧踩在这个小洞里,差点把他摔下来。钟会大怒,下令斩杀许仪。许仪是魏初名将许褚的儿子,钟会竟然一点儿情面都不讲,将士们都很震惊,于是不敢再有轻视之心,无不小心谨慎。由于姜维把重兵都布置在西部,当他得知钟会陈兵于关中,就上表汉主刘禅,请求让张翼、廖化分兵把守阳安关口和阴平的桥头,以防患于未然。

但蜀国奸臣黄皓却听信巫鬼所言,按兵不动,直到魏军出动,才慌慌张张下令让廖化驰援姜维,张翼、董厥奔赴阳安关口,协助外围驻军。张、董两人刚刚到达前线,蜀朝廷又传来命令:让大军都不许抵抗,而是退守到汉城和乐城。这样,钟会率领的军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便轻松地到达了汉中。他命人包围了汉城和乐城。汉、乐二城的蜀军只有五千人,只管守城,并不出战。钟会于是得以出阳关口,他还派人祭祀了诸葛亮墓,然后马不停蹄攻破关城,缴获了大批粮食、装备。而此时的姜维仍旧和邓艾在沓中相持不下,忽然听说钟会已进入汉中,大惊失色,慌忙下令撤军,但被魏将紧紧咬住不放。两军在强川口打了一仗,姜维败走。在回到阴平后,姜维对队伍稍加整顿,准备开赴关城,但还没有到达,前方就传来关城失陷的消息,他只好退到白水,在这里遇见了廖化、张翼、董厥等诸军,然后合兵一块扼守剑阁。

钟会在行军途中发布文告,警告蜀国的将吏士民:“大兵所至,必须投降,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否则后果自负。”大有一举灭蜀的气概!当他领兵进攻剑阁时,遇到了姜维的顽强抵抗。姜维分兵固守险关要塞,钟会攻了很长时间都攻不下来。而且由于后勤运输艰难,军队缺少粮草,钟会不禁有点动摇了,有了撤兵的打算。但如果真这样做的话,恐怕一切伐蜀之举都前功尽弃了。因此邓艾表示坚决反对,他上书建议说:“现在敌人已经遭到沉重打击,我们只能乘胜前进。另外我们可以从阴平出发,从小路经汉德阳亭一路急行到涪县,涪县距离剑阁百里,距离成都三百余里,是敌人的腹地。如果我军的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敌人的腹地,那么剑阁的守军就一定会退兵去救援涪县,我们的军队也就可以从容地经过剑阁;如果剑阁的守敌不去救援涪县,那么敌人在涪县防守我军的兵力也不会很多。兵书上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我军突然袭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攻破涪县是很有可能成功的。”司马昭同意了这个计划。

十月,邓艾率一路精兵进入了蜀军不曾设防的阴平山区。沿途七百里荒无人烟,到处都是悬崖深谷,山峰陡峭,怪石林立。邓艾让人凿山开道,在陡峭的悬崖上修筑栈道、架设桥梁,自己更是身先士卒,与士兵们艰难地爬山越谷。在半路上,粮食快吃光了,全军濒临绝境,但都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邓艾的军队有如神兵天将,突然出现在江油蜀军的面前。江油蜀军守将马邈不战而降。接着,他们又进入连绵一百五十里的左担道继续前行。这段山道极其狭窄,人们在左担道行走时,路上竟不能换肩,左担道由此而得名。蜀将诸葛瞻率兵抵御魏军,进驻涪县后,便不再前进。部下黄崇再三提议应派兵据守险要地形,不可轻易就让魏军进入平原地带,但诸葛瞻固执己见,根本就不听从这个建议。

因此邓艾又没遇到任何抵抗就得以**,很快打垮了诸葛瞻的前锋部队。诸葛瞻败退了一百多里,防守绵竹。于是邓艾派人送信劝降,但诸葛瞻坚决不降,还斩杀了来使。邓艾大怒,下令军队与蜀军决战,最后大破蜀军,杀死了诸葛瞻和尚书张遵等人,并乘势攻下了绵竹。绵竹陷落后,蜀军开始全线溃退,邓艾于是率军进抵雒城。魏军的突然逼近,令蜀国君臣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朝野顿时乱作一团,老百姓听到消息后也纷纷出城避难。懦弱无能的刘禅更是束手无策,经不起光禄大夫谯周的一再劝说,派侍中刘绍捧着蜀天子的玺绶到雒县向邓艾请降。邓艾于是率军进入成都,在军营门前举行了受降仪式。刘禅亲自带领太子、诸王和群臣六十古石头城遗址

多人,各个把自己双手反绑,来到军营前,邓艾手执符节,上前替刘禅等人松绑,表示接受刘禅的投降并宽恕了他的罪过。在军队进城后,邓艾下令士兵不得侵扰掠夺,并安抚百姓,使他们各操旧业,这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很快就受到蜀人的拥护,因而没有出现大的动乱。

曹魏灭蜀,是结束自东汉末年以来分裂局面,重新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步骤。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天下只剩下曹魏和孙吴两足了,而孙吴国势也很衰败,国内矛盾尖锐,统治者更是暴虐成性,离灭亡之日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