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稷下学宫与士阶层的兴起

从春秋到战国,西周的统治体系在不断瓦解,统治者的身份在不断地下移,权力先从天子转移到诸侯,又由诸侯转移到大夫,而在大夫取代诸侯,分割或夺取诸侯土地的时候,大夫门下士的地位也就随之提高。因此在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就是士阶层的崛起。

士是西周贵族中的最低阶层,他们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的官学教育,能文善武,不仅有参与政治的权力,更是国家军队的中坚力量。宗族血缘关系的瓦解,使战国时期士的定义及范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国时期的士成为对有修养、有文化的人的统称。普通人家的子弟,只要通过学习文化,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可以上升为士。如苏秦、张仪、范雎、李斯、宁越等著名的政治家,都是从布衣平民中走出,成为士人的。战国时期各国的最高统治者,为了发展求存,都非常重视拉拢士阶层。所以,战国时期的士不只数量最多,而且品类繁杂,下至鸡鸣狗盗之徒,上至将相,全有士人的身影。

士阶层的发展,思想约束的减少,为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创造了重要的条件,致使在思想界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号称“百家”。在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中,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不同的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褒贬社会现实,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战国七雄中,最重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是秦国,而各家学术思想云集、纷繁交融的地方是齐国。齐桓公为广纳人才,在齐国国都临淄西郊的稷下设置了学宫,这就是稷下学宫。在稷下学宫,齐王“设大夫之号,招至贤人而尊宠之”,吸引了当时各国的学者前往齐国讲学、著述,齐国的稷下便成为了当时影响极大的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如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孟子、荀子、邹衍、淳于髡、慎到、田骈、环渊、接子、尹文等,都曾在稷下讲学。稷下学宫的规模很大,能容纳数千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稷下先生淳于髡死时,为他治丧的诸弟子就多达三千人。在稷下学宫,儒、墨、道、法、黄老、阴阳、明辨、纵横、兵、农等不同学术流派的学者纷纷登台讲学。他们一边著书立说,一边教育弟子,进行着自由的学术讨论。学者们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学说,使稷下学宫成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缩影。

齐国的稷下学宫兴盛于齐威王时,在齐宣王时达到鼎盛,齐湣王时,燕乐毅率六国大军攻破临淄,稷下学宫被迫解散,稷下学者不得不纷纷逃离。当田单复国后,齐襄王重开学宫,使稷下学宫再度复兴。公元前221年,齐王建不战降秦,齐国灭亡,持续了150年左右的稷下学宫也从此消失。尽管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杀死了大批学者,对战国时期的各家学术进行了摧残,但毫无疑问,稷下学宫对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