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华云(三)
第十一章 华云(三)
云红鸾,比起蒋珊珊,看起来面容稚嫩,虽然也算美女,但只能算个美女了,毕竟她才十五岁不到,身高刚刚一米五,还象个学生。她平时也爱和哥哥云罗,师侄女蒋珊珊一起玩闹。
他们三人组在学校里都是名人,长期泡在一起,男女都长得不俗。化成绩都很好,体育成绩更是出类拔萃,性格又开朗大方。特别是云红鸾,学校里很多女生想追云罗,在知道她是云罗的妹妹后,经常会带些好吃的,好玩的来收买她,基本上每次上学都会收到一大堆零食、玩具什么的。
这些东西云红鸾几个孩子也就视为普通,不过罗美娟这个妈妈却每天都喜滋滋地吃着云红鸾带回来的零食。晏紫见到后,不知道什么好!
6月份,云罗和蒋珊珊两个参加了高考,他们知道云瑾当初考到京华理工大学,他们俩也报了这个学校的物理系,还打算将来报考研究生,参加具体的科研工作,以完善云瑾目前已经有了头绪的思路。
云红鸾下半年才高二,得知一直在一起的云罗与蒋珊珊都考上了大学,她现在突然有点提前高考的**。三个孩就剩下她一个人在家,两个去了京华读书,还是有点寂寞的。好在是在家里,有爸爸妈妈在,平时众人也很疼她。
陪哥哥和师侄女拿了录取通知后回家,来到书房,见到云瑾正和晏紫讨论着什么。云红鸾看了一眼云瑾道:“爸爸,我明年跳级到高三好不好?”
云瑾还没话,晏紫就接口:“你呀,还是先读高二吧,明年看情况让不让你直接高考!”
晏紫在孩子面前一向都很有权威的,所以云红鸾“哦”了一声就不再要求跳级。不过她还是忍不住问:“爸爸,你为什么要研究现代科学这些东西呢?妈妈不是你已经达到了现代科学还不能达到的高度了吗?”
云瑾听了,笑着:“正好,红鸾你去把其他人都叫来,我也和你们所有人都为什么!”于是云红鸾跑到外面大叫一声:“老爸要开讲了,你们都过来书房!”
不一会儿,院子里所有人都来到书房,连在这里修行的军人们也一起来了。罗美娟拉着云罗和蒋珊珊两个也嘻嘻哈哈跑过来。她一进来就放开孩子,人跳起来,飞跃到云瑾身前。云瑾连忙伸手把她抱住,她站起来之后顺势坐到云瑾身旁的椅子上。
待所有人都坐下后,云瑾就开始道:“刚才红鸾问我,我如今的修行成就已经超越了现代科学的范畴,为什么还要研究现代科学?想必其他人也有这个想法,我就这个问题,今天为你们仔细一下。”
云瑾清朗的声音开始了仔细讲述:“我们在修行理论里经常:道法自然。然而自然变化无穷,如今我们也处于一个变化的时代。天道运行,必然有其规律,我们修行就是要找出其中的规律,循道而行,顺势而动。”
“无论是何种智慧生命,在发展到一定地步,必然会产生类似于我们现在这样的社会形态。就拿我们人类来,从最初的简单聚居在一起,到氏族部落,然后再到国家雏形,最后形成国家。这种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就是大势,不可逆的大势。”
“我们的先辈求道,其实也讲究顺势而为。象很多流派,譬如道家、儒家等,都在典籍里对如何顺应这种大势做了很多阐述。还在部落时代,明初萌的时候,先贤的学问都集中在求生,求温饱这个基础上,他们学会了引火,开山洞,扎树屋等等,另外还利用图形来记载自己的生存方法,以传承人类最早的生存经验,最后还由此产生了象形字。”
“同样,在这个时期,人类只能算是天地万物中很弱的一群,唯一比其他群体强的,就是人类解放了双手和学会了思考。解放双手,制作各种求生工具,这就是科学的最早萌芽。学会了思考,就是哲学观的萌芽。”
“在经历了种种磨砺后,人类终于壮大,出现了部落联盟这个国家雏形。个体数目多了,原始的科学与哲学都会慢慢发展。一些擅长思考的人,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开始对科学进行发展。另一些擅长思考的人,则开始了思考人生的意义等等哲学问题。”
“科学发展,是生存需要。同样,从亘古以来进化,人类的心灵最深处,因为进化历程的种种磨难,始终有一种难以安宁的浮躁。哲学就是为了安抚这种浮躁,让人活得更为安心。或许某一次的巧遇,某个贤哲在心无旁骛的思考中进入了最深的定境,体悟到天地自然的奥秘,由此诞生了修行法门。”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形式逐渐稳固,然后生存环境更为宽松,贫富差距渐渐加大,诞生了各行各业。不同行业的人,会因为自己的从事的行业,而拥有了不同的思考基础,由此诞生了诸多不同的学问。我们国家,在春秋时期,这些不同的学问衍生出诸子百家。到这个时期,对于天地自然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常的道,有了各行各业自己的解释。”
“其实一直到今天,社会都是如此发展。无论是怎么去理解体悟,还是以身践行,都是顺应了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诸子百家,并不是那么简单对当时的学问进行梳理与总结,诸子先贤们企图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社会变迁的规律,让自己的学问能够顺应这个天地大势。他们都是真正的求道者。”
“到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科学日益昌明,是大势。我们现在学习道家的理论,也应该理解并顺应这个大势。很多修行者都执着于古籍与古训,不做改变,其实就是逆了这个大势,那还谈什么求道?修行日益没落,大抵如此,如果不改变,那就真的会被时代所淘汰。”
众人听到这里,都有些若有所悟,连云老爷子都抚须微微点头。
相对于其他人,云老爷子自然算是一个很守旧的人,但是他百多年来的经历与挫折,如今反而更能接受云瑾的这些。他此时更多的是感叹,自己是真的老了,忘记了先贤为了探索天地自然的真理,不惜身命,前仆后继。反而现在开明时代的人,有些放不开胸怀。
云瑾继续道:“我们的先贤,其实比现在的修行者要开明多了。他们很早就领悟了万物嬗变,要体悟这种变化,并寻找其中的规律,因此有了《易经》的诞生。他们更提出了天人一体的哲学观,天地自然变化,人也要随着变化,否则就是逆了天地大势,最终必然被天地所淘汰!”
“记得我们在封建时代,对于很多科学技术都被斥之为奇技淫巧,封建礼教的掌控者对掌握各种科学技术的人进行打压。而如今,我们科学昌明的时代,如果掌握科学的人对于很多研究传统化的人打压,斥之为伪科学,对很多研究传统哲学观的人进行打压,大家想想,这与封建礼教的做法岂不是如出一辙?这种想法岂不是也要算作封建思想?”
“这么或许有点片面,不过如今的时代,的确会让很多人对我们产生伪科学的想法。首先,真修实证的传统化并不属于现代科学范畴,无法以现代科学来论证;其次,很多人利用一些臆造的传统知识来行骗,造成了社会的反对;再次,国家受到西方哲学里客观世界的学术影响,对于我们这种类似于主观世界的修行行为有所排斥。”
“以上种种,造成了传统化的断层,种种精华也被一起当成糟粕,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一些偏执的封建思想所造成的。排斥科学是封建思想,那排斥真修实证是不是也一样呢?其实,无论是科学,还是我们道家真修实证,最终都是为了探索天地自然的奥秘罢了。”
“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我们修行是为了得到更强大的力量,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其实都是受了诸多野史的影响。修行很多时候被人称为修道,其实是为了求道,去追求力量,追求外物,就已经是走偏了。试想,天地万物,变化无穷,外物岂是你能求得过来的么?你去追求那些,会与原来求道的目的背道而驰,最终坠入轮回而不自知。”
“诸子百家,各个学派的贤哲们何曾有过狭隘的思想。他们互相之间学术交流极为频繁,各家都会与其他学派的人进行交流讨论,历史都有记载。他们所追求的,就是道,而不是所谓的荣耀虚名,这些东西与他们何干?都是后人加上去的!”
“科学与传统化其实也一样,如果双方都能接受对方的一些东西,何愁如今还互相吵闹不休。象我们传统的哲学观,对天地自然认知的传统方法论,是何等超脱的眼光。”
^]百劫红尘 最新章节第十一章 华云(三)网址:html/89/8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