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大道理

长孙皇后轻轻走到他的身边,给空着的杯子添上茶,缓缓道,“因为二郞能听进他人意见。”

“哈哈...”李二大笑几声,“这尘风才思敏捷,伶牙俐齿,朕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反驳。”

长孙皇后点点头,“又一个魏征出现,大唐何愁不兴。”李二抬头看一眼远方,“一个魏征就让人头痛的呀!”

李承乾拉着陆尘风进了房间,关好房门,生气地说道,“先生,我本以为气走李夫子是我的错,听你之言,反倒是我没有错,你都能看出来,阿耶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而阿耶却要教训于我,这是为何?”

“怎么?你还生气?还怨你阿耶?”陆尘风一脸不解地反问。

李承乾一怔,急道,“不敢,我哪敢对怨阿耶,你可不能乱说。”

“那你刚才说的什么意思,你脸上又是什么表情?”

李承乾犹然不愿服气,“那我也是为了你分辩呀!”

“你还不明白李纲夫子为什么生气?也不明白你阿耶为何生气?”陆尘风有些疲惫了,心想,“这李承乾为何后来不受李二宠爱,看来是有原因的呀。”

“你都说了,作为一个储君,或一个男人都应该有独立决断的能力呀。”

陆尘风神情肃穆庄重,点头沉声道:“对,我是这么说过,可也只能我说,你说就不行。

如我当时是李夫子,我都会抽你,而不是向你阿耶告状,就算你阿耶抽你,我都认为没错,反而抽得好。”

李二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长孙皇后,轻轻摇了摇了,又犯了偷听的老毛病。

“为师之道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小兕子因我未写故事于她,她可以疑惑我是骗子,可你的话就间接证明了我是骗子,对与不对?”

“啊....”李承乾从来没有朝这个方向想过这问题,惊得张大嘴巴,不知道如何反驳。

“诚信乃做人之根本,太子又不在我身边,如何断定我没有写呢?李夫子如是说,并不是在骗晋阳公主,而是帮大家坚持起守信二字。

夫子之言,你却下了决断,除了给李夫子难堪之外,你还犯了其它之事,可明白?”

李承乾要本就是下意识回答道,“课堂秩序!”脱口而出之后,他就充满了懊恼后悔。

陆尘风点头沉声道,“对,礼仪规矩,即秩序,儒家之人追求的是一个秩序,世间万物井然有序,规规矩矩,都是前人千辛万苦积累而来,这才搭起为帝国遮风挡雨的治国能人之学堂。

礼仪规矩如同帝国之律法,虽未有它之严格,却地位同等,陛下为何命齐国公重修律法,只因是消除不平之事。

犯律法者都要受到朝廷审判,而犯礼仪规矩者,会受到世人批评或者白眼,你身为太子,当场否定夫子守信之教育,难道李夫子不应该生气吗?

你觉得陛下不应该抽你吗?”

“多谢先生解惑!”李承乾低下头,“可你给阿耶说那些话又是为何?”

陆尘风笑道:“当然不只是为你解脱了,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明知是错,却还要去做,说明你是一个笨人嘛。

而你现在还不明白,把手伸出来,我要行使我太子宾客的权力。”

“你....”

“怎么,不愿意呀,那可不行,说不定那天我的这权力没有了,就不敢打你了,打你就是犯上,死罪,真着现在有权力,打了也白打,如果你能记住当然最好,记不住总有回想起的时候吧。”

李二与长孙皇后对视一眼,只见房里传来‘啪啪’几声响。

“权力是个好东西,如果肆无忌惮地使用权力,百姓就会遭殃了,所以权力这东西,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对付那些贪官,外敌就要不择手段,对付百姓就要慎重。”

李承乾呆若木鸡,这叫什么事,挨顿打还要听出一番大道理来。

李二怔住了,这话不是说给自己听吗?一时之间只觉这天地之间,只有陆尘风成了圣人。

陆尘风微笑道,“礼仪规矩所有人都懂,乡村小童见面都要行礼,这就是夫子的力量,也才有了帝王师学,后来有了科举,却都是贵族统治。

寒门无望,我如今要做的就是广收寒庶,有教无类,提供一个鲤鱼跳龙门的可能性。人性本恶嘛,吃饱肚子就放下碗筷骂娘的人,人世间何其多哉。”

他抬头望向李承乾,“所以我呢,如今在找三个字,打破规矩。”

“我想呀,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以前没有的,后来有了,慢慢形成了规矩,随着时间的转移,很多规矩都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这个时候就要适当打破一些规矩。

可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很多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打破规矩,因为有损他们的利益,比如学堂,比如学寒门之子识字。

有些规矩需要打破,有些规矩不能打破,那么那些能打破,那些不能打破,这就要看哪些规矩阻碍了时代的进步。

当今朝堂被几大贵族把握,如遇到像陛下这样的明君,则无任何问题,如遇到性子软弱的帝君,这朝堂谁说了算呢?

当然贵族也是有能人,但为了防止贵族之间地用朝堂利益来交换自己利益,就要适当允许寒门士子入朝。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谁能保证寒门士子就一定不如贵族呢?总得有人去试试吧。”

“先生是提醒我,将来我即位有可能被贵族架空?”李承乾大惊,急忙问道。

“屁话!”陆尘风生气地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才是你一个储君之想的,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学,多看,多想,多去民间体会百姓疾苦。

当今陛下为何这么圣明,能开创盛世,就是他从小就知道百姓之苦。”

“多谢谢先生教诲!学生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