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盘查
包青站起身,抚平身上的褶皱,看向众人。
“就依沈大人所言,召集衙内所有衙役,我亲自训话。”
“大人英明。”
沈焕生转身向包大人作揖行礼,紧接着就退到他的身后,不抢任何风头,进退有度。
包青瞧了,眼里的赞赏都要溢出来,“沈大人气度非凡,这个案子多亏了你的帮忙,后面可能还会多有叨扰,沈大人可莫要怪罪。”
“大人,哪里的话,能为大人出一份力,尽早抓到真凶,也算安了街坊邻里的心,也是帮了下官自己。”
沈焕生低着头,语气听上去谦逊有礼,但是旁人窥看不得一丝他的神情,根本猜不到他心中有何思量。
包青也没多问,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对他也算是了解一二。
此人颇有城府,对案情的见解很是独特,总能用别样的思维找到突破口,能力不在自己之下,不过好在是友军且重情重义,能托付一二。
不然他也不会冒这般大的风险,让他沈焕生一个平民百姓插手官府的事情。
包青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便向外走去。
官差们也都在外集合好了。
包青双手负在背后,看向众人,“今天给大家伙儿召集过来,就一件事,全城戒严,封闭城内所有的出口,只准进不准出。”
“三人一组,以衙门为中心分散开,一家一户盘查,凡是有点姿色且身上有独特香味的女子,都给本官带回衙内,本官亲自审问。”
“是!”众人齐刷刷的喊道。
见最后一个官差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沈焕生才慢悠悠的走到前面来。
与包青并排而立,“包大人如此行事虽是当下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后果可能会有点棘手。”
包青闻言,侧头看向他,露出一笑。
“沈大人有话但说无妨,我包青非拘小节之辈。”
沈焕生转过身子,面容严谨,语气也认真了不少,“包大人此时兴师动众的搜查那女子,又不说明其中缘由,定会造成城中百姓的恐慌。”
包青沉思片刻,捋了两把胡须,向屋内走去。
“本官明白沈大人心中忧虑,但是此时不搜查,只会给贼人留出逃跑的机会,届时会有更多的百姓受难。”
沈焕生摇摇头,“不仅如此,若是此事被有心之人抓住,很有可能会采取对大人不利的措施,还请大人早日想好对策为好。”
包青心中一惊,面上却半分不显。
思量的如此面面俱到,看来他还是小看了这位年轻的沈大人了。
“本官当初选择做官,就是为了给百姓平不公之事,今又怎能为了官运而退缩。”
“大人的胸怀,下官着实佩服,若是有需要我相助的地方,大人但说无妨。”
两人交谈一番后,沈焕生就回府上了,将自己关在书房中,谁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干什么。
正如沈焕生所想,仅闭城三日,就已经引得城内众人不满,很快满城哗然。
更有甚者,造谣说包青派人在城内大张旗鼓的搜罗美人,是为了一己私欲。
一传十,十传百,百姓对其深信不疑。家里有女儿的,都去衙门找包青天要说法去了。
真相牵扯甚多,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提起一字,否则会打草惊蛇,包青只能关闭府衙大门,继续搜查。
但有些人却觉得这是一个扳倒包青的绝佳机会,便从中作梗,直接在朝堂之上参他一本。
朝堂上。
“启禀圣上,包青假公济私,在城中家家户户搜罗有姿色的女子,搞得民不聊生,还请圣上为百姓主持公道。”一位大臣走出来跪在大殿上说道。
流苏挡住了皇帝的面庞,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能从语气判断他的情绪。
不一会儿,声音就从上方传了过来。“竟有此事,包爱卿何在?”
皇帝话音刚落下,包青就走上前来,跪在大殿之上,“微臣拜见陛下,皇上万安。”
“包爱卿,可有此事啊?”
没有情绪起伏的嗓音,却带着千万斤重的威压,包青低着头,丝毫不敢动弹,规规矩矩回话。
“启禀圣上,确有此事,但也不尽然。”
“何出此言?”
“陛下,臣前几日办了一个案子,是有关赵氏点心铺赵景观的。”
皇上微微抬头思索了一番,“这个案子,朕倒是有所耳闻,不过这案子不是结了吗,凶手不是他的堂弟?和此事又有何关联?”
包青继续进言,“赵玉是凶手这件事还得再做定夺,臣在他家中搜到不少银两,且这些银两大有文章,臣不敢宣扬。”
“朕都有点好奇了,这银两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叫人把缴获的银两带上来,朕好好瞧瞧。”
没过多久,就有两个太监抬着一个小箱子,放在大殿靠前的位置。
“你去打开。”皇帝吩咐身边的近侍。
箱盖打开的一瞬间,朝堂之上议论声此起彼伏。
或许是看的不太真切,皇帝站起身,亲自走到殿中查看。
“还真是奇怪,这里面竟还混有不少官银,看来这朝堂之上还有不少人挺清闲的啊!”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众人在这突如其来的威压下,大气都不敢传一下,统统跪倒在地。
“陛下恕罪,臣等不敢。”
皇帝扫视了眼,跪在地上不敢出声的大臣,突然笑了一下。
“尔等刚刚不还挺心高气傲的站在此地,这时一出事了,竟都焉了?”
大殿上的气氛,瞬间凝固起来,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去触霉头。
皇帝眼神凌厉的扫过每个人,最后转身向皇座走去,经过包青时停了下来。
“包爱卿,勘破此事有功,朝后来御书房觐见,朕有事吩咐。”
“微臣遵旨。”包青将头埋得更低,他知道今日之后,会有更多双的眼睛盯着他的府衙,盯着他犯错。
皇帝坐在龙椅上,大手一挥。
“众爱卿平身吧,朕也没定你们的罪,不必这么早就认错。”
“谢圣上。”
随后,几位将领和大臣说了一些边关和边远百姓需要皇帝出面处理的事情,皇帝应付了几句,就退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