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土地兼并太猖狂

关陇贵族只是单纯的左右朝政,这些门阀贵族只是单纯的勾结牵连么。

不,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只要这么简单就好了,那昌帝完全可以凭借武力来解决,将关陇贵族一网打尽。即便是落得个兔死狗烹的骂名,那也值得。

实际情况却是,这些关陇贵族他们控制着大量的土地,扼住了大昌的经济命脉。大昌国库的税收,都仰仗着他们。

比如说西汉的刘邦,他把土地分给了老百姓,这老百姓干劲就足了吧。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西汉开始着力发展。

然而事实情况呢,过了仅仅三四十年之后,很自然的就出现了土地兼并。大量的土地,开始向着某些人集中。

最一开始,是一些有头脑的勤劳的家伙。一开始大家都是一样的,慢慢的有的人原本有二百亩的土地,结果成了两千亩。

有人有二百亩的土地,渐渐剩下二十亩。然后再有个天灾人祸啥的,手里的土地都卖掉了,没办法怎么办,只能沦为佃农。

而这些佃农能干什么,他们只能沦为大地主阶层的奴隶。而且这种阶级固化是可以延续的,地主永远都是地主,佃农一辈子都难有翻身之日。

这种结果延续个一两百年,最后整个王朝不堪重负,进而分崩离析。这几乎是每个封建王朝最终的归宿,分崩离析之后天下大乱。

然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贫富阶层再重新洗牌重新分配,当一个王朝又开始重复以上过程的时候,几百年之后又是一个轮回。

几乎整个封建王朝,都是这样的定律。只有极少数的王朝,是出自于别的原因。

这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阶层,他们有了土地有了钱有了地位,他们会干什么呢。

这些大地主会在政治上寻找他的代理人,昌帝,就是关陇贵族们的代理人。说的难听一点,昌帝甚至于都只是他们的打工仔。

这叫什么,这叫经济权利向政治权利在渗透。然后政治再向经济渗透,从而绑架整个国家。

这是极其可怕的,当权利被经济绑架后。这些权贵阶层。就会出现豪强地主和权利掌控经济。

后来汉武帝就强行的开始处置这些大地主,汉武帝是谁,击溃匈奴的雄主。汉武帝一武力治国,他有这个能力。

而到了汉成帝就不行了,汉成帝时期这些门阀贵族们就已经根深蒂固。那些豪强地主开始圈养家丁,这些家丁动辄成百上千人。甚至于长安有个豪强家的家丁打死了人,县官派人前去缉拿。

结果呢,县官手下的官兵还不如人家家丁多。几千个家丁护着,县令也无可奈何。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这是真实记载在历史上的事件,在西汉末期地主权利已经和政治挂钩。使得政治已经不能为百姓服务,从而成为了权贵阶层的代表的时候,这个国家也就亡国不远了。

昌帝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他虽然说不清楚具体原因,可是内心非常清楚。这些关陇贵族必须打压,必要的时候能够铲除最好。

当然铲除是不太可能了,这些关陇贵族们势力实在过于庞大。能够打压住他们最好,至少不让他们为所欲为吧。

像是这个宜县的县令为何如此的嚣张,就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就算是他弄出了冤假错案。就算是他逼死了人命,按照大昌律法自己是得脑袋搬家的。

可律法归律法,在陇西地盘上,大昌律法是受到门阀贵族左右的。实际情况就是,秦家会一系列的运作之下,秦开畅必然能够全身而退。

顶多,也就是丢了个知县的官职。这些,对他来说就不怎么重要了。

所以这个宜县知县秦开畅才会如此的胆大妄为,他就是看上了香兰,就是弄死了他的未婚夫。你能怎样,怕你连陇西地盘都跑不出去就被抓回来了。就算是你跑去了京城告了御状,他秦开畅的脑袋也会在脖子上待得好好的。

实际上,如果香兰父女二人没有遇到龙小凡,确实已经被抓回宜县去了。

难道说,古代土地兼并真的就是个无解的难题了么。

其实历朝历代的帝王们,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有些有为之君,也采取过措施。这些有为之君,往往被称为中兴之主。

北魏至唐朝曾实行均田制,按人丁授田、限制土地买卖。曾起过一定作用。但由于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而土地私有制是小农经济的必要前提,小农经济又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宋朝王安石变法的方田均税法,明朝张居正草拟的一条鞭法,清朝康熙年间的摊人丁入亩制度,这些都缓解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可是从根子上想治本,确实有些困难,这是封建时代近乎于无解的难题。要么就是开疆拓土,继续征战周边的国家从而缓解国内土地兼并的情况。

倒是西汉王莽有过骚气操作,奈何王莽生不逢时。想均分土地的想法无情的破灭,最终被倾覆整个王朝。

最合适的办法有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还有摊丁入亩。

方田均税法对各州县耕地进行清查丈量,核定各户占有土地的数量,然后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分成五等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并确定各等地的每亩税额。

实行方田虽可增加税源,减轻农民负担,但因清丈繁难,滋弊亦多,豪强地主又极力反对,所以只在少数地区实行,元丰八年基本废止。

一条鞭法主要做法就是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并且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同时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满清朝廷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的废除。

行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这样的改革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释放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