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计划可行

商人虽然不能为官,但读书这事儿在他们的圈子里也是极为流行的,其中有一些人也是自幼就学习,混迹于文人的圈子,甚至小有名气。

选择这些人一是因为他们自幼读书,本来就求功名心切;二是因为可以服众。

“姜卿觉得怎么样。”何文君问姜行。

姜行一直在低头思考,听到何文君问他,他才抬起头,慢慢地说道:“臣认为,可以。”

不得不承认,范正的方法确实是目前几人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姜行内心复杂地看着范正,刚刚他确实有些吃惊,没想到范正竟然能想到这样的方法。

“范正,商户的信任问题先这样。姜卿说的第二个问题,你怎么看?”何文君问道。

“陛下,关于那些商人会不会得寸进尺威胁朝廷。我认为重点还是在朝廷应该怎么做。首先要承认,他们得到童生的身份后,多半会对上面的秀才之名更加热切。”范正说道。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范正接着又说道:“就像之前说的,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软硬兼施的办法。一是加强监管,二是将功名设为浮动机制,不听从监管的直接出去童生资格。”

“软硬兼施啊。”姜行低声念叨着,心里不停盘算着。

“陛下,我还有句话想说。”范正突然正色道。

何文君点点头,示意可以。

范正面色严正,开口说道:“陛下,自有买卖交易以来,人们都说商人重利,因此商人的地位一直很低下。可是我认为这种说法太极端了。诚然,商人重利,可也正因为他们地存在,人们才有门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客气地说,没有商人我们很多东西想要都得不到。”

范正把话说得很浅显,他就是要用最直接的大白话告诉何文君商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继续。”何文君缓缓开口。

“所以我觉得,如果商税政策颁布且取得了成功,那朝廷对商人也不妨更加开放一些,给予更高的功名考试资格。”

范正说完还没等何文君说话,姜行就先忍不住说道:“子义,你这想法未免太过理想化。几千年来商人地位低下是公认的。每次社会动**之时,多少商人只知图利,靠着手里的钱和货随意涨价,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啊!”

姜行在户部这么多年,商人接触得多了,所以他自认对商人的各种想法做法了如指掌。

范正听罢还要说什么,何文君却摆了摆手开口道:“这个问题就先这样。”

皇上都这么说了,两人也都停下了辩论。

“范正,你的想法朕都清楚了。朕的意思是——可行!”

何文君对范正的想法给予了极大的肯定,随后她又看向姜行。姜行还在考虑。

良久,姜行终于悠悠开口道:“臣绝对,可行。”

姜行不得不服,范正给出的两个解决方法很有可行性。这也让姜行忽然对范正有些刮目相看。

“那就先这么定了。”何文君拍板道。

“陛下英明!”姜行满脸敬佩地说道。这种敬佩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他对何文君的执政能力和魄力都十分认可。

这次面的国库空虚的问题,何文君竟然能想出功名换商税这种新奇的法子,真是当世明君啊!姜行在心底不住的夸赞着。

“办法不是我想的,不用着急说英明。”何文君淡淡地说道。

嗯?不是您想的?姜行听到这话愣了一下,不是您想的还能是想的。

等等,莫非是……

姜行满脸错愕地看向范正。范正见姜行看自己,微笑着轻轻点了点头。

真是范正?!

“子义侄儿,这方法真是你想出来的?”

范正笑着拱手道:“想法还不是很成熟,让姜大人见笑了。”

姜行有些难以置信,不都说他是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吗?这不是扯淡吗,能想出这种办法的人要是纨绔,那世界上就没人才了!

何文君站了起来,看着二人说道:“此事重大,到目前为止也只有我们三人知道。那接下来整件事情交给谁去落实呢?”

关于谁去落实这件事情,是一个答案很明显却又得认真考虑的问题。按说范正作为商税的提出者,事情交给他去办是最合适的,可现在的范正仅仅是一个九品芝麻官,还是礼部的,和财政问题根本就不沾边。

而姜行堂堂户部尚书,商税之事交给他也是天经地义。

但是当何文君问完后,范正却笑着说道:“陛下,我认为如此重大的事情必须交给能担得起重任的人。姜大人在户部多年,对财政上的事更是了如指掌,所以此事的落实,非姜大人不可啊。”

姜行一听摆手说道:“子义身为商税的提出者,对其中的细节也比较了解,这是我看非子义侄儿不可啊!”

两人直接来了一拨商业胡吹。其实范正说让姜行来落实此事是真心的。一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还扛不起这件事,到时候有问题还得何文君帮着他擦屁股。二是把功劳让给姜行,与这我户部尚书打好关系,好为自己以后进入朝堂打好基础。

“好了,这件事情就交由姜卿负责吧。”何文君说道,“至于范正,这些天先去户部当几天差,辅助姜卿完成此事。事成之后,自有重赏!”

“是,陛下!”两人齐声答应,对于这样的安排丝毫不意外。

范正听到重赏,内心不禁一喜,到时候必须跟何文君要个更大的官,这小小书吏真是憋屈死了!

良久,何文君忽然面容严肃起来,盯着二人缓缓开口道:“那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范正和姜行也目视着何文君。最后这个问题在哪,他们都知道——在朝堂。

商税一事提出来好说,但皇帝拟旨之后,是要经过宰相秦楫审定的,如果他有意见,是可以提出异议的!到时候此事被搬到朝堂之上,何文君就被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