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苏福此时就站在门前,屋子里的蜡烛还在摇曳,只有一个人影,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苏福早就料到张良会考虑很长一段时间,这才会半夜找上门来。

“咚咚咚!”

这一声大喝,将张良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张良推开房门,看到苏先生时,先是一愣,旋即释然。

“不知道苏公子半夜造访,所为何事?”

苏福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弧度,“借一步说话。”

“当然!”

“张良,给我滚一边去!

“苏公子,这边走。”

一进门,扶苏就像是在自己家一样,在一张软椅上坐下,对着张良微微一笑。

“我这样做,会伤到脚,还请张良大人不要见怪。”

张良见如此爽快,也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到面前,在他面前的一个蒲团上坐下,神色肃穆,没有理会,只是低头给两个人倒了一杯茶,声音很轻。

“苏公子,你想怎么搀扶就怎么搀扶。”

苏福能跟自己的爱豆聊上几句,他已经很高兴了,哪里还顾得上对方对他的冷漠。

张良无视他,这让他很是高兴。

“刚才张良公子独自饮酒,不知所为何事?”

“这位扶苏公子,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吗?”

张良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给他倒了一碗茶水,放到他身前。

扶苏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就说道:“我一个人在这里,一是为了给你赔罪,二是为了和你谈一谈。”

“我救苏先生又没做错什么,为何要向你赔罪?”

张良端起茶杯,对着里面的茶水一口一口的吹着。

“我今天也在考虑这件事情,我也觉得,我昨天对你做的事情,实在是有些过分了,我真的很想与你一起做一件事情,我不应该用这样的手段来威胁张良,所以,我来向你道歉了。”

苏福将杯子里的茶水当酒水,一饮而尽。

张良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苏公子,你这是何必呢?我只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昨天的恩威兼用,乃是一种君临天下的策略,当真是运筹帷幄,智计卓绝,手腕高超。

我认输。”

偶像夸奖我,我很高兴。

苏福当张良是真心实意的夸奖自己,顿时眉开眼笑,可随即便意识到自己错了。

“咳咳……”

咳嗽了一声,连忙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开始说起了下一句话。

“这样的道歉并不能体现出我的诚意,那么,我还有一个事情要和张良大人说。”

“我担心,苏公子的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就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不想听到这个消息。”

张良却是一口回绝。

“还请张良大人告知,此事不仅关系到我个人隐私,更关系到张良大人。”

苏福执意如此,他也没办法。

张良叹了口气,陷入了沉思。

“既然这样,那我就有一件事情,百思不得解,还请你帮我解答一下。”

“张良大人但说无妨。”

“当桑海和项氏一族商议东征之事的时候,良子忽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重振韩国,不过当时也就是一个念头,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他想了整整一天,却始终想不起,他有没有将自己的计划告诉过任何人。

所以,我实在不明白,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我要恢复韩国的?而且,你能想得更多,更透彻吗?”

张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也明白,自己根本无法从这上郡城中脱身,所以才开口询问。

苏福呵呵一声,“张良大人,你很聪明,也很聪明。”

“我这次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一个张良大人的秘密。”

张良抬头,目光落在了扶苏身上。

“好,请说。”

苏福想了想,尽量把话说得含蓄一些,免得把张良给吓坏了。

“张良大人,你有没有听过,有人的魂魄寄居在一个人的身体里?”

张良心中一动,难道这就是“扶苏之秘”

你说的,是不是在民间举行的仪式中,或者是在召唤亡灵,或者是在召唤神灵,或者是在召唤鬼魂?”

“嗯?”

“可以这么理解,也就是说,他们的体内,还寄居着另外一个人的精神和思维。”

“什么意思?”

“事实上,我并非扶苏。”

张良抬起头来,死死地盯着眼前的一幕。

“富苏!”

他缓缓地说道:“你是谁?”

苏福叹息一声:“我也是苏福,但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我是从2000多年后来到这里的,当时这里并不是秦国,也不是韩国。

这个国家,名为华国。

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就来到了秦国,好像夺舍了苏公子的肉身。

另外,那一次,苏公子中毒昏迷,我想,那一次,那一次,苏公子很有可能是死了。

我想,应该用‘夺舍’来形容才对。”

张良忽然感觉到了一丝好笑,他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你说你是从未来而来,为什么这么说?”

“我对这里的许多东西都是了解的,像是钢铁,霹雳弹,张良先生都看过了,我这里也有许多张良先生都看不懂的。

接下来,就是一件件的制作了。

不知张良阁下对此有没有兴趣?”

张良原本还觉得,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新鲜玩意,乃是靠着那扶苏公子麾下有不少人才,却没想到,这一切,竟然全是那扶苏公子一人所创。

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可怕了。

张良又问了一句:“它们确实神奇,但与小梁的问题有什么关系?”

苏福迫不及待的要将一切都说给张良听,这几日,他一直在焦头烂额,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老夫对张良大人的崇敬,乃是发自肺腑。

我一到这儿,最想见的就是张良。

那是因为,在二千多年之后,出现了一部名为《史记》的书籍,其意义和名字一样,都是用来记载历史的书籍。

张良先生的智慧让我刮目相看,所以我一直都很崇拜张良,也一直都很崇拜张良先生,甚至连他的事迹都记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