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神童
1906年,2岁的高士其随父母迁往苏州,住仓米巷10号。
由于高士其的父亲经常在外地工作,母亲也常随着到外地去,所以,高士其的童年主要是在爷爷、奶奶身边度过的。
爷爷、奶奶特别喜欢他,经常给他讲故事,念童谣。到了三四岁,爷爷就开始以《千字文》作为识字的启蒙课本,教他识字。没多久,高士其差不多都能认识了。爷爷、奶奶非常高兴,又找来唐诗,教他背诵。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教育下,竟然在一年的时间内,能够背诵《千字文》、《三字经》、《幼学须知》,还有不少唐诗。这让高士其的爷爷、奶奶激动不已,由衷地赞叹道:神童!真神童也!
然而,就在这一年,高士其的大弟仕登突然得了白喉病,不幸离开了人间。这是高士其第一次面对亲人的死亡,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好好的一个人,就突然死了呢?还是大叔给他讲解了原因,由此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类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叫做“微生物”。微生物里有一类病菌,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人生病。譬如,白喉病就是由“白喉杆菌”侵入人的身体,在喉咙里长出白色的膜。这白膜越长越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控制它的生长,并且彻底地消灭它,人就会因为呼吸困难,窒息而死。大叔还告诉高士其,白喉病还是一种很厉害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与亲密接触传染。譬如,在大弟生病期间,大弟对着你打喷嚏,白喉杆菌就会随着打喷嚏时的飞沫,散布在周围的空气里,你吸了这样的空气,就会感染病菌,就会生病。如果与病人共用毛巾,同样会感染病菌。当时的高士其,虽然只有4岁,看见大弟离去,听着大叔的解说,尽管还很难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却已经初步意识到病菌——“小魔王”的可怕了。
没想到,两年后,6岁的高士其不幸也染上了白喉,而且来势凶猛,多亏家里有了前车之鉴,及时治疗,才从死神的手里将高士其拯救出来。高士其后来在《儿童之敌——白喉杆菌的毒素》一文中记录了这段可怕的经历:
记得我在6岁那一年冬天,曾得过一场大病,几乎失却了性命。
是白喉的病,初起时,喉间痒痒燥燥,食物隔隔难咽。张开喉咙,给母亲一看,听说有些红肿了。
过了两天,喉里益发难过,同时身体也发烧了,背部脊部作酸作痛,口中咳出丝丝的粘液,于是就偎在被窝里起不来了。
再把喉咙给母亲看时,那块隆起的部分,叫做“扁桃腺”,上面添上了一层灰白色的薄膜了,顽固地刮也刮不下去。
母亲慌了。前年我的弟弟仕登就是这样地现出白膜,不到几天而死去的,邱七爷那老郎中说:“这是白喉,一种危险的时症,很难治好的啊。”
事实也是如此。这一次,病毒这个“小魔王”,让高士其吃尽了苦头。他小小的心灵里,从此充满了对病菌的无比痛恨,萌生了“活捉小魔王”“消灭小魔王”的念头。虽然这个念头还只是一闪而过,却为他后来走上细菌学的研究道路,奠定了情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