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人第一讲

台湾大学的师生,都自称“台大人”,在中国文化大学的华冈师生,称作“华冈人”。所以过去、现在,凡与佛光山有缘的人,都应称为“佛光人”。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佛光山的大众,都应该先知道这个问题。举凡佛光山的宗旨、目标、道风、守则等等,在山上住过的老师、学生、徒众,都应有深切的认识。

现在我把“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分为四点,贡献给与佛光山有缘的大众。

一、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在家,父母生我形体,养我色身;因此父母第一,自己第二。出家,常住生我慧命,养我法身,同样的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常住是我们的根,没有根的草,生命不能长久;没有根的树,既不能开花也不能结果。没有常住的人,就好似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常住是我们的家,家里有温暖,家里有教言。没有家的孤儿,日子不好过;没有常住的徒众,既没有师承,也没有法统,哪里像是佛弟子呢?

古德们有的为常住服务终生,甚至艰苦或兵难都不和师长分离;有的人为常住奉献所有,与常住生死相依。现在有一些人擅离常住,忘失初心,不知恩义,不重根源,人道既亏,何能进入佛道?佛光人应把常住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忠臣义士,甘愿为国牺牲,这个国家哪有国魂?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尽心尽力的干部,这个团体怎有生命?所以做一个佛光人,凡常住需要,无不全心全力来承担,因为在我们的思想精神里,本来就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二、佛光人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

有常住就有大众,常住是我们的家园,大众是我们的法侣。没有大众,不能办事;没有大众,不成僧团。爱护大众的人,才是尊重自己的人。《维摩经》里说:“佛道到哪里去求?佛道在众生中求!”凡是具有圣贤气质的人,都是把大众的存在建立在自己之上;凡是自私的俗人,才忽视大众,注重自己。我们到佛光山来成为佛光人的一分子,要知道佛光山不是靠一人所能担当的,承担佛光山弘法利生的是常住三宝和十方大众!可以说:没有大众,就没有佛光山;没有大众,就没有个人。佛光人应尊重大众,不可忽视大众;应容纳大众,不可排除大众。

僧团,本来就是和合众的意思,也就是清净和乐的大众。个人,只是大众里的一颗螺丝钉,只是混凝土里的一粒砂石。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这颗螺丝钉,把整个机械锁紧;用自己的这粒砂石,把混凝土牢固。要尊重大众,帮助大众,不可自己先做大众里的逃兵。

三、佛光人是事业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很多,在佛光山的聚集,不是痴聚!我们有兴隆佛教的理想,我们有普济社会的愿心。我们知道未来佛教的慧命,完全寄托在佛法的事业上。教育、文化、慈善等佛化事业,都是传教的方便。

我国自明清以来,教务衰微,僧伽素质低下,主要原因就是佛教没有事业。社会信众除了丧葬仪式偶需佛教外,竟不知佛教对他们还有其他关系。

近四十年来,我们为佛教造就人才,而这些人才办了养老院、育幼院、托儿所、幼儿园、中学、大学、杂志、报纸、电台、电视、讲堂、医院、出版社、图书馆等,可以说我们的事业带动了佛教的发展。

菩萨道的弟子,本来就该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我国号称大乘佛教地区,但目前能有几人具备菩萨道的慈心悲愿?所以应披心沥血,誓愿身为佛光人,要以弘法利生的事业为职志!“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求佛教的发展,不管自我如何牺牲,也是心甘情愿。我们决心以弘法利生的事业,供养三宝,奉献给一切众生。

四、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语云:“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佛光人应改为“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为了佛教故,两者皆可抛。”如果不把对佛教的信仰,建立在自己之上,是无法获得宗教所给予的价值。

自古以来,历代都有英雄豪杰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事迹,他们成仁取义的风向标,应该就是我们佛光人信仰上的蓝本。

唐朝玄奘大师为了佛教译经事业,亲往印度求法,面对一片荒漠,他立誓“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往东土一步生”的精神,便是以佛教为第一生命,自己为第二生命的精神;扬州鉴真大师为了前往日本弘法,历经7次危险,共费12年时光,才将佛法带到日本。那种“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精神,也就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的认识。古德们凭借这种精神和认识,佛教在世间,才能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我们非为衣食而信仰佛教,非为名利而信仰佛教,非为安逸而信仰佛教,非为逃避而信仰佛教;佛光人是为了佛教而信仰,为了佛教而服务,为了佛教而奉献,为了佛教而牺牲。所以,我们佛光人的守则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