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如

见人获麟儿,常人总会心生欢喜,道一声“恭喜”,见人往生,便心生悲哀,劝告节哀顺变,那是以俗眼看人间生死事。在无尽生命的轮回里,生又何足喜,死又何必悲哀,因为生死好像时钟,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又再回到“一、二、三……”它是环状的,是不断轮转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1961年时,我在云林县虎尾镇念佛会主持佛七。益妙尼师前来,神色忧戚地告诉我:“恐怕您下次来就看不到我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染患大肠癌,医生说我只剩两个月的生命……”

我那个时候还年轻,听到生人作死别,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才好,只有说道:“出家人应该把生死看淡,生死一如,不要老是挂念死,在有生之年,做你欢喜做的事、助人的事,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其他的事不要想得太多。”

没想到她听了我的话以后,收起悲哀的情绪,在云林广播电台开辟《佛教之声》节目度众利生。每天半小时播佛教的节目,需要一千八百元左右,她就这么“五块钱、十块钱”地到处奔波劝募化缘,好缴纳《佛教之声》节目的播出费。

当我再度看到她时,她的脸上泛满红润的色彩,她不但没有往生,二十几年过去了,云林广播电台《佛教之声》节目,不断地给予听众莫大的信心与力量,而这位益妙尼师的生命,也仍然继续发挥她的光和热。

一个人忘记了生死,看淡了生死,体认生死本如此,纵使不治之症,在信仰力量前也会屈服。有了坚定的信仰,全心为人为教服务,精神有所寄托,生命的价值发挥极致,生死便不足以畏惧!

人生的鞭炮 掌声 鼓声

都是上台下台的配乐

都在诉说上台下台的无常

假如这些声音

顷刻间都消失了

人生就像一个舞台

出生了 就是上台

世缘已了 也终要下台

这是梵呗赞颂团在上海的演出。

众僧那微微翘起的嘴角,似闭非闭的眼,整齐划一的脚线,是一种静态的美。

舞者姿态翩翩,脚下涌动的烟雾流云似水,水袖飘洒,又是一种动态的美。渐远渐暗的背景尽头,三盏星芒灯晕,好似神圣佛光。

而台上的绚丽掩盖不了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将自己的生活像一出舞台剧那样经营,也许才能发觉人生之乐。

每出人生戏剧的落幕都会是同样的结局。不必焦虑惶恐,希望就在来世的另一个舞台。

人生如茶味

茶有浓浓的 淡淡的

清香的 苦涩的

就像人生

如果你会喝茶

应该更懂得

如何体会欢喜的人生

真正会饮茶的人,是要去“品”的,而不是单纯去“喝”。茶入口,先是苦味,然后才有香醇的后觉。

历代的佛教祖师大德,多数是以苦行出身。苦行是僧侣应有的密行。

星云大师在青少年时,就勤苦耐劳。上山砍柴、担水洗碗、为人添饭加菜,什么都做过。但他从不以之为苦,反而觉得“服务为快乐之本”,并且练就了“神乎其技”的身手。他可以把碗筷玩弄于手掌之中,收放自如,得心应手;挑水打饭,更是如同腾云驾雾,毫不费力。

从苦行生活里感到无上的快乐,便从来没有生起厌倦之心。

这是真正的“茶”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