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知见的看法

有了正知正见,人们就能明因识果,了解业报缘起,明辨是非善恶。也唯有正确的观念,坚定的信仰,才能开发般若本性,完成圆满人格。

对于很多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对于大千世界,乃至整个宇宙人生,也都别有一番不同的见地。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见解也就不一致,但是并非人人的看法都是“真知灼见”。由于世俗的尘垢累积日深,使我们原本清净的心蒙上了污染,以这颗不再是明镜的心去观察世象,难免会产生偏差的见解。如何培养正确的知见,把握真实的人生,是我们重要的课题。

两千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开悟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救度众生。但是佛陀所证悟的真理,却和世人妄知妄见大不相同。例如众生以五欲为乐,佛陀却认为五欲是痛苦的根源;佛陀体证真如佛性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真实生命,然而众生却认为它是虚幻不实。众生在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中浮沉,却拒绝佛陀慈悲救度。成道后的佛陀,想到他所证悟的知见,不易为一般凡夫众生所接受,为了激发众生重法的心,曾想进入寂静的涅槃境界。后来由于梵天的劝请,更为了怜悯深具善根的少部分众生,因此才住世讲说佛法,普施甘露。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相识但是不相知的人,由于彼此见解不同,而产生无谓的争执。如社会上有些人看到出家人就说:“真可惜,你为什么要出家呢?”

出家是一条追求宇宙人生真理的大道,是值得庆幸欢喜的事,何惜之有?不懂出家求道,自弃真理之门,不是更令人惋惜?因此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应该摒除己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了解,才不会失之主观。

一般人对于宗教信仰缺乏一颗虔敬的心,认为宗教是用来祈福求财、消灾化凶,进趋名位富贵的工具,而不知道宗教的真正意义在于牺牲奉献。譬如一些信徒,以为念佛就能事业顺利,念佛就能财源滚滚……如果将佛菩萨当成财神爷、保险公司,这种贪婪的功利态度,如何能与诸佛菩萨施与行慈的悲心相应呢?

也有一些信徒抱怨说:“我长年吃斋茹素,仍然体弱多病,不离医药。”

他之所以吃斋,并不是站在慈悲的观念上,而是为了益寿延年、长保健康而吃斋,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身体要健康,必须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有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健康的效果。假如能够怀抱佛菩萨不忍食众生肉的慈悲心去吃斋,并且持之以恒,必定能够由心理的健康发展至身体的健康,所谓“心广体胖”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对于世间的一切,要有正确的知见,才不会陷入愚痴。佛教对知见有什么看法?以下分为四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