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佛教与科学

科学原意为“知识”,是一门利用仪器与学理,专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进行研究与探讨的学问。科学虽然与佛教同是在探讨宇宙和人类的关系,然而科学的知识是从感官而来的,因而它是变幻无常的,今日的定律也许会被明日的定律所推翻,并非永远不变;而佛教的教理,却是佛陀以至高无上的般若智慧所证悟发现的自然法则,这个“法”是宇宙本有,历久弥新的真理,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所以,佛学的提倡不仅与科学没有抵触,反而对科学的方法和效用提供精确的检证[1]。

在佛教教理中,蕴涵许多有关精神与物质世界的深邃思想观念,可以提供科学研究发展的构思与方向;另一方面,科学愈发达,则愈能印证佛法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例如佛经记载,“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如今透过科学仪器,证实此说非虚。佛经上常说,十方恒河沙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乃至说虚空无量、法界无尽、国土众生无量无边。佛经所说的虚空、法界、无量无边,今日天文学家已证实:宇宙中充满了无量无数的银河系、太阳系、星云团、天河、星球等。佛教天文学不仅开拓了人类的思想领域,而且还证明佛法并不违背科学,甚至超越科学。佛教不仅教义合乎科学的辩证,而且佛经的组织合乎科学的方法,佛法的修行更合乎科学的精神。

在教义方面,佛教的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4],依物理学来说,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是动的,又是无常;因为无常,没有固定自在的“我”可得,因此无我。但是另一方面,依量子论的观点来看,一切物质可以完全变换成能量,储藏于空间中;空间中弥漫的能量经过聚集后,也会形成物质,因此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寂的。也就是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寂静、平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

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也提出:宇宙万象万物都只是能的各种不同形态。“能”无法被看到,但科学能证明它确实存在,这正可以验证佛陀所说万法皆“空”的事实:空,看不到,却无所不在。乃至佛陀对时空的体认,所谓“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换句话说,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唯有在时空一体的时候,一切法的真相才能显现出来,这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宇宙是三度空间一度时间的四度时空连续区,如无时空的标准,宇宙并没有客观的存在之理论)是相同的。

科学是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它的研究方法不外逻辑学中的归纳和演绎,而研究科学的精神在于客观,重分析,凭实证,以求证出研究的正确结果。佛教经典的组织、结集与传译的作业方式、注疏分析的精密、科判的严谨等,都合乎科学的精神。例如东晋道安大师将佛教经典的组织,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5]等三部分,序分又有“如是我闻”等语,具足有六种成就[6],恰与今日新闻学上的“六何”[7]相似,又与科学上作者写实验报告相同。实验报告开头必须将实验主持人、共同实验者、时间、地点、实验目标、使用仪器材料一一列明,再记录实验的本文,以表示此报告的准确性。此种叙述法在两千多年前,已为佛教所采用。

佛经的结集与传译也是十分合乎科学的作业方式,佛教史上几次经典结集,每次与会者都在五百人以上,在会中诵出三藏,复经大众同意,定为佛说。佛经的翻译,如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翻译,人员多达三千,译场中有主译、证文、证义、译语、笔受、缀文、刊定与润文等职别,每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组织严密,合乎科学的作业方式。

此外,佛教经论的注疏分析也是十分缜密的,例如科文是为方便解释经论而将其内容分成数段,再以精简扼要的文字标示各部分的内容;科图则是将科目全部以图表示;对于经论注疏内容繁复者,往往将全书分为若干卷,又将全经三分,再以天干地支细分为若干目,其分析之细腻,较之科学分析,有过之而无不及。

佛教一向注重解行并重,在经文的流通分大都载有“信受奉行”之文,可见佛教崇尚实践,经由实践而与理论相互印证,这是相当具有科学精神的。

佛教的修行是有层次、有系统的。例如:禅宗祖师常说“要提起疑情”、“要大彻大悟”,这正是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净土宗的修行,主张信愿行是往生净土的三资粮,正如离家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缺此二事,则难到达。再如一般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证”,说明学佛的第一步要皈依三宝,这是确立信仰;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过程,而且信解行证并非单线的次第,而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总之,佛教不仅在理论上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就是在实践的法门上,也是循序渐进,相当缜密而科学化的。

尽管现代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甚至把人送上月球,但是能登陆月球,却无法登入人心;尽管现代的医学科技进步,可以替人换肾换心,但是物质的心脏可以更换,人们的真心本性却丝毫无法更替。近代西方科学已经察觉到“精神”与“物质”的不可分离,也相信世间万象(物质)的内涵,还有很多是目前科学未能解开的谜底,是未来科学研究努力的目标,但是这些努力仍然是在佛教所说的“缘起性空”的法则下进行。如果这些科学的成就偏重于“物质”的研究方面,只能造成人类心灵的空虚与失控。佛教强调行解并重,并不单是着重在知识的累积,而是在精神意识的豁达与智慧的开展。因此,佛教能防治“科学主义”的弊病,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注解】

[1]佛学是世出世间之学,就世间学而言,科学的求真、哲学的爱智、宗教的虔诚,佛学都含摄无遗。就出世间学而言,佛教是阐释宇宙现象、人生真相,启发心性,进而示导解脱的超世之学。因此,对于物与物、心与心、心与物的种种关系,都有精辟的见解。

[2]指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如《阿含经》云:“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这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灭,刹那间变幻莫测,而宇宙万事万物也是如此。比如一朵花,以肉眼来看,它是静的,若用佛法来观察,则知组织成花朵的各种元素都是动的,且在迁流不息的新陈代谢中。由于各种元素的变化,促成花朵的逐渐凋谢,它虽然也曾鲜艳一时,但终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是无常的。

[3]是说世间的万有诸法,没有一样是独自存在的,也没有一个常住不变、固定自在的我可得。因为可以称为“我”的,必须具有恒常的、主宰的、不变的、自在的四个条件。但是,现在被我们认为“我”的这个身体,是四大所聚、五蕴结合而成,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毫无自主性,故说无我。

[4]是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最后终归于寂静;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平等。例如水遇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又变成冰,水、水蒸气、冰三者的外在表相不一样,但其内在的本质是一样的。因此,动乱的,终归于寂静;差别的,终归于平等。寂静、平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

[5]序分,即述说一经教说产生的由来;正宗分,即论说一经的宗旨;流通分,即述说受持本经的利益,复劝众等广为流传。

[6]诸经的通序“如是我闻”,具足有六种成就,即:如是: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陀所说而不疑,并依之而奉行,故称信成就。我闻:闻成就。阿难亲闻佛陀的说法。一时:时成就。指说法的时间。佛:主成就。指说法之主。在某处:处成就。指说法之处。与众若干人俱:众成就。指闻法的大众。菩萨、声闻、缘觉、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众成就。

[7]新闻学上的六何,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物、为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