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讥谤中庄严福慧

无论是伟大的人物或普通的小人物,都难免会遭遇讥讽诋毁。受到讥嘲诽谤时,我们如何给予自己力量?如何使自己不消极?那就要从讥谤中学习庄严福慧。

在《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里,佛陀问大迦叶尊者,有一颗大宝珠,是众德所成,它的质地纯净,能消除一切的瑕秽。但是,“若有人天,毁骂是宝,而不恭敬。迦叶。于意云何?是大宝珠,畏毁骂故,失宝力耶?”大迦叶回答:“不会。”佛陀接着说:“是净宝珠,犹彼菩萨,志意清净;一切众生,虽不恭敬,所有功德,无有折减。”清者自清,任何讥毁都无法减损贤者之德的。

《优婆塞戒经》里也说:“我身若被截斫分离,不应生瞋。应当深观往业因缘,当修慈悲怜悯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是菩提正因。对于逆我、谤我、伤我的人,能不瞋不怒,甚至慈眼视之,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

昔时有位宰相,气度宽宏,行忍功夫到家。有一天,弟弟要到外地做官,来向哥哥告辞,哥哥说:“你脾气不好,此行我担心你的事业不能顺利。”弟弟说:“不会啦!这次我听哥哥的教导,别人给我的讥讽诽谤我都不会计较!”“真的吗?假使有一个人在你脸上吐口水,那你怎么办?”“我一定照哥哥的指示去做,不和他计较,把口水擦干就算了!”哥哥说:“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这么做。别人所以会对你唾面,就是因为不高兴你,你把口水擦了,他会更不高兴。因此,你不必用手去擦,让它自己干了,这才是忍耐的上乘功夫。”

自从我们懂得人事开始,所遭遇的讥讽诽谤,不知凡几。连受众人景仰的胡适博士,也是“誉之所至,谤亦随之”,有人赞美他,也有人诽谤他。试观世界上伟大的圣贤,哪一个不是从讥讽诽谤中成就出来的?讥讽诽谤会打倒一个人,但是,它只能打倒一个庸懦无能的人,打不倒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的人。对于讥毁,要把它看作是庄严我们福德智慧的逆增上缘,千万不要让它激起自己的瞋恨心。《成实论》云:“恶口辱骂小人,不堪如石雨鸟;恶口骂詈大人,堪受如华雨象。”小人物与大人物的区别,从其应付外来讥毁的态度,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台中李炳南居士,初到台湾弘扬佛法时,也遭遇到很多麻烦。当时李炳南居士效法常不轻菩萨的行持,谦和地说:“善知识,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做佛。”甚至说:“善知识,谢谢你,你给我的这种难堪,是在消除我的罪业,谢谢你给我消除罪业的机会。”由此看来,讥讽诽谤不但对人没有坏处,对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人而言,反而成为庄严自己,增长福德智慧的助缘。

佛陀在世时,提婆达多及许多外道经常蓄意陷害佛陀,但都无法得逞,而且每一次佛陀遭外道陷害后,反而声望更加提高,佛教的弘化也更形顺利普及。所以,黑暗就是光明的预兆;外来的拂逆,更是行善的逆增上缘。没有讥讽诽谤,就显不出伟大的人格,显不出圣贤的节操。

对于如何忍耐讥讽诽谤,提出下列三点来说明:

(一)不说讥谤

讥讽别人的话不说,诽谤别人的话不说。如果发觉自己平时好说别人的闲话,那么,从现在起绝口不说,这就是不恶口。

(二)不听讥谤

不要理会外传的讥讽诽谤。一个人如果时常注意外传的谣言,则心情会受影响而难过,一难过,就愈没有力量、没有心情去做其他事情。“是非之言止于智者”,一个有智慧的人,绝不乱传谣言,更不轻易听信谣言。

(三)不怕讥谤

讥讽可以消除罪业,是修道人的逆增上缘。一个修道人,不但不必惧怕讥讽,更应把讥讽转变成激励身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