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拥有中养成节俭

谈到节俭,有人会说:“我根本没有什么钱财,还要节俭什么?”其实,节俭不光指钱财的节俭,个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应该节俭。例如我们拥有生命、时间,要好好利用我们的生命和时间,对于所拥有的生命、时间更要节俭。俗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说:“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时间就是生命,节俭时间就是爱惜生命。我们浪费多少宝贵的时光在懈怠、放逸、散漫上?有多少宝贵的时间在颓唐、随便、马虎中消逝?把大好的年华、青春、生命虚度浪掷,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浪费的事吗?

除了时间要节俭,对于感情也要节俭。每个人都拥有感情,假如不知节俭,滥用感情,会招来多少烦恼?把感情用在不当不正之处,也不是一个学道者应有的行为。

佛教并不是不重感情,而是要净化感情,以智化情,转化自己的私情私爱来爱佛教、爱国家、爱人群及爱自己未来的前途。只顾儿女情长,那是社会上一般未成熟男女的幼稚行为,进入佛门的人,感情已经过一番磨炼与净化,应该是成熟的。有成熟感情的人,应该懂得节俭感情,把节省下来的感情,运用在一切众生身上。

此外,对于物品也要节俭。竺摩长老一生节俭,一件海青洗破了自己缝补,补了再穿。佛教常说“惜福”,为什么要惜福?就如银行存款,有一定的数目,若不节制用度,随便支付,终会有取尽存款的时候,这时生活就艰难了。所以,平日应该“有时当思无时”,有的时候应该节省,好好珍惜自己的东西,时时记住一针一线,来处不易,一米一饭,得之维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仰赖社会、国家、师长、父母、常住而有的,日常所需也都是社会大众成就的,而我们是否对他们有所贡献?能平白浪费物品吗?印光大师吃饭时仅吃一样菜,即使拿两样菜来也仅吃一样,弘一大师也是,认为淡有淡的滋味,咸有咸的滋味,因为真滋味是在内心的知足之中。因为他知道:我对社会贡献有限,不该享受丰富的物品。

佛教青年如果不能养成节俭的美德,将来不但不能贡献社会,反而会成为社会的消耗者,一文钱可以逼死英雄汉,我们不能拿不劳而获的金钱充阔佬,或者做人情,应该在有限的金钱之下,学习无限的知识,在少量的金钱之下,完成自己永恒的事业。

我对节俭下了三个定义:

(一)节俭是储蓄之法

节俭就能储蓄,感情如果不滥用,感情就能一天天地净化,自然能把感情化为大慈悲、大仁爱与大道德;时间如果能节俭,就是储蓄生命,将会使我们的人生延长许多;物品如果能爱惜,就能使我们的东西,更发挥效用;金钱如果能储蓄,就可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未来的一切,往往是由现在一点一滴而成就的,正如大海是由一点一滴的水所汇集而成的一样。

(二)节俭是致富之道

养成节俭的习惯,将来才会富有。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有钱,一帆风顺,而不去探究那许多富有者,他们之所以致富成功的原因。如果未来想成为一个富有者,不仅是金钱上的富者,同时也是拥有大感情的圣者及拥有无量时间的寿者,就必须遵守致富之道——养成节俭的美德。

(三)节俭是事业之基

无论将来发展什么事业,如办图书馆、托儿所、育幼院或建讲堂弘法利生,都必须由基础做好,也就是从今天起开始节俭,唯有节俭的人,才能使时间长久,才能使情感丰富,才能使物品增加,才能使金钱富足;从现在起,将已拥有的时间、感情、物品、金钱节俭下来,才是佛教青年未来成功立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