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会观(群我之道)

人是群居的动物,不管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上立足,都免不了要与人群接触。人际关系是现代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环,许多人生活里之所以有忧苦烦恼,都是肇因于群我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因为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自知如何修持“我”,甚至还强力分别你和我,因此产生人际纷争。

其实,人我之间的关系,都是靠缘分来维系,善因得善果,恶缘招恶报。然而一般人往往不能了悟这层因果关系,不仅不能相互成就,反而常常因为不服气别人比我好、比我高、比我大,而千方百计地和对方计较、争夺,总希望自己能胜过别人、赢过别人。人,一旦有了计较、比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亲密如家人、恩爱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相斗争。

佛教的僧团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僧伽”的意思就是“和合众”。佛陀虽然重视独修,但也建立僧团,表示佛教对群我关系的重视。在佛门里有谓“丛林以无事为兴隆”;人和,才能无事。《三皈依文》说:“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所谓“统理大众”,即“人和”二字而已。僧团里平时依“六和敬”来维系人事的和谐,即身和同住(行为礼敬)、口和无争(语言和谐)、意和同悦(善心交流)、戒和同遵(法制平等)、见和同解(思想统一)、利和同均(经济均衡),因此又称“六和僧团”。

《阿弥陀经》云,西方极乐净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和谐。和谐就是净土,一家和谐,就能一家快乐;一个社区和谐,社区就能平安。此外,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因为深入空理,故而所证的“无争三昧”,最为第一;乃至戒律学上的“七灭争法”,都是僧团和谐的圭臬。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在佛法里都有圆满的解决之道。例如对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经》中举出四种处理方法:“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此外,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然而有的人过分地希求令名,不惜自赞毁他,说人长短过失,不但容易与人结下恶缘,而且有失厚道,往往反招恶名,所以《六波罗蜜多经》说,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注意:“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出曜经》亦说:“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以怨报怨,永远不能息怨,唯有以德报怨,才能结束一切冤怨的根本。例如提婆达多虽然一再和佛陀作对,甚至三番两次设计陷害佛陀,但是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了,群医束手无策,佛陀还是亲自前往探视,给予无尽地关爱。佛陀的懿行,正如《六波罗蜜多经》说:“不念他人恶,常思其善事;智慧离分别,人中最第一。”

世间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伟大,因为有胜负之心,争执也就层出不穷;诚如《法句经》说:“胜则生怨,负则自鄙;去胜负心,无争自安。”如果我能怀着尊重你的伟大,我有拥护你、成就你的心态,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

一般人总希望自己拥有的比别人多,而不顾别人的匮乏;一般人总是好逸恶劳,只求一己逸乐,不顾他人苦楚;甚至争功诿过更是一般人的通病,也是纷争的原因。如果人人都能承认自己错、自己坏,凡事不推诿、不卸责,所谓“如有暴恶人,非理相加谤;智者以诚言,安忍能除遣”(《诸法集要经》),则人我关系自然能和谐无争。

现代的社区提倡守望相助,邻里之间要互相敦亲睦邻,对独居长者要主动关怀,殷勤慰问。在佛教的《大宝积经》更说:“在家菩萨,若在村落,城邑郡县,人众中住,随所住处,为众说法。不信众生,劝导令信;不孝众生……劝令孝顺。若少闻者,劝令多闻;悭者劝施,毁禁劝戒,瞋者劝忍,懈怠劝进,乱念劝定,无慧劝慧,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

一个团体里,能干的人,大都能促进和谐;不能干的人,则容易引起纷争。人与人之间,能够容许异己的存在,就能和谐;尊重宽谅,就能和谐。《华严经》有谓:“说四摄法,令众生欢喜充满十方。”想协调人际间的关系,行四摄法是最好的法门。所谓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不论我们布施的是金钱、财物,或力量、言语,都能使人感到欢喜,有利于彼此的往来。说赞美他人的话,做有益于他人的事,表示与他是平等地位,和平相处,都是处事接物的妙方。佛经常教我们要广结善缘,就是要我们不侵犯他人,不辜负他人,并且要多多给人方便,因为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不侵犯他人,才能使得他人乐意与你交往。

其实,人我彼此都是相关一体的,都是因缘的相互存在。每一个人都只是世间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我”以外还有一个“你”,你以外还有一个“他”,你我他之外,还有周围接触的各种人等。

人与人之间如果关系良好,相助相成,这是很大的福分;如果相嫉相斥,则痛苦不堪。人我之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谅解、帮助,如果有一方不能体谅另一方,则人我之间必然会发生问题。

总之,人所以会有纷争、不平,就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因此,想要获得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唯有把“你”当作“我”,你我一体,你我不二,能够将心比心,彼此互换立场,才是和谐群我关系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