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与行佛

要自自然然地去信仰、去实践,无须做作,不带勉强。

多年前,台北市生命线协会第一任理事长曹仲植居士,以大悲观音救苦救难的精神为一生持守的戒律。他为人乐善好施,在其手中布施给残障人士使用的轮椅,就足足超过一万多台。

最初,曹居士并没有深刻的宗教信仰,能进入佛法的大海,背后的推手是他虔诚信奉佛教的夫人。他的夫人常常要求曹居士皈依佛教,令他苦恼万分,对佛教更是望之却步了。

一天,他的夫人见到我,以恳求的口吻说道:“师父,您想想办法,让我的先生皈依佛教好吗?”

我心想:目前的佛教也没有良好的条件,我怎会有力量让你的先生信佛呢?况且信仰必须发自内心,就算说得口沫横飞,也无法见其功效啊!”故而对她说:“你的先生不一定要‘信佛’,只要‘行佛’就好了。”

在一旁的曹居士听到这些话,原本深锁的眉头,逐渐展了开来,面露着微笑,心中更是一片坦然。过去,太太要他信佛,绞尽脑汁,也搜寻不到推托的借口。如今,眼前的这位法师,竟为他找到一个最好的理由。于是,曹居士顺水推舟地说:“是嘛!是嘛!这位法师说得有理,只要我身做好事,行佛之所行,也不一定非要信佛不可啊!”

多年以后,曹居士成了虔诚的佛教徒,他的跪拜、诵经、修持……一举一动做得比任何人都来的恳切、真诚。如今的他,不但行佛,也信佛、学佛、做佛了。

一个人的信仰,如同学习语言,要以自然的方法来训练;学佛、成佛,亦复如是,要自自然然地去信仰、去实践,无须做作,不带勉强。

现今的社会,许多父母硬是强拉儿女们信仰佛教,如此信仰是父母想要的,并非孩子心甘情愿,发自内心的渴求。理应培养给孩子足够的信仰因缘,因缘不俱备,就等于木材、砖瓦还未准备好,如何砌房子呢?相同地,朋友间,无须善加干涉对方是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还是道教,懂得尊重彼此的信仰,才能真正达到信仰宗教的真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