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猴记

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相互尊重,都要有一个自由的空间,人与动物之间的相处,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九五六年,我在宜兰开设第一所慈爱幼儿园,因为口碑很好,学生日益增加,最多时曾有两百人的盛况。为了培养儿童的爱心,我们养了猴子、鸟儿。

猴子很顽皮,连专门喂它食物的吕大福都拿它没办法,但,它唯独怕我,只要它一捣蛋,我往笼子前面一站,对猴子喊:“进来!”它就俯首默然。有一天,我们在隔壁的雷音寺举行法会,正要绕佛时,幼儿园的老师跑来,紧张地说:“猴子脱笼而出,溜到对面的大楼上玩耍,任谁都没有办法,也叫它不来,万一伤了人怎么办?”

当时我穿着袈裟在念佛,怎么去抓猴子呢。不过,看到老师一脸无助,只得对其他念佛的人说:“你们好好念佛,我去抓猴子。”我即刻赶到现场,跟它招手说:“来!”只见它连跳带爬,跑回笼里,这种“认主”的特性,一时之间成为美谈。

畜园的老板每次看到我,都劝我不能给猴子喝水,否则会长得很快,就不好玩了,但是我想到口渴的难过,于心不忍,还嘱人喂它喝水。不多久,猴子竟然长得比半个人还要高大,等到养得再大一点儿的时候,我见它终日关在空间局促的笼子里,心生悲悯,于是放它回归山林。当我望着它在树上攀爬跳跃,高兴无比的样子时,一股生命的喜悦油然生起,冲淡了原本的依依不舍。

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相互尊重,都要有一个自由的空间,人与动物之间的相处,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们也需要一个能够尽情驰骋原野,放心展翅翱翔的自由天地。人囚于牢笼都觉抑郁苦痛,为何不能换个立场,听听动物的悲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