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缘起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视自己历史的国家,史籍浩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正衣冠”几乎家喻户晓。然而,要从浩瀚的史籍中挖掘于人生、于社会有益的历史知识、经验教训,对一般读者来说,并非易事。且不说时间不允许,即使有了读史的时间与兴趣,也未必能领会其中之精义。因此,有必要在枯燥、艰涩的史籍与普通读者之间架起一座便捷的桥梁,使历史智慧走出象牙塔,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资政、教化的作用。

事实上,历代史学家都十分重视史学的社会功用。本世纪初开展的白话文运动及近代教育的普及,更为历史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史学工作者不仅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与时代需要挂起钩,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也日益贴近平民百姓。他们以自己独具的史德、史才、史识点评社会的兴衰得失,发前人未发之覆,剖析社会发展的大势,缩短了史学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让历史知识与史家智慧走进千家万户。当年,由吴晗先生主持、众多著名历史学家撰写的“历史小丛书”,曾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现今五六十岁的读者至今还记忆犹新。我们意欲在吴晗先生开辟的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并在新的时期有所创新,即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着重传播史家的智慧,即史识。这就是眼前这套“史家随笔”的由来。

“史家”指对史学研究某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而随笔作品即是五四运动以来颇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以不拘形式、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为特色。这就要求本丛书的作者既要有深厚的史学功底、广博的历史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闪亮的思想火花。

本世纪也的确出过一些文史兼通、德才识皆备的史学大师,如郭沫若、翦伯赞、吴晗等等。他们在从事专题研究的同时,以史家的睿智观照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点评社会的兴衰得失,扶正被歪曲的历史人物。这些文章篇幅不长,却以轻松的笔墨传播着严谨的学识,表达了对时代、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仍有启迪意义。老一辈史学家这种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在新一代史学工作者身上得到了继承与发扬。近年来,活跃于史坛的史学家们在研究专题之余,也注意写一些随笔类的短文。他们以强烈的参与意识、严谨的治学作风或对现实问题作出历史的思考,或表达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种种看法,试图为现代化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这些文章拈重若轻,娓娓道来,细细评述,贴近现实生活,耐人寻味。历史是现实的昨天,今天是昨天的延续,谁又能切断今天与昨天的联系,保证历史不再重演呢?

由此,本丛书采取以人结集、多元开放的组合方式,在每一辑中既有老一辈史学大师随笔类的经典作品,又有活跃于当今史坛的史学专家的读史随感。从时间上看,几乎贯穿了本世纪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从世纪的高度俯瞰意味深长。在选择范围上,以大陆史学家为主,尽量吸收港台地区乃至海外史家的随笔作品,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史家都写有随笔作品,也不能以随笔作品的多少、出版的先后来排史家的座次。随笔作品是史家的副产品,它并不决定史家在史学界的地位。但史家随笔的严谨性、真实性、科学性却是有些随笔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在白话文产生前后,也有不少以文言文撰写的史家随笔。这些随笔也同样很有趣味与价值。但是,考虑到普通读者的阅读水平,本丛书暂不选入。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