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王朝体系的问题——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之二)

——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之二)

旧时代的史书,是替帝王将相作家谱,那种编写方法,无疑地是应该抛弃了。我们今天研究历史,应该打破封建王朝体系,这是对的。

但打破王朝体系,并不是要求把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抹掉。事实上既存在过朝代,如何能抹得掉呢?我们要打破的是旧的历史观点、封建正统观点、专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办法,而不是简单地把王朝抹掉。如果我们的立场、观点不对头,即使抹掉了王朝,也依然写不出为今日所需要的历史著作来。

历史研究的总的方向和方法,前面已经谈过。在这个总的方向和方法的指导下,研究某一个朝代的历史是允许的。这些朝代的称号、年号等等,也没有删掉的必要。在我们看来,夏、商、周、秦、汉……等不过是A、B、C、D……等符号;帝王的称号,也犹如张、王、李、赵……等姓氏一样。中国历史上帝王的国号、庙号、年号,几千年传下来,已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沿用它们,实际上也只是当作一种符号罢了。至于历史上的编年,如果单提年号,如说建安若干年,或贞观若干年,人们不容易马上知道究竟距今多少年;如单提公元若干年,也不容易马上知道究竟距今多少年;如单提公元若干年,也不容易马上知道究竟是何朝代。因此,以采用双轨制为宜,即把王朝纪年和公元纪年同时并列,这对读者是很方便的。

历代的帝王,都是有姓名的,但一般人只记得他们的姓,至于名字,就很少有人说得出。有的历史书上不写帝王的称号(如明成祖、宋太宗等)而直接写他们的名字,这样反而使人不懂。我们在历史著作中称他们为帝,并非表示对他们尊敬;称他们为太祖太宗,也并非就真是我们的祖宗。实际上都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要从中国历史上把王朝的许多称号完全抹去,反而有很多不方便。

历史是发展的。过去,许多人认为只有古代才是盛世,有人推到唐尧、虞舜,有人推到伏羲、神农。在外国也有类似的情况。直到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人们才弄清楚历史是发展的。不仅社会的历史是发展的,而且生物的历史、地球的历史、整个宇宙的历史也都是发展的。总而言之,是后来者居上,现在比过去好,比过去进步。譬如奴隶社会总要比原始社会进步,封建社会总要比奴隶社会进步。我们如果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观点上,看到这一个阶段总比前一个阶段进步,这样就能够从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所处的那个阶段上去研究问题,比较容易评定它们的价值。相反的,如果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历史,那么,可以写的,可以肯定的,就不多了。而这样做,即所谓反历史主义,显然是不对的。

总之,中国历史上既有王朝存在,在史书中就不好不提。写通史是这样,写专业史也是这样。前面已经讲过,旧的断代研究应该予以保留,当然也可以把它们包括在新的断代(以社会发展五大分期为段落)研究中去。

从新的历史观点出发,固然应该着重写劳动人民的活动,但以往的社会既是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活动也就不能不写。统治阶级的活动对当代的人民有利,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有利,我们就肯定它;相反的,我们就否定它。但否定它并不是抹杀,而是批判。所以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即使有时是狗咬狗,如果关系重大,也值得写。例如西晋的“八王之乱”完全是狗咬狗,但招致了“五胡乱华”,甚至南北朝好几百年的分裂;完全不提,那是不妥当的。

1959年3月21日